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由于工作的原因, 出差来到印度南部第二大城市钦奈。
都说印度是个两个极端的国家, 拥有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也拥有世界上最贫穷的人, 能看到世界上最豪华的火车, 也能看到世界上最破旧的火车,经济、工业发展缓慢却拥有高端的科技、制药企业,印度高管雄霸世界500强企业,傲称印度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然而印度国内的文盲却为数不少......
记得李欣频老师在她的其中一篇文中说过,不同的人看同一样事物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说一对情侣在印度, 坐在三轮车上拿着摄像机拍摄印度街景, 男生的眼里看到的是贫民窟和脏乱的街头, 是贫穷和杂乱, 而女生的眼里看到的是街上手拿着一串串白色鲜花的卖花者, 头上、颈上带着白色鲜花和穿着纱丽的女人, 她看到的是鲜花和纱丽,是美和感动。
也曾经碰到一个美籍越南人说她非常想到印度去, 就是想看看它的混乱。 也许看惯了一切都井然有序的发达国家, 想像中的混乱也是美的。
而当我看印度时, 我看到了什么?
那次的出差是去接受培训, 同行的还有来自阿根廷的一位同事。我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在培训结束时有人提议谁来表演才艺, 被点名的同事大方地站起来,没有一点扭捏,谦虚几句就放声唱起歌来。歌声雄厚,还不是一般的好,有点像我们的少数民族唱腔, 感觉他们就是能歌善舞, 歌舞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后来与他们工作的几年,偶有公司发布的恭贺通知, 某某某拿了全国传统舞蹈比赛第一名, 某某某得了全国传统乐器演奏比赛第一名, 将会离职前去深造等等; 各种离职读国内或国外MBA的消息也常有。看到他们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是那么坚定,公司也以此为傲。
第一个周末, 我与阿根廷同事受邀到一位同事家坐客。同事与她丈夫开车到酒店接上我们, 当被告知到他们家时, 看到穿戴整齐的两位老人各手持一朵红玫瑰端正地站在门口迎候, 那是同事的父母。我们没想到会遇到这么郑重的礼遇, 赶紧上前来个见面拥抱, 接过他们递过来的红玫瑰的同时也递上我们各自从自己国家带来的小礼物。
同事父母把我们领入屋里, 热情地带着我们参观他们的家, 介绍着他们的神。 在他们家的厨房, 有一个带门的大壁柜, 供奉着他们的神, 各种贡品可谓琳琅满目。这是他们家里最神圣的地方。
他们拿出女儿的结婚照并介绍婚礼细节。 结婚照不是像我们这样在婚礼前提前拍的各种唯美造型,而是婚礼当天的真实记录。 父母一边指着女儿的婚礼照片, 一边细细地回忆婚礼的每个细节,带着为女儿的自豪, 似乎那段美好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婚礼持续几天, 新娘美妆所花的时间就不少, 特别是在手上画的花纹寄托着家人对新娘的美好祝福。 有一样风俗与我们极为相似, 他们也爱穿金戴银, 同事父母还拿出女儿结婚时的金饰, 一一展示如何穿戴。
与所有父母一样, 能为客人准备一份丰盛的午餐是荣耀。 午餐席地而坐, 在地上铺上新摘下的芭蕉叶, 所有食物按人份放在芭蕉叶上。他们尽最大的努力让我们享受他们的美食, 我们尽最大的努力享受当地美食并不让他们失望, 可是我们实在不习惯用手抓米饭在咖喱汁里拌饭,然后大口大口地送进嘴里, 只好浅尝一试,接着更多地尝试蘸着咖喱吃的印度薄饼。
这顿大家都尽最大的努力吃的午餐, 吃得我们俩都累了, 还在同事家午睡。 躺在床上肚子咕噜咕噜不停的翻滚, 只怪我们的胃都不能接受他们的美食, 弄得我们倆相似而笑,不语。 尽管不好意思在那午睡,但实在太累了, 没多久就睡着了。
临走时, 同事的父母还更换了一套新衣服。妈妈穿着一身浅蓝色的纱丽, 父亲穿着传统的白色上衣和白色包裙与我们拍照留念。
印度的一个普通家庭的父母如此热情的招待女儿的同事, 还及尽礼节, 让我们体验他们的传统, 他们的地道日常生活, 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崇尚宗教与神灵的印度, 寺庙不可或缺。 印度的寺庙, 朴素, 拥有丰富的动物图腾雕塑,特别是不少人头兽身的图腾。
最近听蒋勋老师讲的“美的初始“, 才知道图腾反映了人类从猿猴进化到用两条腿直立行走的人类的过程, 有一段与动物非常暧昧的过程。 在那个过程,人类不停地怀疑自己, 因为人类渐渐地失去一些动物拥有的能力, 如用四条腿行走的能力,与其他野兽搏斗觅食的能力,容易繁殖的能力, 所以人类开始崇拜动物, 在那段时间出现了很多动物图腾和人头兽身的图腾。 大象图腾在印度就代表着对动物生殖能力的崇拜。
第二个周末, 同事带着我们到附近的一个名为本地治里(Pondicherry)的城市游玩, 途径著名的修行圣地曙光村(Auroville)。
曙光村也称地球村, 开始建于1972年, 到最近十几年才慢慢发展起来。 它承载着实现人类合一,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 创办人宣言这样写到:“地球上应该有个地方, 在这里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宣称那是属于它的领土, 在这里所有善良的拥有真诚渴望的人, 可以像世界公民一般自由地生活着”。
曙光村以神圣母亲的殿堂(一个大黄金球)为中心往外扩展的一个圆形村落, 现聚居着2000多来自40各国家的人。 里面宁静到可以听见风语与水滴声, 我想起了《Eat Pray Love》小说里女主初到印度灵修时胸前挂着的“Be Silent” 的牌子时想说又不能说的幽默画面。 “Be Silent” 是自己与自己对话的开始。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4691/1b88dc6f4070c3d1.jpg)
本地治里是曾经被法国殖民过的一个海边城镇, 距离钦奈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当地 建筑物到处留下了法国的影子, 不少西方人聚集在这个城镇的度假村里。 这里驻立着甘地的雕像, 介绍着印度独立战争的历史。 印度人可不喜欢提起被殖民的历史。
最难忘的经历是坐着三轮车在汽车左右穿插的公路上急奔一个多小时, 路面没有划分车道, 对面的来车是走“S”形的, 惊险得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 而这个经历源于有一天公司组织下班后到电影院看电影, 我们错过了公司的班车, 一位同事听说了果断地说“我有车, 我带你们去”。正当我们感恩她带我们去时, 她把我们带到马路边, 拦了辆三轮车, 招呼着我们上车, 当得知要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时, 我们都傻了眼,到了电影院直感觉灰尘满面。
而最有趣的经历是酒店的洗衣服务经历。 一天, 酒店的服务员把帮我们洗好的衣服折叠得整整齐齐地送回来,我们连声感谢。 谁知翻开一看, 我的一件粉色衣服被漂白水褪色成斑斑点点的白色。 原本想找他们来狠狠地投诉一翻, 谁知服务员一看就连声道歉说会想办法补救,那个诚恳让你想狠也狠不起来, 还让你好奇还有什么神奇办法可以补救。 当第二天他们把衣服送回来时, 我看了是哭笑不得,自然也忘了狠狠的投诉。 原来他们的办法是用粉色颜色笔在漂白的白斑点上填上颜色, 然后又是连声的为他们的错误抱歉, 想必他们也费了不少脑子想出这个绝世妙方。
当我拿着照相机经过一间学校时, 一群学生远远地看见了, 就站好笑容灿烂地示意让我给她们拍照, 拍完后就转过身继续聊天。 她们的眼睛是如此的纯朴透彻、笑容是如此的天真友好、她们的青春与活力让人感觉如此舒服。
印度的纺织品独具特色,成就了尽显女性阿娜多姿的纱丽。 我最喜欢探寻藏在老宅子里的设计师品牌店。从可见历史痕迹的铁门走进高高的围墙, 穿过绿树成荫的花园,你会惊讶在外面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老宅子竟然会藏着如此独特的设计师品牌店, 服装、鞋帽、首饰一应具全, 还有精致的糖果。 花园里还有咖啡店, 坐在花园里静静地享用一杯咖啡一块蛋糕, 那份安静差点让我忘了自己正身处嘈杂的印度。
我在看印度时, 我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在车来车往的大街上散步的牛, 看到了在世界第二长沙滩上嬉戏的、骑着马漫步的、还有撒网的、休憩的人, 海边穿着纱丽的女人是如此的美。同是海同是沙滩,有了不同的人, 就有了不同的景。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去看第三世界国家, 我回答因为没有被欧美发达国家同化的第三世界国家, 更有它的魅力, 有它的独特性和民族性。
曾经看到一个西方经济学家的文章提到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保留它的独特性和民族性, 要不然只是复制西方发达国家的方法, 那只会使其成为一个被复制的西方国家, 也就不成其为中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