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必要去学习和传承。
可是,很多人提到国学,心里便有些发怵。因为,对于现代人来说,它似乎有些晦涩难懂。
于是,当代便有许多大家,试图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来解析之。其中,朱自清先生作为国学文化的推广人,编写的这本《经典常谈》,就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他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远古文化的窗口,带领我们轻松地走进国学的世界。
朱先生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他将全书分为13个篇章,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将“小学”(也就是文字学)书放在最前头。
在第一篇里,他介绍了文字的起源。据说,我们的文字,是黄帝的史官,一个叫仓颉的人造出来的。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人们结绳记事,确实有很大的不方便。后来,仓颉在看到兽蹄、鸟爪的印迹后,突发灵感,便仿照这些,记录为文字。这或许就是最早的象形文字吧。
有了文字,人们自然可以借此表达心意、记载事物。这也让人类的文明,朝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那时候的文字,只能算是雏形。直到东汉年间,一个叫许慎的人,写了一本叫《说文解字》的书,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内,它都可算是最通用的识字门径和工具书。
文字根据不同的条例,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大版块。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和修正。这里面,又凝聚了多少咱们先祖的智慧和文明?不得不让人叹服。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记言史。因为那时候,帝王对臣下或子民发布命令,大部分是以口头的形式来完成的,并未作文字记录。而史官后来的追记,好多也只能依据口口相传的传闻。
这些文字,经过汉人的整理,变成了最早的尚书。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有一个秦博士——济南的伏生,也就是负责掌管书籍典范的官吏,私自将尚书藏在墙壁里,流亡在外。待天下大定之后,回家一看,尚书已遗失数十篇,只余下29篇了。
饶是如此,伏生收徒授课,也是声名远播。后来,甚至传到了汉文帝的耳朵里。皇帝本想召他入朝,奈何他那时已经90岁高龄,根本不能远行。汉文帝便派晁错跟他学习,使尚书得以流传开来。
后来,有人在孔子的旧宅墙壁间也获得了一套《尚书》,将它交给了孔子的后人。经过整理,他们发现,比原先的通行本多出了16本,于是献了出去。只可惜一直无人能懂,只在国家图书馆里束之高阁。
在民间,却有人对这套书随意增加、篡改,以此作为自己获得政治升迁的资本。结局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命运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其中,故事的离奇曲折,也足以吊起人们的胃口了。谁能料到,古老的《尚书》也有真假之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