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带班 | 老师,你说话不算话
办公室里,景习惯性地低着头。
他刚刚在“每节签到表”上写下自己的姓氏。
这是本学期开始专门为他制定的制度。
我要求他每节下课都到办公室来一趟.
除了签个名字报下到外,随机还读会儿书,讲个故事或者仅仅是说几句话、传达一个任务。
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质。
景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父亲憨厚木讷,母亲强势多言。上有姐姐,他是独子。
母亲对其管教甚严,说教批评加娇惯放纵,让景自由散漫,不善言辞。
上学期,景多次与人发生肢体冲突,多数原因在他。
当他与人交流时,思想上只考虑自我感受,方式上不会言语沟通,所以屡屡用情绪或肢体接触表达沟通,往往冲突升级,产生更大矛盾。
上学期,多次违纪签了“试读协议书”,承诺不再违纪,母亲签字保证。
但不到一周就又出现顶撞老师、与学生打架等问题,不得不停课反省。
学期结束,我向家长摊牌:孩子问题较多,如若不纠正学习态度,则仍会屡教不改。建议转班或转校。
暑假即将开学,景的父母托人向我说情,请示继续接受其到班就读。
学校主任也打电话,说景的叔叔是附近村领导,学校也需要与周围环境搞好关系。
我想着,学校既然为教育单位,自然要接纳所有学生,努力去改造每个学生,至于人情、面子、环境、利益等都在其次。
于是,本学期开学,我对景没做任何特殊要求,直接进班就读。
为了增加与景的交流机会,减少他与其他问题学生的接触,并培养他的语言沟通能力,我要求他每节课都到办公室报到,签“每日报到表”,也借机密切关注他的动向。
我们约定,每天白天八节课均要来签到,少一节即写一百字情况说明。
后来,又调整为,如能够一节不少节节签到,则坚持到本月底,即可解除签到。但如果少一节,就在下月延长一天。
国庆后八号开学,上午他就没有返校。
给家长打过去电话,父亲说,景非要参加一个表姐的婚礼,中午要赴宴,不想到校。
与母亲联系后,说,孩子太拗了,吵了也没用,就是不去学校。
我无语地挂了电话。
下午景来到学校,我叫过来,让他说明情况,他支支吾吾语焉不详。
我看他语言表达不畅,给他一张纸,让他写下来。
下课后,他把文字说明交了上来。
我看了看材料,真是哭笑不得。
他在文中中写道:
我今天要去做桌(方言,指赴宴吃饭),俺爸不让,于是,我就和他吵了一架,这时,我更加坚定了我要去的决心,因为在军训那星期和前一个星期,已经有5次做桌的机会失去了,而且有两次都是在放学的那中午。这次我决定不能再不吃了。
image我实在不能想象一个成天把吃埋在心里的孩子,对待学生、学校能我怎样的态度。
我问:“景,在你心里,是学习重要,还是吃饭重要?”
景想了想,不情愿地说道:“学习重要。”
“知道这,还为了吃饭逃课?——你在酒席上吃了什么山珍海味吗?”
我反问道。
景低头不说话。
我找到一个日记本,递给他。
“我看你写得还挺清楚。这个本子送给你,每天大家晨省时,你也写,天天交。”
景不接。
“这是老师送给你的呀!”我强调道。
“你不是说自愿吗?”景反问我。
本学期开学第一天,我送给每个学生一个日记本,当时说的是自愿认领,自愿上交。
我不想把这份人情变得交易或压力。
“现在不自愿了。——你说不好,就写写呗,大家也都在写。”
“不要。”景明确地说。
我知道,他是怕接受了这本子,就得天天写。
他是个极懒惰的人。
“送你的,现在就要求你写。——冰也在写,天天写。”
“你说话不算话!”景突然蹦出这一句,让我倍感意外。
我情绪一下子上来了:“什么?老师说话不算话?就因为之前说自愿,现在不让自愿了?——好,我们就来说说算话不算话的事。上学期,老师要是说话算话,你想想,按照你的表现,这学期你可能还在学校坐着,还在这个班学习吗?”
我最不情愿的就是翻学生的旧账,但现在不翻翻旧账,他是不知道老师的苦心了!
景不再说话,低着头。
“现在想想,这学期,你是怎么来这个班的。你叔打了两个电话,我也没说别的。因为,有一次,我在新区广场的街头亲眼看见,你妈妈开着三轮车,在车流中穿梭拉客人,容易吗?现在谁还坐三轮?滴滴、出租又快又安全!你理解家长的难处吗?我是可怜你父母,才什么都没说让你来学校的。现在你又说说话算数不算数的事。自己想想吧!”
景认怂了,拿着本子走了。
我不习惯以势压人,但这样不懂事的孩子,可能更习惯以批评的方式认同一种思想。
我可以想见他在家里骄横任性、我行我素的表现。
作为老师,当我们尽力去帮助一个人的时候,难免会不被理解。
孩子太小,未经世事,不理解老师家长的苦心,但也许等到他理解了,改变的最佳时间业已过去。
初心
心中时常浮现那句话“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也许,这就是教育者的宿命。
做老师,做班主任,最大的伤心就是不被学生理解。
但这也不能改变我坚持的初心。
我知道,心便是空落山谷,月仍旧照耀沟渠,倘若月自闪亮,沟有水流,也算不负心心念念。
只愿那月不晦不缺,那水不腐不滞。
而心不悔不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