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言·翻译成长励志想法
游于“译”|我感知,因此我存在——罗伯特·穆齐尔

游于“译”|我感知,因此我存在——罗伯特·穆齐尔

作者: 路遥知玛丽 | 来源:发表于2019-05-24 09:44 被阅读24次
游于“译”|我感知,因此我存在——罗伯特·穆齐尔

今日试译《刺客的斗篷——世界名家日记选集》中5月24日收录的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的日记。

游于“译”|我感知,因此我存在——罗伯特·穆齐尔 游于“译”|我感知,因此我存在——罗伯特·穆齐尔

试译:

目前我对各种感官享受的态度到了极其随性的地步——欣然享受每一种感官体验,毫无节制。

曾经一度的情况却是与此相反。必定怀疑感官享受的平淡乏味,等等;不愿享乐,等等。那些日子里我会对如今不假思索就听之任之的东西保持怀疑,加以拒绝,而现在我有时却偏向视其是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的,而理解却永远是难以捉摸,无关紧要的。

早年徘徊于理解和感受的这种冲突如今颠倒了过来,但还没有引起任何明显的结果。得小心!

翻译完这则日记,自然地想到了安德烈·纪德的“感知”观。

再次翻开《人间食粮》,译序里有一整段是赞颂纪德的这种“感知”观的:

我想象得出啊,安德烈,你写作的姿势,一定是紧贴着大地,闻着花草的清香,听着泉水或鸟儿的鸣唱,你浑身毛孔都张开,让每件事物都能畅快地浸入。你时时在把握:“我感受到什么?”而别人总在思索:“我应当感受到什么?”这是你与许多作家的差异。是的,安徳烈,你甚至要修正的是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代之以“我感知,因此我存在”,将感觉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你也是为数不多的作家,将感受事物的状态延伸到写作状态。有时我很难分辨,你是在感受还是在写作。

罗伯特·穆齐尔谈到目前对感官享受的来者不拒就正如在把握”我感受到什么”,而理解就是“我应当感受到什么”。这种理解和感受的冲突正是纪德想摒弃的。写下日记的罗伯特·穆齐尔正在践行的就是“我感知,因此我存在”吧。

作者介绍:

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1880年11月6日—1942年4月15日)奥地利作家。他未完成的小说《没有个性的人》(德语:Der Mann ohne Eigenschaften))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现代主义小说之一。

代表作品有《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短篇小说集《协会》、《三个女人》以及剧本《醉心的人们》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于“译”|我感知,因此我存在——罗伯特·穆齐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ew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