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年纪里遇到一位方方面面都鞭策自己的良师,实属三生有幸。今天,我们在导师地办公室进行研讨,导师的一番话,令我感触良多。
他把我们比作正在成长的雏鹰,需要历经“一番彻骨寒”才能有所成就,最近因为事情繁多杂乱,课已经上了一遍又一遍,小伙伴们已经感到倦怠,像是有一种无形的拉力想把你拖垮,导师从我们的课堂上看出来了,于是在研讨会上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说,:“我们要一直保持紧张感,不能因为课上很多遍就缺少了激情,你看看哪位名师不是把课上很多次,在每一次上都能得到思考,得到改进,渐渐经过打磨的课,哪一节不能成为精品课呢?”我们不禁沉默,仔细反思自己,还是不够专业啊。
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精心备好的课堂,学生怎么就没精打采,不愿意举手回答或者回答不出来我设置的问题呢?通常,我们可能会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去,“他们昨天肯定没预习”、“他们怎么就不集中精神呢”,殊不知,原因可能大部分出在老师身上,当学生不举手时,我们该反思: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否精炼,指向性明确。假如学生连你问什么都不知道,何谈举手发言呢?教师也应该在备课的时候多预设几种情况:回答正确的、回答错误的、不对也不错的,在教学的关键点中应该对学生的反应心里有数,从而在课堂上做出相应的教学机智。
导师更提到一个心理效应——蔡格尼克心理效应:20世纪2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Β.Β.蔡格尼克在一项记忆实验中发现的心理现象。她让被试者做22件简单的工作,如写下一首你喜欢的诗,从55倒数到17,把一些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线穿起来,等等。完成每件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大体相等,一般为几分钟。在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允许做完,另一半在没有做完时就受到阻止。允许做完和不允许做完的工作出现的顺序是随机排列的。做完实验后,在出乎被试意料的情况下,立刻让他回忆做了22件什么工作。结果是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忆68%,而已完成的工作只能回忆43%。在上述条件下,未完成的工作比已完成的工作保持得较好,这种现象就叫蔡格尼克效应。原因解释为什么人们对未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会优于已完成的工作?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未完成的工作引起了情绪上的震动。但如果我们把工作用三种方式处理:第一种是允许其完成,第二种是我们中途加以阻止使它们最终没有完成,第三种是中途加以阻止后我们再让其完成。结果发现,人们对中途被阻止后再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要优于前两种情况。而这就不能用中途阻止所产生的情绪所致来解释了,或许我们可以用心理的紧张系统是否得到解除来加以说明。未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紧张系统还没有得到解除,因而回忆量相对大。中途加以阻止的未完成的工作不仅易于回忆,并且在做了其他工作之后,还有继续完成它的趋势。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会有较强烈的去完成它的动机,所以记忆自然也会较为深刻。
在教学上如何运用到这个心理效应呢?导师早已身先士卒为我们示范过,在《维生素c的故事》课例上,导师最后留下悬念,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为什么哥伦布的船队得败血病,而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却没有呢?当学生以为老师会告诉答案的时候,老师就说“下课”打断了学生的思路,这时候,学生心理更趋向与完成它,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该走的路很长,然而有此明灯常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