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主席在17岁离家之时,就能写出如此豪情壮志,那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愿。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抱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审视历史,直面现实,展望未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山东大学教授高亨填词《水调歌头》,一句话“掌上千秋史”高度概括毛主席深厚的历史底蕴。
我们熟悉的就有《沁园春 雪》—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正是他以史为鉴,才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建立了全新的中国。
只争朝夕,而今迈步从头越
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下。毛主席的诗词当中,最强调的是一个“今”字。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只有抓住现在,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所以,他一直是怀着“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革命和实践中去。
一个心怀天下,胸有乾坤的人,我们又怎能不敬佩呢?所以,我们通过读书,与伟人交流,站在巨人的肩膀,就能看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