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位妈妈给我简信:看了你不少的育儿文章,最大的感触就是你孩子和你很亲近,你是怎么做到的?我儿子小时候和我很亲的,不管是家里还是幼儿园,高兴的,不高兴的事情都会和我分享。可是,现在他越来越和我疏远,再也不会主动跟我说学校发生的事情,问他都会很不耐烦,随便敷衍几句。
相信很多的父母都会有这位妈妈一样的困惑,孩子小的时候天天粘着自己,一刻都舍不得离开,亲不够,爱不够。在逐渐长大后,就会慢慢的疏远,不听话,有些甚至专门跟父母唱反调,叛逆,对着干。
首先,我们要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会觉得越长大和父母越疏远很正常。在孩子的世界里,长大了还粘着父母是很幼稚的,而幼稚又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所以,当孩子和我们开始疏远保持距离时,说明他在逐渐长大。很多事情他会自己去分辨,去探索,去寻找答案。不会再有那么多十万个为什么问父母,但是会跟父母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分享快乐和倾诉烦恼。
如果感觉到不适应,也可以再换位思考一下,现在最少还能天天和孩子待在一起,再等几年,孩子就会越走越远。
这些都是孩子才成长历程,都是他丰富的人生。我会无条件支持他,也因此更珍惜和他相处的宝贵时光。
每个孩子的性情都会有差异,喜欢唱反调,叛逆,专门和父母对着干,这些看似是孩子的性格使然。其实也是平常生活中日积月累,一点点的发生了变化的。
等到发现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说明劣性已经形成了,只是以前没有爆发时被忽略了而已。
要知道孩子从无知无畏到懵懵懂懂的懂事,有他自己的思想有感知,不可能是刹那间的,而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
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身为父母要多去引导,去鼓励,去赞美。也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定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不要觉得孩子小不懂就不去教,不去引导,其实孩子的接受能力比我们想象中强。孩子也都很敏感,父母越轻声细语,温柔可亲,孩子就会越信任你,亲近你,会主动的和你分享他的想法,思考。
妈妈不懂‘这一点’,就别怪孩子越来越不亲近如果父母开口不是嫌弃孩子‘笨’,就是念叨‘磨蹭’‘没有出息’,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会越来越烦躁,没有信心。还会自动衡量利弊,启动‘自我保护’模式,能躲则躲,少开口就少挨骂,哪里还会去亲近啊!
‘这么简单的加法,教了那么多遍还是算错,你真笨!’
‘你都上小学了,连数手指都数错,你怎么这么笨!’
‘这么简单的一个字,都教了十几遍还是记不住,我没有见过这么笨的孩子。’
这些话很多父母都有说过,有些可能是没有说出口,但是你表现得毫无耐心的样子,孩子一眼就能看穿。
其实孩子的学习能力是超乎我们想象的,打个比方,如果妈妈和六七岁的孩子同时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里,在同样的时间内,孩子肯定比妈妈更容易学会全新的语言,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所以,并不是我们比孩子聪明,而是我们缺乏耐心。要知道孩子是第一次接触书本,第一次学算术,肯定没有你反应快,不及你‘聪明’。
所以,开口闭口就把孩子智力设定在自己之下,是很严重的错误。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中,和孩子保持着最亲密的关系,让孩子时刻感觉到父母这个强大有力的后盾,是父母一辈子的修行。
‘耐心’则是父母修行的重中之重。
当孩子不懂问你时,请不要再说‘这么笨’这几个字,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他会因此而自卑,自我怀疑,自我放弃。孩子成长中,自我放弃是最难以克服的。
哪怕问题再简单,也请轻声细语的再讲给他听,直到他完全明白;如果你不懂也必须认真对待,耐心的帮他分析,给出合理的建议。
当孩子动手能力没有别的孩子利索和娴熟时,请不要说‘你看那个谁,比你小都做的得好。’
没有父母会因为孩子的身高体重不如同龄人而生气,都懂得每个人发育情况都会有差异,这个急不得。
那么,动手能力也一样,不同的孩子肯定存在着差异。孩子不娴熟,主要是平时锻炼的不够多,鼓励他多动手,手把手去教他,指正。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请不要说‘考得这么差,真丢人’孩子会觉得他读书都是为了父母的面子,面对父母的关心会很抵触,反感。
要让孩子真的明白,努力读书都是为了他自己,只有努力才是通往更优秀平台的唯一途径。
好妈妈不仅智慧过人,更重要的是有足够耐心。当孩子做错或者是做得不完美时,父母表现得耐心和温柔就是一颗定心丸。
因为这颗定心丸,孩子才会感觉到足够的安全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寻求帮助。有什么喜悦的事情也会第一个和你分享。
如果孩子有疑惑找你帮忙分析,又或者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你显得很不耐烦,不是骂就是打。那慢慢地哪怕是心里有委屈,成绩跟不上,不会做题,都不会去问你们。
等到出事了,考试考砸了,老师主动找家长的时候,都有点晚了,孩子会因为欠下的账太多,想要补救都会力不从心。
让孩子信任你,亲近你,他才会主动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有什么困难一家人在一起想办法,总比孩子一个人独自扛住要好得多,及时补救也不会为时已晚。
孩子成长中,最害怕的不是犯错,不是成绩不好,不是缺点太多,而是自我放弃。当孩子长期被怀疑,否定,被父母说得一无是处。那他就自卑,自暴自弃,一旦他自我放弃了,谁也救不了。
妈妈不懂‘这一点’,就别怪孩子越来越不亲近还是那句话,知易行难,道理谁都懂,每个人都知道轻声细语对孩子,肯定比大吼大叫更有益成长。只是当遇到特别熊的孩子,真的没有那么好的耐性,不把孩子塞进肚子里已经是最高限度的容让了。
身为俩个男孩的母亲,我很理解,面对一个熊孩子时的抓狂心情,也认同并非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父母。
但是孩子天生都是什么都不懂,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教孩子学会什么是有所为,什么是有所不为。
我很庆幸我的俩儿子很懂事省心,更重要的是他们和我非常的亲近,更多时候我们相处得像是朋友。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好的不好的都会告诉我听,哪怕我帮不了,但是会认真倾听,帮忙分析和给出参考建议。
我不敢说这些都是我的功劳,但是最少在当妈后,我努力朝着全新的更优秀的自己靠近。心甘情愿一点一滴将懒惰症和拖延症逐步的改掉,主动打磨性格的棱角。
熟悉我的人都会说,我比以前更温柔,更圆润,说话做事都考虑得更周全。
这些都是修炼‘耐心’的回报,虽然还是不完美,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会温度十足。
网友评论
内容:爱是动词,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艺术,就像画画,需要学习才能习得一样,爱也同样需要学习。文中提到的换位思考,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不光在对待孩子身上,在婚姻,职场上也一样。无法做到换位思考的父母,会是怎么样的呢?相信大家小时候最讨厌的人,一定是别人家的孩子,因为他们总是比我们学习好,总是比我们乖巧听话,在我们被批评时,他们受到的总是表扬。每当这时,我们都多么希望父母能站在我们的角度想一想。
江浩爱分享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