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爱悦读,读书笔记
“波尔加实验”的启示

“波尔加实验”的启示

作者: 晓菲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17-10-31 11:22 被阅读21次
“波尔加实验”的启示

“波尔加实验”的总设计师拉斯洛·波尔加,是一位犹太裔匈牙利人。曾任中学心理学教师。在美国行为主义创始人让·华生的影响下,着手实施“波尔加实验”,虽历经坎坷,仍痴心不改,终于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波尔加神话”。

(我深深的被他的勇气和毅力而折服。我注意到他是心理学教师。)

在这期间,他的妻子——俄罗斯人克拉拉·阿尔伯格格,一直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波尔加实验”的对象是他们家的3个女儿。大姐苏珊·波尔加,15岁时即在国际棋联女棋手实力排名表上雄踞世界第一。1988年,在第13届国际象棋女子奥林匹克团体赛中,由她和妹妹索菲亚、朱迪组成的匈牙利队夺得了金牌,结束了垄断棋坛30年的前苏联女队的霸主地位。1996年战胜中国棋手谢军,成为第八位女子世界冠军。二姐索菲亚·波尔加,1994年荣获世界男子青年赛亚军,成为历史上首位在这个重大比赛中获银牌的女棋手。小妹朱迪·波尔加,生于1976年。15岁半时就获得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称号,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1991年成为获匈牙利男子全国冠军的第一位女棋手。年仅20岁即在世界男子棋手中排名第10位,是历史上首位进入世界男子十强的女棋手。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波尔加神话”的出现,着实让国际象棋一大批“功勋教练”、著名棋手,甚至是世界冠军尴尬了一回:一对棋术不精的夫妇居然能自成体系,把3个女儿调教成天下无敌的“棋盘杀手”。这三姐妹仿佛是更高文明的“外星少女”从天而降,在地球上创造了一家人战胜全世界巾帼强豪的奇迹。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波尔加实验”的对象都纷纷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这让很多人羡慕不已。面对前来求教的人们,三姐妹的父母认为,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有可能成为天才,自己仅仅是没有让女儿错过这样的机会而已。教育过程中,父母不只是让孩子在游戏中率情任性寻开心,满足孩子们寻求快感的本能,而是要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培养高品位的情趣,锻炼能力。借用拉斯洛形象的讲法,就是要“让孩子严肃地玩”。

(严肃的玩,多么新奇的启发。以前初为人母的我只知道让孩子认真的学习,或者开心的游戏,并不懂得要在玩中培养孩子的情趣,锻炼孩子的能力。在我心中玩和学是不相干的两码事,可如今才知道学习和游戏是水乳交融的一回事。)

随着女儿的成长,拉斯洛还适时地为女儿更换教练,这是“波尔加实验”中一个发人深思的特点。他凭着一个心理学家的眼光,敏锐地感觉到女儿棋力的成长阶段,就像一个有经验的农夫,知道作物的生长季节,知道什么时候该为作物分枝,该施什么肥料,该怎样去弱存强。拉斯洛还能看出每一位教练的长处和局限,他要让请来的教练能及时满足女儿在训练中的需要。这是拉斯洛最了不起的地方。他不像许多糊涂的父母,以为把孩子交给一位老师就万事大吉。他懂得为孩子的每一个阶段都找到合适的教练

(读完这段话,我深刻的认识到为人父母,必须学习心理学,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性格特质,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能力,能够有效的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发展的方向。)

一个6岁的女孩,在大多数家庭中往往还是抱着一个洋娃娃,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她“受宠”的童年。拉斯洛却认为,是时候了,否则就会耽误。拉斯洛是这么看的:“现代社会要求人在一个相对较窄的领域中,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这样他才能做成大事。而为了取得大成就,就必须在他成长的早期开始行动。”这里所说的“行动”,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尽早定向、定位。

(在专业领域里尽早定向?就是说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越早越好。我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呢?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的心中是迷茫的,这都是因为读书少,知识少的缘故啊。)

拉斯洛夫妇并非要把女儿训练成一架“象棋机器”。在他们看来,棋仅仅是一个教育的载体,要让女儿凭着这个载体,构筑起一个知识的城堡,成为幸福的人——创造奇迹,受到尊重,有成就感。他们希望女儿正直、勇敢、有竞技精神,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棋手。

拉斯洛要求女儿:热爱创造性的工作,勇敢、顽强、热情、有力量、自信;在估计人和事的时候持客观态度;在观察研究时讲究精确性;对逆境要有抵抗力;执着的勤奋精神;宽容、机敏;对批评宽宏大量(即使是不正确的批评);守纪律、安排有计划;对紧张活动、对创作的渴望;喜欢有内涵的工作和作品;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培养直觉的能力,自我恢复的能力,推陈出新的能力,评价的能力,在一瞬间明了事物的能力。掌握在下棋时的时间感觉,安全感觉;为自己营造合适心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抽象思维、具体计算、运用计谋、适当地分配注意力的能力;认识别人(深入了解对手很重要)的能力,经济思考的能力,认识自己的天分,目的明确地忙碌。拉斯洛为女儿开列出来的项目多达40多项。

(好多啊!标准好高!我只记住了一句话,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那么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文中说,一个人能够创造奇迹,受人尊重,有成就感就会幸福。也许幸福在不同的人心中会有不同的定义,但是一个人如果活的没有尊严,不被人尊重,他肯定不会有幸福感。)

他不仅注意到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要,防止了由于缺乏适当的大脑刺激、体力运动和人际接触而引起的“社会遗传性大脑损害”,保护了孩子们的精神和心理健康,而且设计出一系列的训练项目,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尽可能地开发孩子的智能和性格潜力。他就是以这样优质的教育造就了棋坛上的3个出类拔萃之辈。

波尔加姐妹是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让家庭充满互相尊重、热爱工作和学习的氛围很重要”。拉斯洛夫妇一方面严格地规范孩子们的行动,另一方面又“把孩子们当做成年人来尊重,信任她们,赞赏她们,不断承认她们的优异成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为拉斯洛夫妇有知识,有能力,所以才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设计出一系列的训练项目,并严格的执行。一个知识匮乏的父母,是无法设计什么训练项目的,一个自己都没有自制力的人,如何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

三姐妹形成一个理想的棋手“人材群落”,就像我们看到的热带雨林,长在一片沃土上,拼命向着太阳,猛吸养分,许多树木聚集在一起,反而促成整片树林的茂盛。

父母把孩子当做成年人来信任、尊重、赞赏,孩子则把优异的成绩作为回报回馈给父母。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只有一个字:爱。世界上没有不爱的教育,没有不需要爱的孩子,家长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家长只有把爱心献给孩子,孩子才能积极接受家长的教育。

(爱是沟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我虽然知识少,能力有限,但只要心中有爱,一切就有希望。我反思自己给孩子的信任,尊重,赞赏,爱都不够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多多益善。)

拉斯洛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每件事都依你设置的标准而定:如果你设置一个高标准的话,你就会有大的作为;但如果你设置一个低标准的话,你的成就就小。

在女儿们能力可以达到的前提下,尽量鼓励她们,给她们以自信,从而不断冲刺更高的目标。他也决不会因为女儿们的偶尔失利而大发雷霆,因为他深知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是多么重要。如果我们成人处处受到别人的歧视,处处受到别人的指责,我们也会自卑,也会抬不起头,对自己就会渐渐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上进心。孩子也一样,他们更需要表扬、激励,他们比谁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许、赏识,因为这可以建立他们的信心。有了这种自信心,必将促使他们再努力追求、创造成功。

王东华点评:

“波尔加实验”持续了30余年,其间所遇冷言冷语难以言计,但他们痴心不改,壮志如初,历经坎坷之后,终于迎来了精彩的回报。由此看来,我们的父母不仅要善学知教,而且更须具有拉斯洛夫妇的勇气:把教育孩子当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项事业!

作为“波尔加实验”总设计师的拉斯洛,具备了家庭教育实施者的很高素质。他谙熟教育学、心理学的专门知识,提出了“所有孩子都是天才”“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严肃的玩”等颇具真知灼见的教育理念,并成功地付诸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

第三,拉斯洛虽然执着于儿童的“早期专业化”,但绝不是要将孩子培养成“象棋机器”,相反,他非常重视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所需的各项综合素质。除此之外,他还力图营造温馨友爱的家庭氛围,使女儿拥有健康的人格和心智。

值得一提的是,三姐妹的母亲克拉拉,在整个“波尔加实验”中和丈夫可谓夫唱妻和,配合默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波尔加实验”的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tb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