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艺术之家旅行·在路上
南锣鼓巷探访(1)——东棉花胡同

南锣鼓巷探访(1)——东棉花胡同

作者: 唯蓝 | 来源:发表于2017-05-31 11:14 被阅读358次

背景介绍:

今年我们几个人一起做地安门南锣鼓巷刹海地区的在地文化挖掘。这是公众号中国三明治发起的公益项目。北京团队目前还缺人,有喜欢文化的朋友可以跟我联系加入。

五月份我们开始探访到南锣鼓巷地区,这些文章是我们探访见闻的一个直观记录,会写成一个系列发出来,欢迎关注。


南锣鼓巷已经热闹成一锅粥,不过两边的胡同还是岁月静好人烟稀少的样子。我们一致认为,两边的小胡同才是南锣文化的代表。

南锣鼓巷是南北向街道,东西两边各八条胡同。我们这次去的是南锣鼓巷地铁出来,东边的第三条小胡同——东棉花胡同。

胡同口的介绍牌匾

这条胡同里有:

——中戏;

——蓬蒿剧场;

——15号院清末将军凤山私宅;

——戏剧书店;

——东棉花幼儿园;

——其他居民四合院。

15号院平凡的大门口,几个孩子在玩耍

关于15号院,我在百度上找到这么一段介绍:

“拱门砖雕:位于东棉花胡同15号院内。这里原是清末吉林将军凤山宅(后人改姓刘),据传此人与慈禧太后交谊甚厚,且富于资财,故其宅邸非常大,原东棉花胡同东半部,几乎全是他的宅子。民国初年,该将军死后,其家道败落,将房产分割出售。原宅大门已拆除,现存门是后开的,院内原垂花门改成一间住房,二门为此砖雕拱门。门为拱圆形,高4米多,宽2米多,从金刚墙以上均为砖雕。上刻花卉走兽,顶部有朝天栏杆,栏板上雕着岁寒三友松、竹、梅,拱门外两侧雕有多宝阁,阁内雕着暗八仙图案。整个拱门上的砖雕,布局严谨,凹凸得当,其做工之细,刀法之精,实属罕见。这座拱门与其左右两侧民国式拱卷窗平房建筑,配合紧密、谐调。门内为一四合院,此院后还有一进院。该院落曾为社会科学院宿舍。该拱门于1986年被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这段来自百度,也来自我读的一本书《南锣鼓巷》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北京出版社出版的。

砖雕拱门 砖雕拱门全貌 拱门雕刻细节 拱门东侧民国式卷拱窗平房 拱门西侧民国式拱卷窗平房

院内正在重新装修。胡同里的民宅几乎都是重新盖了,不过我估计这个拱门应该不是重新建的吧。

我有点好奇这个拱门作为文保单位,又放在民宅中,平日里是怎么实施保护的?这院里的居民们估计都懂得,他们自己保护吗?当时倒是没有问问。

一进院正面 一进院东侧 一进院西侧

砖雕拱门西侧的平房已经围到另外一个院里了,这个院在15号旁边小胡同里。目前是灯笼高挂却朱门紧闭。我们就是被这一串的红灯笼吸引进来的。问了问街坊,说这里原来是个私房菜饭馆,以前很红火的,像姚晨什么的大明星都来。最近几个月要卖掉了,所以就关了。里面面积不大,整个院子大概一百平米,据说要卖2000万,真值钱。

灯笼高悬,朱门紧锁 门已上锁 政府做过文物登记的院落 巷内挂满灯笼

下面这两张图是东棉花胡同内另外一个小小四合院民宅,门上贴上了这样的告示,言辞恳切而礼貌,也透着不堪其扰的烦恼。做古老的城市景区内的普通居民也是挺不易的。

南锣鼓巷探访(1)——东棉花胡同 南锣鼓巷探访(1)——东棉花胡同

在探访过程中发现,南锣鼓巷附近的居民,估计都不胜骚扰,很多四合院门上都贴着“私人院落,谢绝参观”的字条。这里的拒绝确实比别处的胡同要更多更强烈些。有一家院墙周围密密麻麻贴满了白纸黑字大字报,有七八张的样子,都写着怎么不欢迎参观。其中有一句是:我们的院子是一座活火山,你一来我们就喷发。”还有点搞笑。

我在15号院里拍拱门的时候,装修那家主人一直在看着我,一直等我拍完拱门和平房的照片,才跟我说:这里是私宅,不能参观的。估计还怕我接受不了,很委婉的多解释了几句。估计人家看我对古建感兴趣,也是个文化人,对我没有太粗鲁直接撵我出去。我深深表示歉意。

岁月静好,老城的居民,请你们安静的过日子吧,旅游已经剥夺了你们的空间。今后我也不会擅自跑进去拍照打扰人家了。

东棉花幼儿园

胡同里的幼儿园,古香古色的,看样子应该小小的,也是北京市的一级一类幼儿园。估计也挺抢手的。

东棉花幼儿园

东棉花胡同内最有名的当然是中央戏剧学院啦。中戏的楼盖的古朴,却比周围的房子高大了许多。门口挂的单位牌子密密麻麻,是各种戏剧和教研基地。

中戏培养出很多明星,住这的居民看明星都看惯了,说当年他们还没出名的时候整天这巷子里来来往往的,经常见,不过那时不知道他们将来会成大明星啊。不过那会他们的气质,走路的姿态,一看就跟普通人不一样。

中戏太大名鼎鼎得天独厚了,反而勾不起我丝毫兴趣,相反这胡同里很多依托中戏形成的生态圈,更接地气点,引起了我的注意。

中戏旁边有个小书店,专卖电影戏剧专业书籍,屋内狭长一条,也就几个平米的样子。书架从地上一直打到房顶,书摆的多而杂乱。老板给我们推荐了一本据说是业内人手必看的神书叫……老板说他做这个书店十多年了,什么新书旧书古书外国书,他统统能找到。我们不说话的时候,老板就低头看他的手机,话不多而恰到好处。我偷偷瞄了他几眼,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黑T,背后一堵刷成漆黑的墙,显得他分外骨骼俊瘦,好像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可能是搞艺术的气质。我问他:那您应该也是圈内人士了吧?他似乎有三秒钟的停顿来咀嚼我说的这话,马上点头说是。我有一种强烈直觉: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印象很是深刻,我擅长编故事的大脑瞬间已经给他编出来好几个版本的故事了。

南锣鼓巷探访(1)——东棉花胡同 南锣鼓巷探访(1)——东棉花胡同 南锣鼓巷探访(1)——东棉花胡同 这小书店的名字叫……

最后,最引起我关注的就是蓬蒿剧场了。藏在中戏旁边一个细细的小胡同里。沿着一面刷成黑色充满现代艺术感的墙一直向里,就到了。

这面黑墙实在有感觉,我们在这里拍了很多有味道的照片出来。

蓬蒿的门口,从顶上打下一道朦胧的黄色灯光来,墙上写着几个字:戏剧是自由的。很朦胧,总是看不清楚。

蓬蒿是一个民营小剧场,已经存在了九年,是靠着创始人王翔老师的艺术情怀一手养大的孩子。在这里我感受到太多的精神上的东西。那一处小小的隐秘在窄胡同深处的四合院,幽深,黑暗,安静,在那里对你述说着,就像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必须穿过狭窄的门才能通往更广阔的世界。实在需要专门为蓬蒿写篇文章出来,请读者们继续关注吧。

南锣鼓巷探访(1)——东棉花胡同 南锣鼓巷探访(1)——东棉花胡同 南锣鼓巷探访(1)——东棉花胡同 南锣鼓巷探访(1)——东棉花胡同 南锣鼓巷探访(1)——东棉花胡同

相关文章

  • 南锣鼓巷探访(1)——东棉花胡同

    背景介绍: 今年我们几个人一起做地安门南锣鼓巷刹海地区的在地文化挖掘。这是公众号中国三明治发起的公益项目。北京团队...

  • 复读生的天空 19

    2012年3月1日 中午 南锣鼓巷 东棉花胡同 天上阴云密布,许多学生被天气和考场的氛围压得喘不过气来。 几天前陈...

  • 寻找老北京的记忆——雨儿胡同

    雨儿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全长343米,东起南锣鼓巷,西至东不压桥胡同,南邻蓑衣胡同,北靠帽儿胡同,是一条东西走向...

  • 串胡同,感受不一样的风情

    来北京几天了,今天,去串串胡同,再去看看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原来已经来过几次了。它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

  • 青云胡同——印刻在老胡同里时光流淌过的美

    |初入青云胡同 位于前门东区的青云胡同,与南锣鼓巷和什刹海的胡同不同,这里的胡同道路更窄,商铺更少。早晨古柳荫下乘...

  • 老妈带老大吃喝玩乐~北京胡同声音

    南锣鼓巷改造完后第一次来。确实比以前干净利落多了,商业气息浓郁。北京胡同声音博物馆,位于南锣鼓巷雨儿胡同2号,离地...

  • 复读生的天空 20

    2012年3月1日 中午 东棉花胡同 中央戏剧学院 谭语欢最终还是赶在考场老师封门之前赶到了考场,兜里还揣着一板泰...

  • 胡同里的那些事

    老北京的胡同逛过一些,烟袋斜街、帽儿胡同、南锣鼓巷,这些胡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游客的我匆匆而来,又匆匆而...

  • 再见,南锣鼓巷!

    可能,再也不会去南锣鼓巷了。 01 时隔半年,又到帝都了, 终于又可以逛胡同了。 从6号线南锣鼓巷站出来,马路对面...

  • 行走在北京的街头,图组纪实摄影

    南锣鼓巷 北京胡同总能让我百走不厌,特别是春天胡同里的花花草草都同时盛开,这个时候是胡同小巷最好看的季节,春天在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锣鼓巷探访(1)——东棉花胡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gd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