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题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34259/49ab1498f75c4b78.png)
孔子认为,君王以法律治理国家,以刑罚约束百姓,百姓可能会因为惧怕惩罚而不犯罪,但是并不会有认识到错误的羞耻之心。只有君王以德修身,以礼治国,百姓才会因为有羞耻之心而真正臣服于统治,并努力按着德行标准修正自己。
其实,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治理状态。不是所有的君王都能够永远自律,以德修身,始终以国家存亡,以百姓生存为己任。也不是所有的百姓都能够自觉,以犯错便感到羞耻的自省要求自己。
所以,一个国家的稳定,必须是德刑并用,以德之教化,懂得羞耻之心。以刑之约束,止社会乱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34259/66f0abd96ba3bd0f.png)
德,是发自内心的修行,才会成为行动上的自觉。
上者,能够严以律己,能够宽以待人,能够率先垂范。想让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下者,能够自我约束,能够珍惜岗位,能够知恩图报。想要从别人那里得到的,自己先付出别人想要的。
刑,要公平公正,才能成为维稳的重要保证。
上,不姑息,做到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让法治归于法治。
下,不枉法,做到有理有据,让受罚者服气,让守法者安心。
耻,是自我修正,让自己懂得自己的名声要靠自己守护。
说,不乱。不要人云亦云,不要无端伤害了无错的人。
行,不慌。不要听见别人说了什么就急,相信清者自清。
当我们时刻以德修身,不被别人的看法乱了自己的心,那么刑法不过是那把悬在头顶的剑,永远不会落下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34259/16bb7a16c7ead682.png)
修身,齐家,治国,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而且三者可以层层递进。
一个修身成功的人,一定能治理好一个家,如果有机会去管理一个企业,甚至参与国家管理,这样的人,都会有所建树。
反之,一个对自己从来没有约束的人,也一定是有破坏性的,小则乱家,大则乱国。因为他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更不会有国家意识,ta只会按着自己的好恶行事,只会被自己的情绪左右。从而放弃羞耻之心,与世界为敌。
所以,以德修身中的一个根本要点便是羞耻心,只有我们修到懂得一言一行都关乎羞耻和名誉,才能有所忌惮,才能真正愿意用德行修正自己,不去触碰刑罚之锐,伤人害己。
怀羞耻之心,以修德,便己正。怀刑罚之畏,以立身,便事正。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34259/c861b8a3a2a768d2.png)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