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63453/4602ad6eff4e2abb.jpg)
现在一岁多的孩子就开始玩手机了,虽然不会玩游戏,总是觉得有意思。很多时候,孩子总是哭闹个不停,把手机给他们,马上就不哭了。
有时几个朋友在一起打麻将,孩子们总是吵吵着,没意思。于是我们把手机给孩子,真的,一两个小时,一点声音都没有,孩子们那是相当投入。
朋友说,孩子玩《王者荣耀》,经常到晚上一点多钟,第二天上课,根本没精神。我很纳闷,问朋友:不是改了吗,小孩一天最多只能玩一个小时吗?朋友无奈的说,我也很惊讶,后来才知道,孩子拿着我的身份证注册的帐号。
当我们闲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看见孩子总是拿个手机,很容易生气,很容易责备孩子,不知道好好学习,只知道摆弄个手机。
很多孩子想说,但不敢说,不玩手机,我们干什么啊。
一、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喜欢手机,只是他们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我总感觉,手机更多时候只是用来消磨时光,谈不上什么快感,大人是这样,孩子也是这样。大家之所以喜欢玩手机,只是因为操作很简单,动动手指头就可以。
孩子很多时候并不是喜欢手机,只是不知道干什么。他们也想玩游戏,比如杀人游戏,孩子就很喜欢,但是经常是人不够,大人们觉得很无趣,不愿意参与;他们也想做任务,像《跑男》一样,但是没有大人给他们布置任务;他们也想听故事,也有足够的想象力,可是没有人给他们讲;很多时候,在家里,没有人陪他们,就是一个人,这就是现实。
我们要不是太忙,要不是太烦,要不是太累。总之,和孩子在一起,不想做什么,什么也不想做。
有时,手机只是孩子打发时光的一种选择,但选来选去发现,好像也是唯一的选择。
我们的童年总是和很多人在一起,一起上下学,一起在外面玩,甚至一起偷铁烤地瓜,生活中总是有很多的玩伴,但现在的孩子不是这样,往往只是自己一个人。
二、你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做些什么,他们的反应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我原来很郁闷,因为女儿总是在看《跑男》,一期节目可以看四五遍,我不能说这个节目不好,只是感觉没有多少营养。
后来我和女儿一起买了个电视放在卧室,可以和手机连起来,把手机投屏到电视上的那种。然后每天晚上和女儿约定看一个小时的电影,上个星期是阿米尔.汉周,我们一起看了三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和《摔跤吧 爸爸》;这个星期是金.凯瑞周,已经看了《好好先生》,正在看《楚门的世界》,还有一部《波普先生的企鹅》;下个星期是周星驰周,计划看《喜剧之王》、《唐伯虎点秋香》和《九品芝麻官》。一个星期一个明星,分别是印度电影、美国电影和中国电影,感受不同的文化。
和我设想的完全不同,我认为女儿有的地方可能看不懂,或者没有耐心看下去;或者看两天干脆就不想看了,结果完全不是这样。
女儿每天收拾完,八点半坐到床上,和我一起把电视调好,然后看一个小时睡觉,十天了,没有间隔过一天。我中间有两天值夜班,妈妈帮她调好,女儿自己看,九点半了,看下到什么地方了,还有多长时间结束,然后睡觉。
十天了,女儿没有再看过《跑男》。有的地方她确实看不懂,有的时候她问的我也烦,比如楚门到底是谁,比如神到底在哪里,但是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我想女儿并不是个例,这样的孩子一定不在少数。
我生活在一个小城市,视野终究受限。如果能多看一些电影,我想对孩子拓宽视野、增强自信,更好的了解外面的世界,还是有帮助的。
三、孩子将来什么样,很大程度上看我们现在怎么做。
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谁家的孩子每天就在麻将馆长大的,根本没人辅导,结果考上了重点大学;还有谁为了孩子,连工作都不要了,结果孩子很不争气。这么想,这么说的目的只有一个,给自己不陪孩子找点心理安慰。我想这样的事情肯定有,但终究只是特例。
诚然,一些孩子天性安静,喜欢学习;而有的孩子要淘气、不安分一些,但更多时候,孩子将来的走向,和我们对孩子的付出是有很大关系的。
多陪伴孩子,他会有更多的安全感,从小对家有一种依恋,走到哪里,都感觉有一盏灯在为他点亮;
多鼓励孩子,会让他有更多的自信,而不是过于自卑,或者是盲目的自信,走上社会更加的从容;
多引导孩子,看电影可以,谈心可以,一起分析一件事情、一种现象都可以,让他更加客观公正;
多做好自己,语言终究是苍白无力的,我们的行动才最有说服力,你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不自觉的变成什么样的人。
所以,不要怪孩子沉迷手机,只怪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问题出在我们身上,要改的,要提高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end。谢谢阅读,天天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