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541567/bc86fd9812860109.jpg)
"我说了父母也懂不了我,他们从来不会考虑我的感受?”一名咨询室里的孩子说。
这话说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翻译即是——我与父母的沟通无效,我们无需再沟通。
01
这位孩子说他大半年睡眠不好,11点上床直到凌晨1点左右才睡得着,而且还容易出现早醒,早晨5、6点就睡不着……这让他很痛苦,甚至想休学回家了!
我问他,“出现这样持续的睡眠问题去医院检查过没?”
孩子说:“去中医院看过,医生也没说什么,也就回来了。”
我追问,“看来父母知道你睡眠不好这个事,给你带来的痛苦他们了解不?”
孩子摇头特无奈地说,“我跟他们讲了我睡不着觉,我都不想读书了。我爸说我疯了,好好的一天睡不着觉,他一天忙得只想倒床就睡,还不念书,以后出社会有你好受的。”
02
还有另一个女孩子,初中时寄住在姨妈家,姨妈是一名教师,起初她很高兴。女孩认为和老师沟通一定会比跟自己顽固不化的父母好说话。
我的父母一贯方式,“你不说别人小话,其它女孩子就不会对你说三道四。先做好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歪。”
“作业多,也是正常的,谁不是这么苦过来的……”
逃离父母来到姨妈家,发现教室姨妈与父母并无差别,还多了一样——道德绑架。“你已经十五岁,应该什么……不该……”
我在姨妈面前真没有办法继续说下去,就改用写信的方式说出我的感受和想法。这些沟通信都白白写了,姨妈倒是全看完了,只是没有任何变化。
那以后我彻底放弃。我的事儿几乎不再主动与大人讲,原则上是能不说就不说。除非大人问起就表面应付一下就好。
03
成人来访者这样的对话升级成这样:
“我自己一个人挺好的,不需要去和父母过多的谈,早都习惯了,我很独立的。不需要,真的不需要父母操心,我好像已经不会去和他们表达自己的期望、想法、情绪了,因为我知道沟通无效。”
”好像他们也并不能帮到我什么,真的帮不了。“
“我的感受,额!小候有说过,好像大人们永远不知道你想要的,他们真的不懂你。很多时候,反过来是我要去安慰他们。小时候父母吵架,我觉得自己更需要为他们做一些事。特别是对于我的母亲。“
从小压抑自己,不断去满足父母的期望,在这个家中我很累。
在咨询中大部分的来访者在描述亲子关系的亲子沟通时,就是上面例子中大家看到的”我尝试过沟通,试过无效,我只好放弃。“
心理的模式是——过去不行、现在不行,不再相信将来会行。
这个过程是一个习得性无助。
一头小象被硕大的铁链禁锢了,起先小象奋力挣脱,后来发现无济于事,它只得乖乖臣服。等到小象成年,它完全有能力挣脱开那条铁链,但它已经不再尝试去突破现状了。
我们的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何尝不是这样被自己的这些信念给限制和束缚了。
我们都是第一次作父母,即便我们也是从小孩子变过来的。也许时间离得太长,也许是我们的身份再也回不去了。我们很难站在孩子们的立场,大多以父母、以大人的视角去看他们。
难怪孩子也很难理解我们成人、理解父母。他们不曾做过大人、不曾当过父母。
在理论上,亲子沟通要交换立场,去同理对方,相互理解,去做亲子和解。应该是父母比较容易去做到。
事实上呢,我遇到的的父母做得很糟糕,往往孩子们比我想象的要好,孩子比父母更有爱、内心更柔软。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41567/128f943391cf7659.gif)
昨天看到文章李松蔚的《孩子被全世界抛弃的时候,最不想说的人是父母》
深有同感。
李松蔚说小时侯发现自己近视了,对家人隐瞒了半年,还假装自己不近视的样子。就是怕父母责难自己不好好保护眼睛。
在我们成人来看这真的是件小事有必要隐瞒不报吗?
孩子受到校园欺凌,回到家跟父母说自己被人欺负。我们的父母常常说的是:”你不招惹他们,别人会骂你打你,一个巴掌拍不响。“
我接过一个校园欺凌的初中女孩,孩子几次被打,一直称病不敢上学,后来出现睡眠障碍,心慌心悸,极度焦虑、恐惧。我与女孩通话时她都在发抖。
女孩情绪处理完毕,我主动提出要和母亲聊聊如何处理接下来的事宜。孩子母亲表示,如果我和她谈如何提高女儿的学习成绩她很乐意,如果和她谈女儿的打架一事就算了。
想起个案中的女孩,”孩子被全世界抛弃的时候,最不想说的人是父母。真真是这样啊!
我们父母真的可以尝试去走近孩子的世界,同时也把我们的成人世界展现给孩子,跟孩子表达我们的想法和情绪。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可以互通的,本没有围墙。
最后,我想引用李松蔚的《孩子被全世界抛弃的时候,最不想说的人是父母》里的一段话,作为此文的结束。
“最好的办法,不是把他们从那个世界拽出来。
而是我们走到那个世界里去。
去看到他们的孤独,陪着他,告诉他:「我看到你被伤害了,我完全地支持你,保护你。」哪怕有一个人,他至少都可以和现实世界保持一分连接。
有一句中二的话叫:哪怕你被全世界抛弃,我仍然站在你身边。
虽然中二,它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它给人无条件的支持。而这里面最本质的态度是:哪怕我并不觉得你被全世界抛弃,我仍然站在你身边。”
一个专注亲子关系成长的心理师欧欧,能让你游刃有余在"子女"与"我"角色间切换,赢得有温度又有爱的亲子关系。 欢迎加欧欧 个人微信o6628900,私信我,5月开放3名低价心理咨询名额,原价399心理咨询一次,现在低价299元,还送你价值200元的有趣又有料,心理书籍,拼手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