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我是从来不管钱的。甚至可以说,我的工资卡长什么样,我都没印象。
这倒并不是说我妻子在家庭经历上有多强势,有多控制,反而她对于我的花销十分宽松,没微信的时候,我出差,吃饭请客,日常花销,她都是提前主动放在我口袋里的,从来都比我需要的多。有了微信支付以后,她也很有概念,感觉差不多了,就会给我打过来。
家里开支我从不过问,但逢年过节,两边家人有什么特殊情况需要表示,她都会征求我的意见,和我说清。至于一年四季的服装,我也没怎么操过心,都是她置办。
至于花了多少,需不需要节省,该不该花之类的问题,她也从没给我说过。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这也许是比较难以想象和做到的,但我们,三十年来,就是这么走过来。
在一个家庭里,谁管钱,怎么管钱,基本是体现了一个家庭的大体格局。凡管钱的,似乎在家庭里都比较强势,而且往往对钱有比较明确的安排计划和目标,比如为房子,为车子,为孩子。一般拿这些来说事,另一方往往就会妥协,毕竟,一个家的建设,也确实需要很大程度的精打细算,也需要有这样一个人,清醒的站在主导地位。
这些年,也林林总总的体会过不少家庭的经济模式,但大多都是节俭建设型居多。这在男人女人身上很容易看出来。
一个男性朋友,身上从来不超过两百元钱,抽烟也从来是几块钱的烟,不打车,不买饮料,身上任何一季的衣服,都很有年头。我问过他,这样过日子还有什么意思吗?他回答我,这有什么,我们这个年纪还有什么可在意可比的,我辛苦一点,能让我的孩子安心在英国读书,给他一个好的未来,这不应该吗?
一个女性朋友,从结婚以后,就彻底变了模样,从精致女孩,变成了邋遢主妇。穿着不在乎了,化妆不在乎了,点外卖都是最便宜的点,而平时基本都是自己带饭。去外面吃饭,从来看不上打包的她,成了最热衷打包的那个人。我也问过她,你这样落差太大了吧。她说,这有什么,不趁着现在省一点,我哪里买得起三套房?等以后就知道值不值得了。
对于以上种种,我和妻子从来不敢苟同,甚至女儿也根本接受不了让我们过这样的生活。
我赞成妻子一直以来的态度,那就是尽量不要为了不确定的未来,而影响当下的生活质量,完全划不来。
人活着,就是活一个精神,活一个心情,如果这些都没有了,那未来还值得期待吗?
人生是永远无法落定的,也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如果现在,就为了所谓的养老,孩子和老了以后的生活做打算,阉割了口腹之欲,爱美之心,远方之念,那老了以后,就可以实现这些东西吗?老了之后,还可以把这些自在的重新来过吗?
所以,我和妻子宁愿过现在这样别人说起来没理想的生活。
每周,家里要有花。
每天,我要有好的茶,她要有好的咖啡。
每月,我们要出去吃几次饭,愉悦自己。
每月,一定要逛街,尤其是妻子,要买几件衣服。
每年,我们一定要出去一两次,去看看想看的风景和地方。
而出行,我们也基本不选择火车,都是飞机,就为了舒适和快捷。
至于女儿,她也很接受这样的生活,她也很清楚家里的经济情况。
为此,我们也探讨过,我们就是普通的家庭,我们能支持女儿的有限。如果女儿的选择超出了我们的界限,我们绝不会节衣缩食砸锅卖铁去建设她一个人的生活。毕竟,我们也要生活,而她,注定也会有她自己的生活。
女儿很懂,她也不想改变我们的生活。所以在她落地内地城市的时候,她选择的是小小的房子,我们提供帮助但也没有倾其所有,她自己选择了担起后续的房贷。
我们在保证自己的同时,尽力的帮助了女儿。女儿在接受我们帮助的同时,承担起了她自己的责任。都很愉快。
作为工薪族,靠节俭真的能攒很多吗?不会。过我们现在这样的生活,真的需要花费很多,到我们承担不起的地步吗?也不会。
就这样过吧,我和妻子从来不相信,压缩现在的一切,就能构建更好的未来。
当把一切都设想在以后的生活时,有多少人想过,那时候还能吃的动吗?走得动吗?穿的了吗?孩子就一定出息孝顺,孩子就一定安得了居乐得了业吗?
谁真的相信以后养不了老,活不下去?
一个家庭,无论有什么样的目标,都不值得放弃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