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仁义、智慧、孝慈、忠臣都是为人们所推崇的。孔子的最高理想就是“仁义”,“仁”已经成为 了儒家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和价值取向。然而老子却破天荒地指出,人世间的大“道” 被人为地废弃了,人们才会制定“仁义”,制定了礼仪之后,就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区别贵贱,结果原本没有的虚伪奸诈也随之而来。
这一章充分地阐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大道盛行之时,像仁义这些东西自然存在于人们的行为当中,人们不缺乏仁义,所以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倡导的必要。只有当社会秩序大乱、大“道”缺失、仁义泯灭的时候,人们才会由于缺乏这些东西而大加倡导。
老子创造性地给“仁义”找到了根源。他并不是排斥仁义,而是看到了人类社会自身的局限,他撕开了人世间仁义的面具,正是希望向大“道”之下真正的仁义复归。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显示出仁义。聪明智慧出现了,才有狡诈虚伪。家庭不和睦了,才看得出孝慈。国家昏乱了,才出现忠臣。
鲁国少人才
有一次,庄子拜见鲁哀公。鲁哀公深有感慨地对庄子说:“我们鲁国的儒士很多,但唯独缺少像先生您这样懂得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哀公的话,不以为然地说道:“其实在鲁国,别说是从事道术的人很少,就是儒士也非常缺。”
鲁哀公听了很诧异,就反问庄子:“您看,现在整个鲁国的臣民几乎全都穿着儒士的服装,怎么能说鲁国缺少儒士呢?
庄子回答道:“我听说,通晓天文的儒士头上戴圆形礼帽;精通地理的脚上穿方形鞋;而佩戴五彩丝带并悬挂玉珏的,遇事果断清醒。”庄子见鲁哀公听得很认真,就接着说:“其实, 那些造诣高深的儒士平时并不一定穿儒服,而身着儒服的人不-定有真才实学。”
庄子向鲁哀公建议:“ 您如果怀疑我的判断,可以向全国发布命令:凡是没有真才实学却穿儒服的一律问斩!”
鲁哀公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就发布了命令。只过了五天,整个鲁国再也看不到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独有一个人,身穿儒服站在宫门前。鲁哀公听说之后立即传旨召见。鲁哀公见这个人仪表不俗,就提出各种问题考问他,而对方思维敏捷,对答如流,确实是一位饱学之士。
庄子得知鲁哀公在下达命令以后,只有一位儒士被召进宫去回答问题,他就说:“整个鲁国只有一 名儒士, 怎么能说人才济济呢?”
从故事可以看出,在鲁哀公下达命令之前,鲁国人大都附庸风雅,表面上看好像都是“儒士”。只有当命令下达以后,那些弄虚作假之徒才被真正吓退,此时才能显露出真正的儒士。而真儒的出现,标志着鲁国极其缺少人才,这就直接说明了“国家昏乱,有忠臣”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