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013165/2691fcae2bde6493.jpg)
最近这一周都在断断续续地看《迦百农》这部电影。
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系加利利海附近一域,据称耶稣开始传道时,即迁居此地,有不少神迹和重要的事情在这地方发生。
导演娜丁·拉巴基 说该片介于纪录片和小说之间,通过该片,她继续探索黎巴嫩社会,对这个不和谐社会系统的缺陷进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反思。
影片讲述了一个12岁男孩Zain的艰难历程 ,他状告父母让其来到这个世界,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
故事就此展开,并对他存在的合法性产生质疑:除了被虐待之外,这个幼小的儿童生来就没有任何身份。通过Zain的奋争,迦百农有希望成为所有没有获得基本权利保障、缺乏教育、健康和爱的人们的代言人。
为了让人们意识到这个残酷的现实和所讲故事的真实性,娜丁·拉巴基 选择一批真实生活于迦百农类似的人们出演本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3165/5cb485acee2f81fd.jpg)
这位女导演在影片中展现他们曾经看到的情况或经历过的生活,她说:“演员必须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没有那些将这部电影作为维护他们的奋斗目标的旗帜的人们,就没有这部电影”。
电影一开始是一群各种肤色、来自不同国家的妇女们,有怀孕的,青春的,年纪大的。眼神都带着一种前路不明的迷茫。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偷渡者,没有合法身份留在那个国家的人。她们等待着被遣送回国还是留在当地的安排。
随后就是一个法庭,警察带上一个被告,他就是本片的小男主角扎因,法官当庭发问扎因,是否清楚知道自己出席本庭的原因,扎因说清楚,他要控告他的亲生父母。
而此时的扎因已经是一位身陷牢狱达几个月之久的杀人犯,14岁的扎因杀了谁?又为什么要杀人呢?
带着这个巨大的疑团,我们跟着原告扎因和被告扎因的父母回顾了扎因杀人事件的始末。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3165/d789f8cea67fa87e.jpg)
扎因是一位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小男孩,父母没有正当职业,扎因的大哥早就身陷牢狱,然而身陷牢笼的他未没有放弃他的犯罪,他怂恿一家人在外面的世界买各种含精神麻药之类的药品,根据我的理解,应该是吗咖一类的药品,一家人通力合作把吗啡磨成粉,泡在水里,再把衣服放在水里泡着,再把衣服晒干,带到监狱,给扎因的大哥卖给监狱里的瘾君子。
平时的生活来源就靠扎因带着弟弟妹妹们上街卖各种水果茶饮或者去杂货店帮忙跑腿送煤气罐之类赚点生活费
扎因和妹妹萨哈都没有钱上学,而妈妈还想着让扎因去上学,至少可以得到公立学校发回的福利用品,比如食品,可以拿回家和妹妹弟弟们分着吃,学校还会发被褥、床单等,可以带回家铺在地上睡觉。是的,扎因他们一家人全都睡在地上,没有床。
即使这样,扎因也是每天努力地带着弟弟妹妹外出干活赚钱,回家帮着爸妈干家务活、带小弟弟妹妹。再辛苦,一家人在一起,也是温暖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3165/ba55eaf19bc5ccdd.jpg)
让扎因伤心难过的第一件事发生了,一次上街卖水果茶饮的时候,扎因看到了妹妹萨哈裤子上的血渍,他拉着妹妹跑进洗手间,问妹妹知道自己流血了吗,他告诉妹妹,赶紧进洗手间把血污弄干净,他帮妹妹把她的内裤洗干净,再把自己的外套脱下,递在蹲在厕所里妹妹,让她垫在自己的内裤上面。
扎因还警告妹妹,千万不能让父母和杂货店的老板知道这个事情,因为杂货店的老板觊觎萨哈很久了,父母要知道萨哈已经长成少女了发育了,就会把她当小鸡小狗贱卖一样地嫁出去,只为了打发走一张吃饭的嘴,换回来一只母鸡或者别的什么不值钱的玩意。
扎因和妹妹再怎么努力隐藏这个秘密,还是被父母发现了,杂货店老板的儿子也不出意外地提着一只鸡上门来求亲了。扎因跳着脚质问妈妈杂货店老板过来干嘛,是不是要用一只鸡换走萨哈,妈妈闪烁其词,不肯正面回应。扎因逼着妈妈出去客厅赶走杂货店老板,他不想自己幼小的妹妹萨哈早早嫁人,而且嫁给经常拿过期食品送给萨哈的奸商。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3165/9e19816652089ab8.jpg)
可是妈妈敌不过残酷的现实情况,狠着心让扎因的爸爸开着摩托车把妹妹萨哈送走了。
原本计划带着妹妹一起离家出去,逃到另外一个小城的奶奶家的扎因难过得独自一个搭上了去奶奶家的大巴车。
路上遇到了一位奇装异服的老爷爷,穿着类似蜘蛛侠的服装坐在扎因旁边,还抽着烟。
扎因鬼使神差般地跟着老爷爷下车的站下车,看到了一间规模不小的游乐场,他跑进去,坐上了摩天轮,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他默默地流泪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晚上蜷缩在游乐场的一个气垫船里睡着了,很快,他准备的食品就吃光了。只能到处找工作,没人愿意雇佣未成年看着本就很瘦弱的扎因。扎因求助了游乐场里面作清洁工作的泰格斯,求她给自己点食物。
泰格斯白天把自己还在吃奶的孩子藏在洗手间的格间里,自己在游乐场打工。晚上把孩子放在购物手推车里,母子俩悄悄地回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3165/52b52c97bacd8d7b.jpg)
收留了扎因的泰格斯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扎因照顾,扎因每天想着办法逗孩子开心,泰格斯也想尽办法把游乐场餐厅中客人吃剩不要的蛋糕等食物带回家给两个孩子享用。
由于泰格斯是非法移民,她又在黎巴嫩生下了孩子,如果一旦被当局查出她的非法停留,她和孩子很可能被强硬分开,所以她四处求人办假证,期望和自己的孩子永远在一起。
给她办假证的人是一个无赖,要价1500美元办一张假证,非法移民的泰格期即使拼命工作也无法存够1500美元。无赖威胁她要不就把儿子卖给他,就可以抵消泰格斯缺少的500美元。
泰格斯听到要和儿子分开,流泪控制不住流下来。她哀求办假证的无赖,多给一点时间,就忧心重重地回去地下室凑钱去了。
随着扎因的回忆渐渐深入,我是越看越揪心。总有一些绝望,你无能为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3165/03e2050c64c61424.jpg)
看到电影里面的孩子Zain扎因和他的妹妹萨哈,还有偷渡者泰格斯的遭遇,脑中时时想着这些人这样的境遇究竟是什么造成的?他们也并非没有努力地生活,可是生活却接二连三地暴击着他们,人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挣扎,没有人能关注到他们的绝望、无助,更别说有谁向他们伸出援手。
无怪得《被嫌弃的金子》里中,太宰治说了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虽然我们一再地鼓励大家更多地看到生命中正面、阳光的一面,可是总有一部分就是在生活在阴霾之中,那种深不见底的无望,无人能听到的呐喊,又该让人如何去应对呢?
生得勇敢也要有勇敢的能量呀,连基本的温饱都满足不了人,又该如何勇敢地生存下去呢?我陷入了恐惧和思考当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