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成语典故 讲历史故事(76)
郑和远航,永乐扬威
文/石岩磊
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朝时定都应天府,即今天的南京城,1402年燕王朱棣从他侄子建文帝手里夺得皇位,仍在南京称帝,国号为“永乐”,史称永乐帝。1421年朱棣执意要迁都到北平,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元朝退往漠北后,仍不断伺机南侵,朱棣就先后5次统兵征讨,为更好地“靠前指挥”,迁都北京是最佳选择。第二个原因则是,由于朱棣当燕王时,在此地经营多年,有着很深的根基,非常利于他的安全与统治。
永乐帝不仅成就了北京城,而且还给另外一座城池赋予了崭新的名称。坐落在海河之滨的天津在元朝称作“海津镇”,朱棣南下攻打建文帝时,从此渡过大运河直取沧州,他登基后,赐名天津,意为“天子渡河之地”。这也足见朱棣的大气魄,而他的确无愧于雄才大略的帝王,在其当政期间,采取了许多措施极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被后世史学家赞为“永乐盛世”。可朱棣心中始终有个打不开的结,就是南京城破时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
据说,永乐帝派郑和下西洋的初衷便是寻找朱允炆的踪迹,但从“三保太监”七次率队远航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目的不应仅限于此。朱元璋建国后,便积极主动地发展与藩国的邦交关系,并在《皇明祖训》中开列了15个“不征之国”,试图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主导,有等级秩序的、和谐的理想世界。朱棣仍延续了他父亲的宏愿,继续向海外彰显国威,以“通好他国,怀柔远人”,践行中国传统政治理念。而其实质是朱棣好大喜功的一种表现罢了,他以天朝上国自居,令蛮夷国家畏威怀德、输诚纳贡。
所以郑和庞大的船队载满奇珍异宝,对到访之地广施恩泽,换取的是万国来朝的荣耀。当远方藩国使团跟随郑和回国,前来朝拜朱棣时,他脸上倍感荣光,对他们又是一番大肆赏赐,下西洋也便没有取得丝毫经济效益,反而成了败家行径。朱棣此举同项羽“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的观念大同小异,都是虚荣心作祟的结果。这与后来欧洲的大航海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纯粹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去冒险,所以具有持续的动力支撑,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而郑和下西洋就难以为继,最终不了了之,我国的航海之路也由此走入了死胡同。
1424年,朱棣在第五次征讨蒙古时病逝,一切的荣耀都随着入土的躯壳化作齑粉,或是转变为后人无端的揣测。所以说,面子仅是脸上表皮细胞充血时显现的红晕,除了能让心神产生飘飘欲仙的恍惚之外,并不会生成实际的效能,反倒是极易给他人造成盛气凌人的假象。可见,金玉其表往往预示着败絮其中。连续的北征、多次的下西洋以及迁都北京,耗费了巨额的财政支出,不仅使得国库空虚,而且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为后来明朝政局的动荡埋下了祸根。
2021.2.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