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纯诗世界7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1-10-06 18:11 被阅读0次
读诗:纯诗世界7

他说:“写诗时,我感受自己是一件幸运或受难的乐器,不是我在找诗,而是诗在找我,逼我展现它。”那些燃烧的言辞就是逼迫诗人要展现它们的精灵,通过诗人之笔,它们完成了诗歌之旅。

读诗:纯诗世界7

于是,诗人仿佛看见那些言辞在眼前跳动如同燃烧的火焰,只是这些燃烧的言辞却没有呈现字母,致使模糊的言辞没有清晰的意义,就同谜团一样令人难解。时令应该是在秋冬,“寒光”算是证明。

冰冷的寒光在夜晚闪烁,费解的言辞在诗人眼前跳跃,擅长通感的诗人在联想中,将这些言辞幻化成燃烧的火焰,像个谜团在夜晚沉落,沉落的同时,寒光紧密围绕并且闪烁。诗人是奇怪的物种,他们可以想象我们不能想象的事物,他们可以制造我们不能制造的意象,而这些神奇的意象恰恰是诗歌闪烁光辉的所在。

读诗:纯诗世界7

读到此处,我似乎可以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诗论了,他说:“写诗时,我感受自己是一件幸运或受难的乐器,不是我在找诗,而是诗在找我,逼我展现它。”那些燃烧的言辞就是逼迫诗人要展现它们的精灵,通过诗人之笔,它们完成了诗歌之旅。

在《降雪》这首诗里:

葬礼不断
它们像
我们趋近一座城市时
那越来越多的交通标志。
成千上万的人注目
大地上长长的阴影。
一座桥自个儿
成形
在空中慢慢伸直。
读诗:纯诗世界7

冬季,死亡摩肩接踵,不断的葬礼进行着。在诗人眼里,墓碑(它们)就像鳞次栉比的交通标志,次第呈现在眼眸。墓碑和交通标志发生联系,这需要大跨度的联想,只有诗人惯常如此作为。

那么,“大地上长长的阴影”是什么呢?能引起“成千上万的人注目”的东西是什么?我以为这可能要联系诗歌题目“降雪”了。瑞典地处北欧地带,严寒季节远长于其他地方,冬季下雪是怎样一番景象?那纷飞的鹅毛大雪,密集的雪花可能淹没原本宽广的道路,汽车碾过,只留下窄窄的辙印。能见度很低,加之大雪飘飞,那条车道从远方看上去,显得阴郁,如同一条阴影。

也可以想象,这条道路是雪后初霁所见,两旁全是积雪,车辙印长长的,看上去跟一条阴影无异。单单阅读上面两节诗句,我们是不能感受到诗意的。妙在下面的诗节:“一座桥自个儿∕成形∕在空中慢慢伸直”。桥,大家都见过,只是在诗中,特朗斯特罗姆将静止的桥动态化了,“自个儿成形”,还“在空中慢慢伸直”。

读诗:纯诗世界7

相关文章

  • 读诗:纯诗世界7

    他说:“写诗时,我感受自己是一件幸运或受难的乐器,不是我在找诗,而是诗在找我,逼我展现它。”那些燃烧的言辞就是逼迫...

  • 读诗:纯诗世界2

    具体而苦涩的隐喻充斥着诗篇,诗人从遥远的国度审视逝去的果戈理,情感的交融通过晦涩的意象呈现出来。 “象征主义不满足...

  • 读诗:纯诗世界1

    早在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沃尔科特就呼吁:“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

  • 读诗:纯诗世界9

    化无形为有形,这又是诗人技巧的体现,有形的文件被无形的时间替代了,而且无形的时间在替换中获得了有形的描述。就这么一...

  • 读诗:纯诗世界11

    在特朗斯特罗姆的眼睛与思维中,往往有出人意表的灵感产生,而这些灵感来源于观照现实后产生的梦境和幻觉,或者干脆就是梦...

  • 读诗:纯诗世界3

    如果想要走进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世界,那么这个概念我们就不能绕过:纯诗。这是象征主义流派的主张,自马拉美开始,到瓦雷...

  • 读诗:纯诗世界5

    “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只暗示,不说明,那么,我们应该可以明白一些东西了。就在这种暗示中,我们体会到诗歌的...

  • 读诗:纯诗世界6

    于是,诗人仿佛看见那些言辞在眼前跳动如同燃烧的火焰,只是这些燃烧的言辞却没有呈现字母,致使模糊的言辞没有清晰的意义...

  • 读诗:纯诗世界4

    诗人,是独立的人和思想者。惟其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自我,诗歌也才拥有个性的光辉。而甘愿成为极权统治的歌颂者,甚至有...

  • 读诗:纯诗世界8

    瓦雷里说,诗人要做的事情就是“探索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所引起的效果,或者毋宁说是词语的各种联想之间的关系所引起的效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诗:纯诗世界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ob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