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究竟有多少孩子活在“人间地狱”,
这人间,到底有多少丧心病狂的“杀人狂魔”。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仍存在“豫章书院”这种残忍产物的时代。
01.
“豫章书院”是什么?
那是一个打着“戒网瘾”的旗号,卖良心的“学校”。无数所谓的“问题学生”被家长亲手送到那里,让自己亲生的孩子惨遭虐待:
学生到学校后首先要赤身裸体地在一个满是排泄物异味的小黑屋里关上七八天,吃着类似浆糊的饭,青辣椒炒红辣椒、西红柿炒鸡蛋壳这样的菜;
从小黑屋出去以后,一言不合就要被脱到只剩一件单衣承受“龙鞭”的抽打(龙鞭:一种用钢筋做的鞭子);
有的学生受不了喝洗衣液企图自杀,老师不通知家长签病危通知书,而是直接用饮水机的大桶灌水催吐直到吐出血为止;
甚至把学生当工人用,让他们扛着100斤重的水泥上四楼,不扛就打;
更残忍的是,连遭到性骚扰也无力抵抗……
勇敢站出来曝光这件事的知乎大V“温柔”说:“估计希特勒也没想到,集中营还可以用来赚钱,而且一个人每半年就是三万人民币。”
统共算下来,这是比贩卖毒品还要更暴利的黑色产业!而全国至少有2000所这样的戒网瘾机构,豫章书院规模只在中上而已。
人心太冷了,才会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做这些无耻的勾当。这样的“戒网瘾机构”牵扯了太多利益,就说上面这个豫章书院,南昌市的市长李豆罗就是合资人兼名誉校长。面对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手无缚鸡之力的我们只能任愤怒溢满胸腔,却连指责也不知道该释放在哪里。
0⒉
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咒骂那些作恶的人,也祈祷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都不要成为他们的帮凶。
可豫章书院事件曝光以后,无力感越发沉重了,荒唐的一幕出现在眼前:书院请了许多学生家长联名上书,并拉起各种横幅标语呼吁支持办学。
理智哪里去了?孩子是亲生的吗?这不是公然举着枪指向更多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吗?
这样荒诞的笑话并非仅此一个,生活中愚昧无知的父母还有更多。
隔壁家的小胖,父母外出打工,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上初中以后,小胖迷上了网络游戏,把自己关在屯满泡面的房间里,没日没夜地对着电脑,饿了就吃一桶泡面,困了就蒙着被子昏睡。时间一长,小胖的身体越来越差,学业也荒废完了。
有一回小胖妈妈休假回家,听到她发牢骚:“别人家的小孩不也是爸妈出去打工,怎么就他一个人在这个样子?这么些年,起早贪黑地挣钱不知道为了谁!我真是命不好,摊上这么个孩子。”
你看,这是生活中很多家长的共有认知:都怪孩子生性顽劣,作为父母我很无辜。
0⒊
无辜的究竟是谁,有多少父母会反思自己呢?
去年过年回家,小胖已经长成了个大男生,很难想象,几年过去了,他竟然还在房间里不问世事地打着游戏。小胖妈妈恨铁不成钢,大年初一把网线剪断了,小胖气得一把点着了几千块压岁钱。街坊邻里都说这孩子无药可救了,但没有谁谈论过这些年他缺失了多少父母的陪伴。
我在换工作以前,当过一段时间老师。那时候,能清晰地感觉到留守的、单亲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之间有一条模糊的分界线。同样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那些缺少爱的孩子的眼神里的闪躲总是更多,偶尔还会有一些看起来很容易识破的伪装,比如故意捣乱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他们,没有十三四岁的孩子应有的烦恼和快乐,他们缺失的,是除了父母,其他任何人都给不起的爱和陪伴。但是父母回应的,往往是“你不行”的责备和羞辱。
当然,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处在生活的温饱线上,确实无暇给予孩子更多的精神陪伴。这是生活的重负所致,没有人可以去控诉。可当他们有意无意间透露出那种”我不陪你,你也不该比其他孩子叛逆,甚至应该和他们一样懂事“的心态真的正常吗?
留守家庭是一种情况,而另一些就守在孩子身边的父母呢?很多也根本没有发自内心地关心过孩子,他们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物品,只知道强加自己的价值观在孩子身上:
觉得学生接触网络太多不好,就剥夺他们了解世界的权利,甚至送进地狱般的“戒网瘾机构”;
他们寄望于孩子成绩优异,就不在乎除了分数以外其他的任何;
他们只管给你他们想给的,不在乎你是否真的需要。
到最后,突然发现自己给孩子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导致孩子走上歧路时,便只知道一味责怪,而绝不会问一句:我之前有没有哪里做得不对?
0⒋
太多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脱了缰四处野,却没有哪一个孩子生来就是冥顽不化的。难道管不好管不了都送去小黑屋吗?
你无能为力,就干脆放弃;
你管教不了,就索性扔给暴力;
你无知无用,就破罐破摔地说一句“他这样我真的没办法了啊”。
他这个样子不是你教出来的?
四川大学教授@彭谨Matlab发过这样一条微博:华西精神科一个老师曾经说过,很多时候遇到被父母拖过来做心理咨询的小孩,一聊天,这孩子挺正常的啊,再和父母一聊天,这不典型的偏执型人格吗?然而这种事情医生也没啥办法。精神科又不能强制治疗。很多时候应该关小黑屋的是父母而不是小孩。
但没有人会送父母去小黑屋,你能做的是什么?
网友@故园无此_声的故事很有说服力:
我支教的第一年,有一个娃问我:亲嘴,舔舌头,会不会怀孕。我问她,谁?她说,是她自己的亲爷爷。我理论上是该去教他们英文的。很多人完全不能理解东南亚人的语言天赋。尤其是我的这些孩子们,他们不到五岁就能从村子里走三十多公里,去到旅行区,精确地分辨出游客们分别来自什么地方,然后用该国语言打招呼问好,然后乞讨要钱。我每天都在问自己。孩子们,我可以为你们做什么?英文吗?华语吗?日文?学会了你们可以用来做什么?乞讨更多钱?最后啊,我画了很多小卡片,教他们:什么地方不能让人碰,什么是男生,什么是女生。还有,你们现在没有被当人对待,对于这点我很抱歉,我也没办法帮你们,只有你们可以帮你们自己。所以孩子们,拼命去学习吧。努力离开这个地方,你们才能活得像个人。
的确,无论是把你推向冰山火坑的亲人,还是双手沾满污秽的施暴者,恶人始终是恶人,你能做什么呢?你能做的,不过是拼尽努力远离不健全的原生环境,去活成自己。
0⒌
相较而言,我们已经很幸运了。
我们可以,
在面对自己未来的小孩,
乃至身边每一个值得爱和被爱的人时,
多给一点耐心和时间,而不是成为冷漠的大人;
我们可以,
在平凡的生活中尽可能地变得强大和勇敢,必要的时候站出来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
就像曝光豫章书院事件的“温柔”即使在遭到被废一只手的威胁时,也还在进行越来越深入的调查和揭露。因为她,豫章书院关门了,许多孩子得到了新生。
但很遗憾,一个“豫章书院”关了,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这样那样的不公和残暴在发生。
韩国电影《熔炉》几乎是荧幕版的“豫章书院事件”,有一条影评说:08年做毕业设计的时候查到的数据:在中国,每天有40多个孩子非正常死亡。
希望,这个数字越来越小,直至没有。
希望,当黑色的暗流涌来的时候,我们都能全力奋战,还给干净的人一片干净。
网友评论
只能说是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现了瑕疵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育观
大家所说的豫章书院,全名叫做豫章书院修身教育专修学校,而真正的豫章书院一直在为豫章修身背黑锅.
豫章书院≠豫章修身
各位不要再一口一个豫章书院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学校,在百度词条“豫章书院”上,不是同一学校的内容已经得到认证.
两边都有不妥吧,孩子不懂感恩,父母不懂理解包容,最终恶性循环造成家庭的悲剧...
我觉得父母虽然是没教好,但往往也是为孩子着想的,孩子相比之下更少为父母考虑。
王尼玛: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父母都是爱子女的,但也有少部分是措施没有做好,不情不愿地当了爸妈,从怀孕开始就在后悔。
当父母责任大呀,又要养又要教,没有自由还花钱。等孩子长大了,不如己意,做梦都想弄死,又不想负法律责任,于是像豫章书院这样的屠宰所应运而生。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嘛。像旧时治疗精神病那样,电棍水刑关小黑屋切除脑前叶。顽劣叫嚣者进去,憨笑流口水者出来,又是父母的好孩子啦!
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事情曝光之后,有些父母优先的不是保护自己的孩子,而是跳出来为书院说话。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书院是帮了他们大忙啊!孩子的确是看上去乖了呀!的确听话了呀!他们不去思考这听话的背后到底经历了什么,也不愿意去思考。因为他们不能接受自己是帮凶的事实。可你们就是帮凶!你们亲笔签下了生死状,把你的小孩交给了一群刽子手,直到他们哭着喊着说:“妈妈妈妈我爱你。”他们意识不到孩子并!非是他的私人物品,而是一个独立或者正在独立自主的个人。
我们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好,你也不能送去让屠夫背锅吧!对于杨永信这样的妖魔,总有一天是会伏法的。但是在那之前,你们这一小搓愚蠢的家长要扪心自问了。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的时候,一群壮汉踹门而入,把你架起来,你儿子含着泪在交接书上签字。谁要你赖在家里面+白吃白喝呢?谁要你大小便失禁,害得儿媳妇每天洗床单呢?谁要你贪吃得了糖尿病花子女的钱呢?谁要你连家里地址都记不住老是走丢呢?你是一个累赘,是子女的耻辱!你的儿子已经对你的不懂事没有办法了...他最好的孝顺只能事辛苦地存钱,把你送到一个叫养老书院的好地方,把你和许多当年同样把儿子送去豫章书院的老人关在一起。每天背诵5万字的育儿经,背错一个字就用钉锤敲膝盖骨,这是锻炼你的记忆;你三餐分别只有一颗核桃,这是为了你的糖尿病;你尿在床上的全部逼你喝下去。你也不是全无希望,合同上注明了,等你全部治好了,你就可以回家了。你又是一个不惹事,不拖累子女,不生病,前途无量的慈祥老人啊!
如果你揭发这里面的真相,你的儿子会成立监护者协会,打着感恩的横幅给书院辟谣。到了那一天,你不要怨!这是爱!
我们每天训练,说是让我们学会吃苦,说是锻炼我们,说是为了让我们改变,说白了是要我们恐惧和屈服。 我们没有自由,说话的自由,上厕所的自由,站与坐的自由,都没有。
挨打其实不算多,除了逃跑和自杀。 我们那流行体罚,半夜一点多拉紧急集合,没起来的有时候打戒尺,有时候跑圈,有时候蹲姿,有时候站军姿,看着蚊子咬你却不能动。
我们每天跑步300米的圈最少跑60圈,多的时候被罚超过120圈,只因脚步声不统一,从中午一直跑到晚上不准停,跑不动的用棍子打。每个星期要求写信回家,却只能写自己怎么得到了锻炼,又领悟到了什么,知道自己以前不听话之类的,否则会被截留,并且更加针对。 最痛苦的是精神上的折磨,那种精神的压抑,那种恐惧,那种被全世界抛弃的坠落感。 出来后的三年里,我很少运动,因为身体承受不了那么强度的训练量,许多关节骨头凸起,很疼,并且天生的脊椎骨裂缝扩大,如果剧烈运动,可能终生瘫痪。 我总是失眠,在那里面养成的紧张感让我神经衰弱一直到现在,总是难以入眠,睡着了特别容易惊醒,外界一点响动我都会突然炸起身来,尽管我妈半夜上厕所已经不穿鞋走路了。 我最紧张的,是开门的声音,仿佛突然有什么人把我抓走。睡着了经常做噩梦,梦见一群人抓我回去,我翻窗,跳楼,跳河,不断的逃跑。我也梦见曾经那些一起训练割腕的队友,吃洗衣粉自杀的队友,逃跑被殴打的队友。梦见自己自杀,将自己捅死在那扇铁门的尖枪上。
我曾经恨过我的父母,发誓再也不认他们。在后来的许多年里,我们是最亲的仇人。 但最后,我们都吃了太多的苦,他们觉得自己很愧疚,再也没要求过我什么,一直努力对我好。慢慢得,我反思了以前的自己,反思了我的家庭,反思了中国的教育,终于有了值得改变的方向。 好几年后回校读书,最后也考上了大学。
我承认曾经的自己很不好,但没有过错,怎么知道什么是对。本来中国的教育已经是摧残式教育,掠夺式启发,又何必更深入的剥皮削骨,做成完全统一的模子呢。我将努力去改变一些什么,哪怕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像个笑话,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父母应该相信孩子。
孩子应该敬重父母。
北方,你做错了事,先揍你一顿,别误会,不是真打你,再跟你讲道理。
南方我不太了解。
现在不知道怎么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管不了。
花钱让别人管,不好吧。
我闭着眼都知道,能让孩子恐惧的,就是暴力。
有时候,你学学人家演员,扮演角色,还能把那些小迷妹弄的眼泪哗啦哗啦的,最后树立良好的形象。
都应该深思一部叫做《浪潮》的影视
而我却呆若木鸡,不知所云地目睹一切,感觉自己既是留守又是单亲。都二十大几的人了,有些认知都还是那么地幼稚。
相对于豫章书院的孩子们来说,我觉得我是幸运的。
但我觉得我又是变态的,别人觉得很惨无人道的事,我的大脑给我的反应居然是刺激。
比如说我第一次动手术时,一般人应该都会觉得很害怕吧,但我却觉得很刺激,整个人很兴奋。
我真不知道自己的认知是不是有问题,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这样的认知的。
保护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快乐地长大,是每个为人父母者起码的责任!
母亲带着十一二岁的女儿和七八岁的儿子在候车厅等车,这时我只看见这个七八岁的弟弟手脚并用地在姐姐的脸上,腿上招呼,母亲只是很淡漠地说了一声“好了好了,差不多了”,全然不顾趴在椅子上默默哭泣的女儿。儿子很有气势地说“再哭我打死你”。
心寒
孩子需要明智的陪伴。为人父母的需要学习变得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