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之花,绽放在《廊桥遗梦》

作者: 捧个大瓜 | 来源:发表于2021-11-04 21:52 被阅读0次

    爱者从被爱者身上找到自己,也找到了整个世界——黑格尔

    古往今来,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因年月的流失而消逝,也不因日子的寡淡而沉漃,相反,它始终如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并成为或喜或悲的旋律,伴随着人类的脚步笃定前行。个人的情爱有可能随生命的完结而终结,但人类只要不消失,这亘古不变的爱情就会永存。

    在我国,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俯拾皆是。最著名的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化蝶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湖之畔的白娘子与许仙等等,都回旋着哀婉凄怨的千古之情,让多少人为之一洒痛惜之泪而绕室徬徨;又滋润了多少人的心灵而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可是,到底什么样的爱情,才能绽放出令人心醉神迷、芳香四溢的花朵呢?

    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短篇名著《廊桥遗梦》,似乎给出了答案。

    这是一部当年风靡全球,在国内外引发极大争议的奇书。说它风靡,是因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弗朗西丝卡,与浪迹天涯、四处漂泊的美国地理杂志记者罗伯特·金凯德,通过四天灵魂与肉体的厮磨抚慰,心灵上终生厮守的爱情故事,痛击了人们对于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遗憾。

    说它引发争议,是因为这朵爱情之花的盛开,虽然鲜艳妩媚,但是于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容,为卫道士们所猛烈怦击。因此,由这部小说掀起的巨大狂潮,撞击着整个美国。读者彻夜难眠,被故事所感动,并沉浸于甜蜜和浪漫的爱情之中。卫道士们却疾言厉色,拿着道德的戒尺予以痛加鞭笞。

    这些争议,虽然是因小说而引发,其实是一种情与爱、事与理、灵与肉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博弈。人们往往寻求美好,但这种对于美好的愿景,常常被世俗或者道德规范所制约,这些制约力量发展成为绝对权威的时候,所有的美好都会受到压抑而逐渐凋零。

    但是,人性中的天生反骨,对于这种压迫还是具有巨大的抗击力。它就如一粒种子一样,虽然压于巨石之下,只要有雨露阳光,依然可以生根发芽,并侧身露出它那纤弱的身子,对着外部世界的残酷,露出自己的微笑。

    《廊桥遗梦》中的弗郎西斯卡几乎是在她见到罗伯特的最初几秒钟里就爱上了他。在她后来与罗伯特的短暂的接触中,更为他娴熟的摄影动作所迷醉。

    她本来性情开朗,热情奔放,又受到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但命运的捉弄,让她被迫嫁给了古板而又庸俗的的理查德,并随他来到了封建保守、传统闭塞的麦迪逊县,过着沉闷的生活。

    罗伯特的出现,无异于在她暗黑的天空里,投射出一道明亮的阳光,一时她心醉神迷,如飞蛾扑火一般爱上了他。有人说,不平凡的爱情是猝不及防的地震、无法预知的狂涛巨澜、不期而至的森林大火。她受压多年的奔放,终于被催生出一种洪荒的爱的伟力,投身于罗伯特的怀抱中。

    别以为这种爱是不可思议的!它的怒放,其实有着最深层的肥沃的土壤。他们在思想和经历方面有着很多相同和相似之处,弗朗西丝卡出生于意大利,嫁给理查德后来到美国麦迪逊小城,在那个封闭的环境中生活了长达20余年。她与那里的人格格不入,而丈夫也是整天一副古板面孔,她感到孤独。

    罗伯特是长期外出,到过很多国家,因爱好漂泊而失去了家庭。工作之余也是倍感孤独。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俩人有相同或相似的思想基础。都爱好文学,一起谈论叶芝讲艺术讲美学,聊起天来滔滔不绝,有着说不完的话。

    如果说,男女双方只要彼此见着一眼过电,肯定能擦出相爱的火花。倘若在随后的交往中,随着心灵的进一步交融,很快就会燃起熊熊烈火。这几乎成为一种定式。

    弗朗西丝卡与罗伯特也不例外。他们在厨房里蜡光里跳舞,彼此拉进距离相拥。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厨房,在弗朗西丝卡看来,胜过世上最豪华的舞厅。她恢复了女儿身,又有了能翩翩起舞的天地。

    这是一种青春的复归,一种人性的苏醒。因为,对于她来说,古板的丈夫只是一个干枯的标签,他了无情趣,害怕改变,特别不愿谈性爱。根本不在意她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对于她来说,所谓的爱情早就是一个风干了的景致,没有任何生命力。

    而今,与罗伯特的相处,他们俩人的相处,托马斯·沃尔夫曾提到的“古老的渴望的鬼魂”,在他们身体内游动着。久远的爱瞬间爆发,绽放出最美丽的花。

    《廊桥遗梦》之所以风靡一时,除了本文开头所分析的之外,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从肉到肉的爱,只能是粗鄙和低俗的。只有从肉到灵魂的爱,才是爱的升华,才能震撼人心,才是世界上最美最艳丽的花。

    弗朗西丝卡绽放了:激奋使弗朗西丝卡恢复了多年以前已经失去了的性欲和亢奋,达到了肉体上和思想上的完美,找到了梦想冲天的自由感,她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她把头埋在他的脖子里,皮肤挨着他的皮肤,能够闻到河流、森林、篝火的气息;能够听到很久以前冬夜火车站火车喷着气出站的声音;能够看到穿着黑色长袍的旅行者,沿着结冰的河,穿过夏天的草场坚定披荆斩棘向着天尽头走去。那豹子一遍、一遍,又一遍掠过她的身体,像草原长风吹过。而她在他身下辗转翻腾,像一个奉献给寺庙的处女乘着这股风,驶向那美妙的、驯服的圣火,勾画出忘却尘世的柔和的线条。

    罗伯特怒放了:他一直在从高处一个奇妙的地方的边缘向她跌落,不是为了旅行摄影,而是为了爱她。他找到了苦苦寻觅四十年的一切。

    终于,他明白了,一切都有了意义:他经过的所有荒滩上那些细小的脚印,从未起锚的船上装的那些神秘的货箱,黄昏时分他在蜿蜒的城市街道上踽踽独行时,那些在面罩下注视他的一张张脸——所有这一切的意义他终于明白了。像一个老猎人归来,看到家中的篝火之光,孤寂之感就此融化。终于,终于······他走了这么远,这么远,来到这里。于是他以最完美的姿式趴在她身上,浸沉于终身不渝的、全心全意的对她的爱之中。终于!

    他们彼此找到了自己最美的爱情之花!尽管它开放的有些晚,但是,唯有经历过感情漫长严冬的人,才懂得它的珍贵;唯有遭受到巨大孤寂践踏的人,才感受得到它的热烈奔放。

    粗鄙的情欲只能是生活中的一剂毒药,而灵与肉的完美融合,才是治愈心灵濒临死亡的灵丹妙药。它能让世界改变颜色,迸散出五彩斑斓的精彩。

    可是,世俗的籓篱,却只能让这最美的爱情之花囿于心灵深处。因为,普世的规则是:只承认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不承认没有婚姻的爱情。而尽管弗西丝卡与罗伯特情爱已然升华,爱的花朵怒放鲜艳欲滳,他们也不得不正视现实,从而做出分手的理智的选择。

    人性的本身要求与道德规范相冲突的时候,往往爱情之花会不可避免地凋零。

    还有什么眼看着一朵鲜艳芬芳的花朵快速枯蔫而更令人揪心撕肺、柔肠寸断的呢?

    于是,一曲《弗朗西丝卡》萨克斯管的呜咽,如诉如泣吹奏着,回旋在罗伯特和弗朗西丝卡的耳边、心头。低沉的音调如潺潺溪水,浇灌着相隔千里万里心灵中共同拥有的爱情之花,成为了两人感情上厮守终生,生死不渝的注脚!

    生不能相守,死也相拥!罗伯特去逝后的骨灰撒在了廊桥。弗朗西丝卡多年以后离世,骨灰也撒在了廊桥。爱情之花终于绽放在《廊桥遗梦》!

    合上书本,长长太息。我们现在谈论爱情太多,以致于都有些俗套了。尤其是现代的人们,脚步匆匆,行色张惶,忙着生死,焦虑财富。对于爱的追求要么挂上地位金钱的标签,要么得而弃之不加珍惜。爱情之花的绽放与凋零,全在于精神家园的丧失。或许,看了《廊桥遗梦》能从中找到有益的启示,催生出自己的爱情之花,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一路芬芳,一路绽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情之花,绽放在《廊桥遗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yk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