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碎片化阅读触及新的视野

作者: 希泽史苑 | 来源:发表于2019-07-31 10:06 被阅读0次

    我们其实正在受益于碎片化阅读

    城市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我们大多数人的一天是充满疲惫的。谁都憧憬有那么许多个慵懒的下午,西下的阳光落在藤椅上,随手打开一本厚厚的书,抿一口香浓的咖啡,能够静静享受阅读的惬意和舒适。

    然而,现实中更多的场面往往是你在公交上搏斗、在地铁里搏斗、在滴滴打车里搏斗,不要说安心的读,怕是打开一本书都困难,即使好不容易在车上站稳了脚跟,打开了书,看不了几页,换乘站到了,得嘞,合上加入下一轮冲锋吧。条件已然如此,谈读书,未免有些奢侈。

    幸好,是碎片化的阅读和学习,拯救了这些琐碎的时间、拥挤的空间。公交车上、排队等待时,在不经意间刷出一则有价值的新闻、看到一篇触动灵魂的短文——这种得益于碎片化阅读的惊喜感无疑会“激励”人们更频繁地进行阅读,同时,学有所获的欣喜。比如,“今天,我又认真学习啦!我没有浪费时间!我学到了很多!这些东西很简单嘛!”也会给习惯疲沓的人注入一剂强心剂。久而久之,这种阅读方式会促进社会良好阅读氛围的形成。少食多餐且有益,我们何乐而不为?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说:“既然我们的阅读习惯已经经常被手机所吸引,那么我们的边角料时间为什么不可以在手机上读书呢?当我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些我真正喜欢的电子书的时候,我的边角料时间又回到了书本上。”碎片化阅读的一个巨大功劳,是将阅读重新送回日常生活,提供了碎片化阅读的最好机会。因为人们此前根本连碎片化的阅读都逐渐失去了。石头君看到朋友圈所有人都在转各种文章。

    碎片化阅读本没有原罪,其中的影响是否正面,主要还取决于个人能否善于利用时间,以及他的内心是不是有这种求知探索的自觉意识。更为重要的是,碎片化阅读改变了知识的表达和传播方式,使知识和文化表达在朝着更加容易理解、更加有趣和更容易扩散的方向进化。

    过去,由于知识的拥有者和受众在时间、空间上存在分离,很多知识的拥有者眼里根本没有受众,所谓的布道只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呓语,甚至是小圈子里的自说自话。很多学术论文就是这样,明明一句话说清楚的事情,为了满足小圈子的话语规则,显示自己的高深,非要用一本书来阐释,有几个人会看?又能影响几个人?

    但碎片化阅读直接勾连了知识拥有者和受众,使得故弄玄虚显得分外可笑,自说自话的人也将很快被遗忘,知识拥有者想要影响受众,就必须倾注更多的智慧,给予受众更大的尊重,把知识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的结果就是不但知识表达的密度大了,也变的更加容易传播和扩散了,这对社会整体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提高难道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与其奋力反抗,不如躺下来享受。把碎片化学习的便利性、有效性发挥到极致,会比“对抗碎片化”更有价值,也更有机会做到。

    有效进行碎片化学习的几种途径

    适当聚焦一些领域

    有人说碎片化主题让人不能建立知识体系,并非没有道理,但经过16年甚至22年学校教育的系统训练,啥知识体系没有呢?其实都有了,现在就是再利用碎片化时间看看各种神人的发言、微信文章,补充一下原有基础,追踪一下热点问题,开一开脑洞。当然,不刻意追求知识体系的完备,不代表不需要聚焦,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还是需要适当聚焦,其实在碎片化信息的大海里,有很多高度细分、高度专业化的自媒体或发言者,比如办公室人,就可以多关注讲职场、做人、办文、办会、办事的信息源,说不准哪天就用上了。

    鸡汤就算了,精选上档次的平台

    其实碎片化信息最大的弊端倒在于门槛太低,是人是狗都有机会发出声音,甚至大放厥词、误人子弟,而且没人在乎和尊重知识产权,好文章总是被抄袭。所以,进行碎片化学习,找到靠谱的平台是最重要的。新闻类的,没有特别好的,腾讯新闻、凤凰新闻都比头条要强,最烦那种满是社会新闻的客户端,强奸、杀人、乱伦才是它们的兴奋点;知识类的,知乎日报、果壳、简书都不错,有观点有腔调有审美;微信公众号,最难甄别,据说现在已经有2000万个之多,怎么才能找到靠谱用心的公众号呢?有一条定律来鉴定微信公众号的档次,即每次推送的条数和公众号质量成反比,那些每次推满8条的你趁早取关吧,都是东平西凑不负责任的内容。

    拒绝标题党

    “标题党”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把平平无奇的新闻,挂上一个新“马甲”,变成一个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然后夺取了读者的眼球与高高的阅读量。但也不可避免地,“标题党”常常会导致文题不符,脱离现实,歪曲事实,掩盖真相的情况,以至于新闻的真实性受到了质疑,破坏了新闻价值的传播。

    启迪代替灌输

    碎片化学习的精髓在于“直接摘果子”,啥意思?以往的系统学习是重推理的,希望把整个逻辑过程呈现在你面前。而碎片化由于篇幅和时间的限制,更常见的是直接告诉你结论,将智慧的果实呈现给读者,用实践经验代替生涩理论,用启迪代理灌输。这没什么不好,阅读不是为了阅读本身,而是为了触动一种情绪,受到一个启发,读了一篇好的美文,重温了亲情爱情的温暖可贵;读了一篇好的经验介绍文章,掌握了好几种办会的小窍门,这样简单直接,没什么不好,本就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利用碎片化阅读触及新的视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xz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