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哲学馆哲学学习
哲学中最容易出现的5个歧义问题,理不辨不明,概念不反思不清!

哲学中最容易出现的5个歧义问题,理不辨不明,概念不反思不清!

作者: 哲学诗画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23:50 被阅读30次

1,什么是反思?哲学反思什么?

哲学的反思理解是对思想的前提批判,而思想的前提具有普遍性,表现为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思想构成自己的方式,思想构成自己的规则,思想构成自己的基础。

由此,作为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的知识性前提、认识论前提和价值论前提,作为思想构成自己的方式的神话、宗教、艺术、伦理、常识和科学,作为思想构成自己的规则的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认识方法,特别是深入地论证作为思想构成自己的基础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人要反思的三个问题

要从反思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入手,引发到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重新理解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要从以下三个问题入手,加深自己对哲学的认知:

一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能不能归结为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能不能归结为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三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究竟包括什么内容。

3,哲学的两个巨大侧面——本体论和认识论

第一方面,精神和物质谁为第一性,叫作本体论问题,当然这已经表明对于哲学的一种误解了。

哲学上的本体应该就是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或者“形成现象的根本实体”这个意思,“自在之物”与“形成现象的根本实体”应该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物体或者物质本身”。 事实上,理解本体的字面意思很容易,但是真正理解其含义的人却并不是很多,让我们以“羊”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通常,我们理解“一只羊本身”的时候,可能想到的是,羊有两只坚硬的角、四个蹄子、白色的或者黑色的、皮毛是柔软的光滑的、有一种羊膻味、能够发出咩咩的叫声等等。其实这种理解并不是哲学上所说的本体。

在哲学上,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感觉到的一切都只是一种现象,颜色不是羊本身的东西,它是光线带给我们的一种视觉效果,同样,气味、声音也不是,我们所说的坚硬、光滑等等,也都只是我们的一种感觉,是我们人类通过感官比较的结果……。也就是说,被我们叫做羊的那个东西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对它的一切认识却都只是现象,那个被我们叫做羊的东西本身是不可认识的,至少是不能完全认识的,而这个东西就是哲学上所说的本体。

而关于本体的学说。主要就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础来源,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认识论问题,按照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说法,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就是全部哲学的内容。追问辩证法哪里去了,这实质上是追问究竟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认识论的普遍解释是这样的:

认识论即知识论,就是个体的知识观,也即个体对知识和知识获得所持有的信念,主要包括有关知识结构和知识本质的信念和有关知识来源和知识判断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在个体知识建构和知识获得过程的调节和影响作用,长久以来一直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在探讨真理是什么,以及真理如何成为可能之前先对认识主体的认识过程和可能进行探讨的一个哲学分支。

4,哲学的工作?完成从理论向现实的跨越

哲学永远是思想中的现实,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它只有能够把我们的时代精神主题化,它才能够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

哲学是以哲学的方式面向现实,那么就要求它同现实存在间距化,只有现实存在间距化了,它才能够批判地反思这个现实、理想地引导这个现实。哲学的工作,就是对所有流行的、熟知的观念进行一种哲学的反思,这也是当代哲学的根本任务。

5,辩证法是什么?思辨与实证的统一

辩证法是一种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比较学术的说法和定义)

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辩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作为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第三阶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综合,即 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二阶段是本体论的辩证法,第三阶段则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对称辩证法。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即对称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最高阶段。

以上是哲学界对辩证法的一般理解和定义。

下面是中国的一位哲学教授对辩证法的定义:

辩证法就是概念之间的相互依赖,就是概念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一切概念之间的毫无例外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离开了对于概念的反思,而把形而上学当作经验常识意义上的错误,那你自己才是真正地错了,也就是误解了哲学意义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相关文章

  • 哲学中最容易出现的5个歧义问题,理不辨不明,概念不反思不清!

    1,什么是反思?哲学反思什么? 哲学的反思理解是对思想的前提批判,而思想的前提具有普遍性,表现为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

  • 鼓不打不响,理不辨不明

    台湾 看到台湾榨菜新闻的时候,内心确实会有一些震动。我有那么一点不被理解的小小的优越感,认为媒体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 法院接访录---理不辨不明

    法院接访录---理不辨不明 这次合肥学习,主持人调侃说,从2014年开始请北师大郭召良博士来合肥授课,得知合肥房价...

  • 2017-10-23

    节分二十四 人分三六九 节不明四时乱 人不辨路不清 ​​​

  • 辨中明理达共识

    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理不辨不明”。针对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电脑风靡,六三班孩子围绕“电脑时代需不需要练字”...

  • 辩论可以使人明智吗

    有句话叫做“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我以前觉得很对。但现在,尤其是网络高度普及、人人都有发言权的今天,我越来越觉...

  • 社会乱象

    天,越来越不阴不晴了; 路,越来越不明不暗了; 官,越来越不清不白了; 理,越来越不清不楚了; 心,越来越不黑不红...

  • 反思:不记账的日子,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父母一年年老去,逐渐开始把家里的项目交给我打理,可是我给自己的表现要打一个不及格。 小时候,妈妈是单位的财...

  • 理不清,道不明

    大千世界,浮浮沉沉,如一叶片舟,碧波荡漾中,时而一浪高过一浪,时而又风平浪静,行过,留下层层波纹,飘向远方。 何处...

  • 理不清,说不明

    理不清说不明 文/唯涛 由于天气冷,由于没合适的地方去,由于身体不舒服,也由于自己一时的懒散,一个月了,我没有吹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中最容易出现的5个歧义问题,理不辨不明,概念不反思不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cw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