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0年,刘邦满十七岁,迎来了自己的青春期,正式进入成年时代。一下子告别顺顺当当,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年,一向乖巧聪颖的刘邦,还会像小时候那样好学又上进吗?
答案是完全不能。
因为十七岁以后的刘邦,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他和秦始皇嬴政只相差4岁,这时的秦始皇已经当了七年皇帝了。刘太公一直是看好刘邦的,老大刘伯和老二刘仲老实本分,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又勤劳耕耘,费心经营,自己都能挣下一份家业,早早出去独立门户了。老三刘季对务农经商这些不感兴趣,但以前谨遵师训,识字读书,还得到乡里的称誉,如果通过乡里推荐,和政*府的选拔,入仕做个乡县政府的小吏,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在刘太公看来,儿子们的未来虽不一定大富大贵,但一定相当可期。
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入仕做官的两个条件:第一是乡里的推荐,要家境富裕,财产达到一定标准,还要被推荐的人要品德优良,声誉良好;第二是政*府的推荐,要读写会算。明明刘邦都是完全具备的,可结果,他并没有走上父亲心目中的仕途,反而从一个品学兼优的模范少年,变成了一个让近邻白眼的游手浪荡,聚众生事的不良青年。
这,应该都是青春期惹的祸吧。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新名词:任侠。就是任气节,行侠义,像知己一样,轻生死,重承诺,以感恩图报相往来。说白了有点儿像今天的哥们义气,男子汉的友谊,大丈夫的情义。战国时代,列国间战争兼并,各国为求生存,纷纷实行变法变革,建立新的官僚政治,维系国家和社会,所以重新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涌现出这种新旧社会交替中的,用自身的行动,寻求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一种新的连接关系,他们之间,没有严密的组织,合则留,不合则去,凭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真情,形成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构筑成一种民间社会势力。
他们不从事生产,不喜欢顺从,有独自的精神和实力。他们之间,有取必予,有恩必报,讲义气;承诺的事,一定做到,讲诚信。这些条件,正好符合了刘邦的性格喜好和家境。处在这个年龄段的他,又有这么好的家庭条件,他也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放纵的游侠生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