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妈妈的身体有些异样。
门诊时,长期为她观察的内科医生即刻请来同医院的外科医生会诊,恰逢这位外科医生当天也是出门诊。
这位内科医生德高望重,是业界的泰斗;此外科医生是行业翘楚。
外科医生在这位内科泰斗面前非常恭敬,两人对着片子反复观看,研究,确定了病情。
按照流程,我们需要重新挂这位外科医生的专家号,拿到了加号名额,终于在下午3点多轮到我们看诊。
对比早上他仔细核查了10分钟时间,下午却是匆匆2分钟就记录下名字,并没有因为我们是这个医生的朋友而有任何的特别对待,只是匆忙扫了一眼,告知我们需要住院手术。
早上和下午判若两人的诊治态度,顿时让我们的心不安起来。
现在医院看病做手术有个怪圈。
但凡病人,不管是熟识还是不熟识的,总是希望通过各种人脉关系向主刀医生打个招呼,送上红包,心理求平安。
如今,就算拖了人情送了红包,主刀医生也不过如此。
今天,和一位熟识的医生朋友聊起此事。
她说:这个太正常了,除非你的关系是来自院长级别或者是挚友,不然,托和不托,没啥区别,都习以为常了。
说白了,病人和家属这样的行为,无非是求个放心和心安而已。
现在却是花了钱、托了人情反而更加让人提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
病人,除了诊病,更多是求个心安。
同学的妈妈是名医务人员,虽然她的医术水平在行业内只不过是中等水平,但是病人却是络绎不绝,而且总是会病人介绍病人。
一次闲聊中,该妈妈说了一句很中肯的话:很多病实际上是看不好的,病人知道,我们医生也知道,但是病人无非就是求个心安而已。你和他们唠唠家常,顺便问问其他情况,只不过多几分钟而已,但是他们的心里就会舒坦,愿意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你管理。医生不仅仅是治病,更是治心。只要把节奏稍微放慢一些即可!
就冲这些话,我觉得同学的妈妈是个医术高超人员,因为她具备良好的医德:医者父母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