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e3e1cc0679799d23.jpg)
诗人,是独立的人和思想者。惟其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自我,诗歌也才拥有个性的光辉。而甘愿成为极权统治的歌颂者,甚至有时对邪恶权势进行毫无羞耻的膜拜,则是诗人的悲哀,也是文化的悲哀。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1e700ff97b3adb1a.jpg)
或许上述两段文字理解起来有些费事劳神,那来看看这样一句话——“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你要强烈关注两个关键词语:表达与表现。一字之差,诗歌创作与阅读效果迥异。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2a507a135946b8d3.jpg)
擅长“表达”的抒情诗,在象征主义诗歌里面就遭到摒弃,他们更喜欢描述性的“表现”。这对大多仅仅了解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中国人来说,就显得生疏和不可理解了。我们习惯于党文化表达,也接受擅长意识形态表达的诗歌,马雅可夫斯基的那些上世纪中叶流行于中国大地的政治符号诗句就是“表达”的经典。马雅可夫斯基诗歌在我们这里被冠以政治抒情诗。那个排斥西方文学,独尊前苏联文学的时代,我们能读到的诗歌大多就是这样的政治附属品。然而事实上,作为自称未来主义的马雅可夫斯基的许多诗歌我们并未阅读,译者是根据上峰指示翻译那些可以给我们看的诗歌,媒体也大量宣传他的阶梯式政治抒情诗。可以想象,在阅读都受到极大限制的时代,我们的幼稚与缺陷是多么明显。由此,我们可以联想中国诗人郭小川贺敬之的诗歌,那些从马雅可夫斯基处得来的灵感复制品,在中国土地上赚取了多少喝彩。然而可悲的是,擅长歌功颂德,拥有“时代的歌手和号手”称号的郭小川并未逃脱“五•七干校”的厄运,就连御用诗人贺敬之也曾受胡风事件牵连。而后者胡风,现在看来,却是文人的榜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e12e32d48553a300.jpg)
诗人是独立的人和思想者。惟其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自我,诗歌也才拥有个性的光辉。而甘愿成为极权统治的歌颂者,甚至有时对邪恶权势进行毫无羞耻的膜拜,则是诗人的悲哀,也是文化的悲哀。一个被政治体制俘虏的诗人,可以想象他的诗歌价值。
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再回头品味“纯诗”概念,就能明白诗人该干什么和怎么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f57655ea84cb92a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