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名字叫做《真正的勤奋,不等于忙碌》。这篇文章开篇举的例子让我觉得好笑,等看到后面的例子就觉得越来越好笑。
开篇的例子大致讲的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被分配到仓库做管理员,做了一段时间,觉得仓库管理毫无价值,他学不到任何东西,所以想要辞职。
文章的作者至此就开始了一连串谁也挡不住的具体分析:仓库管理真的学不到东西吗?你安排好货物的摆放了吗?你协调好人员的工作分工了吗?你把仓库管理做到极致了吗?
不知道看到这几个问题的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鄙视大学生不够勤奋动脑,崇拜文章作者智慧过人?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的确是那篇文章作者的感受;但如果问那位大学生,他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这就引出了一类人,其实你我身边并不缺乏类似那篇文章作者的人,他们在事业上、工作中做出了一点成绩,或者有了一定江湖地位,或者觉得自己见多识广,总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至于他们很好辨认,就是急于向别人提供方法。
急于向别人提供方法,通俗的理解就是,不论对方是否需要,在没有搞清对方处境的前提下,勉强兜售自己的解决方案。

你跟朋友吐槽,说今天领导又让你加班,不料朋友却说:“你是不是应该分析一下你的时间管理……”
同事知道你刚接手了一个新项目,走过来聊天,你客套的说了句:“之前没做过这个项目,感觉好难啊!”同事:“这个项目不难,你这样这样做就可以了……”
以及那篇文章的作者:“虽然安排人们的分工是老板的事儿,虽然你还只是个实习生,但你是仓库管理员,你就可以安排他人的分工……”国企的实习生看到这都笑了。
急于给方法的人都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起码对他人反应的感知力不强,以至于他们认为在帮别人,却不小心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
为什么你的肺腑之言却换来比对方的冷嘲热讽?
为什么你讲的滔滔不绝,对方却完全无感?
急于给方法的人为什么不受欢迎?
我们通过三个问题来梳理“急于给方法”失灵的原因。
你的方法对成败的影响有多大?
于丹和马云都提倡人们不应该学成功学,而应该多学失败学。因为失败的经验往往有规律可总结,而一件事成功的因素有太多,偶然的、机遇的、政策的、资源的,有一天如果你成为了成功者,你讲任何话都是对的。如果马云用同样的方法,在今年做一个淘宝,你觉得结果会怎么样?
想帮助人是没错的,但在给出方法之前,你最好先搞清楚对方的处境,然后结合对方的实际情况,把你原有的方法重新打磨加工,让对方也加入与他一起研讨,最好的情况是,经你的引导,对方自己想出了他很满意的方法。否则很可能你热情洋溢、慷慨激昂的讲了10分钟,对方用一秒钟回应,你的方法在这里行不通(尴了个尬)。
在给出方法之前,最好先搞清楚对方的处境。
Before you give a method, it's best to find out what the other person is in.
他真的需要你的方法吗?
有些场合常常被急于给方法的人误解,你要仔细分清楚对方是不是真的需要你提供方法:
1.有时人们向你表达遇到了困难,那只是客套,并不是真的遇到了困难,这时他并不需要你给出方法。
2.有时人们只是需要一个听众,向你吐个槽、撒个娇、抱怨一下,这是她要的只是你耐心的听着,偶尔赞同一下,她真的不是想要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什么话要说给对的人听?
对牛弹琴是徒劳无功的,有些建议即使真的能够帮助人少走弯路,可就是有些人听不进去,也许是提建议的时间不对,也许是场合不对,也许就是人不对。
这个时候要注意提建议的频次,并留意提过建议之后,对方的行为是否如当初谈论的而发生了改变。
比如如果一个主管所管辖的团队里,员工离职率比较高,你的建议是,让他找几位下属单独聊天。一个星期后又见面,这时你应该留意他是否真的找过下属聊天,如果是,说明他听了你的建议,并真正行动了,他不光有改变的决心,还有实际的行动,那么你就可以继续为他提供更多的建议;而如果相反,他并没有找下属聊天,而且打过几次交道后,你发现他几乎很少采纳你的建议,你就需要注意了,也许你该收起你的建议。
以上我们谈论了为什么有时候“急于给方法”并不奏效,以及怎样避免成为一个“急于给方法的人”。你身边有急于给方法的人吗?你是怎样回应他的?欢迎在下方留言。
网友评论
先说下自己对“急于给方法”的理解:
个人觉得为别人出主意,并不是一件什么坏事。如果对方目的,是为了追求“正确答案”或“高效成事”,那么“热心人”确实需要心思熟虑,掂量自己的能力,想出靠谱的主意,还是选择不插手。
不过,我个人在以往工作中,其实听到更多的是,对方只是想集思广益(征集多个意见后再进行筛选考量)、吐槽现状(提出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实只想找个人倾诉下心情罢了)。双方对询问的过程,可能比结果会更重要一点,用不着斤斤计较了。
所以,作为一个热心给对方出主意的人,先留意下对方的目的,才不会成为对方眼里的那个尽出馊主意的傻瓜。
另外,如果我是想解决问题,我一般不会找那种“热心人”,反而会去找更“专业”的人,当然二种角色可能会重叠。如果对方看见我陷入苦境,给予帮助的话,即使知道是个没用的主意,也不会马上拒绝,至少会说一声谢谢,有时再多讲两句安慰的话:“点子挺好,不过缺少某些条件,还难以解决”(肯定对方积极的一面)。
因为职场的“热心人”,从某种程度上,是公司内部人缘较好的人,或许跟自己关系较好的人(小圈子、冷漠的人有时反而占多数)。即使现在用不上,以后也是有值得依赖的时候,如果不是大问题,就不应该因小失大。
话有点多,请不要见怪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