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电影火车站每天写1000字
阿富汗版“花木兰”,这么好的片子,再不看就看不了了!

阿富汗版“花木兰”,这么好的片子,再不看就看不了了!

作者: 电影火车站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23:16 被阅读98次

    2019年的第一次电影院观影,我的票给了一部冷门的动画电影——

    《养家之人》

    有多冷门呢?

    只有下午一两点场才会有排片,而且观众少得可怜。

    虽说是动画片,但严肃到不太适合儿童看。

    本片讲述了阿富汗在塔利班统治下女性们的真实生活

    故事发生在2001年左右,那时的阿富汗处在塔利班的高压统治下,小女孩帕瓦娜一家因为战火生活艰难,父亲在战争中失去一条腿,哥哥命丧于自杀式炸弹。

    雪上加霜的是这时父亲被极端组织抓走,当地又有女人不能单独外出的愚昧规矩,导致一家人的生计成了问题。

    帕瓦娜勇敢地站了起来:

    她剪去自己的长发,上街买粮食,去干活,替代父亲成为了“养家之人”,承受着本应该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重担,并且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去监狱救出父亲的旅程。

    我认为这是一部足够称得上伟大的“现实主义动画”。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这部电影的现实背景: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有一户外真人秀节目叫做《侣行》,记录一对中国夫妇去闯荡世界的过程,其中第三季里面有一集他们路过了阿富汗,采访了一些阿富汗的女性,她们是这个样子的:

    她们头上戴着的是“哈卡”,因为在当地的宗教中,秀发甚至是女性本身,被愚昧封建得视作是不洁的象征。

    除了这样的劣习,还有种种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家庭暴力横行,法律警察不管事,宗教高于一切,塔利班政权时期更甚。塔利班是一个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极端组织,视《古兰经》为法律,毫不避讳其中歧视女性的愚昧教条。

    电影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线索是“故事”的讲述。

    一开始是讲述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

    而后又讲到了这片土地曾经也拥有过短暂的和平: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美籍阿富汗作家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同样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残酷的战争,给这片古老土地带来的伤害与涂炭。

    战火下的友谊显得格外珍贵,这部小说也被翻拍成了电影,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原片哦

    再来说说出品方——”卡通沙龙”,这是一个来自爱尔兰的独立动画工作室,没有皮克斯或者迪士尼那么名声在外,从成立到现在仅有三部作品,却部部精品:

    《凯尔经的秘密》奠定了扁平而唯美的画风。

    《海洋之歌》则在一个好的童话故事上把动画之美发挥到了极致。

    而到了《养家之人》,”卡通沙龙“竟又敢于突破,去触碰了现实主义题材,结果人家质量确实过硬,拿奖拿到手软:

    第90届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提名

    第45届安妮奖——这应该是动画电影里面份量最高的奖项了

    第31届欧洲电影奖

    豆瓣评分8.3,好于81%的动画片和83%的剧情片

    养家之人在沿袭了“卡通沙龙”一贯地精美画风同时,敢于突破,加入很多创新的元素。

    比如前面的草蛇灰线,用了一个故事来讲述女主角内心的挣扎,也带出了她哥哥的故事。电影还用了很多中东地区的音乐,剪纸式的画风,我能非常真切地感受到,如果没有战争的摧残,这片古老的土地本应多么安静而祥和。

    回归到电影故事本身,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讲述战火下一家人的艰难处境,反对战争与极端主义,歌颂勇敢与爱。

    从时间上看,阿富汗战争是离我们最近的一场战争,好像每天从新闻里面听见阿富汗三个字,而且都准没有什么好事。

    身处和平环境的我们其实很难想象一条简单的新闻播报背后,是许多家庭的妻离子散,颠沛流离。看完电影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感叹,生活长大在中国,我真的很幸运。

    电影的表现形式就要比新闻播报来得高明得多,它很容易让你代入角色,产生共情。有几个场景打动起人来真的毫不含:

    帕瓦娜和她朋友坐在爆炸后废弃得坦克上,目力所及之处,遍地只有战火后的废墟和漫天的黄沙,朋友说,她想攒钱去海边,那边有蓝蓝的海和绿色的棕榈树,有不知忧愁的人们在海边嬉戏。

    碧海蓝天对他们是如此奢侈,就像在战火中渴望和平的到来。

    还有就是帕瓦娜终于直面内心,讲出了关于他哥哥的一个悲伤的故事。

    “有一天我在街上发现了一个玩具,我把它捡了起来,然后它爆炸了,后面的事情我就不记得了,因为这就是结局“。统计资料显示,仅仅在2007年,就有480人死于人体自杀式炸弹的袭击。

    其实讲述中东问题的优秀影视作品向来不少,政治家,宗教者随手抛下战争,酿成恶果,吞下的是普罗大众,反思的是优秀的艺术家们,如此一想,真是讽刺。有机会的话我会给大家讲讲这些优秀的作品:

    《我在伊朗长大》

    《逃离德黑兰》

    写在最后:

    富兰克林说:“从来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我们不能身处和平而不去反思战争。

    最后用一首我十分喜爱的歌曲结个尾,来自约翰列侬的《imagine》,巴黎恐袭的第二天,曾有一位钢琴师拉着钢琴来到遇袭音乐厅门口演奏起这首歌,能对抗偏见与战争的,向来只有爱。

    歌词是这么写的:

    如果每个人活在当下

    世界会是如何?

    这样就不用打战,

    也不会有无辜的生命死去

    你可能觉得我在做梦,

    但我不是唯一这么想的人

    希望有一天,

    你也能加入我们

    tips>>院线热映中~

    公众号:电影火车站 更多精彩电影推荐都在里面!你的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富汗版“花木兰”,这么好的片子,再不看就看不了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av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