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的/碎片出处
-
碎片出处:图安逸——建立边界,别让工作走火入魔
-
听课目的:在换工作之后,职位收入都有大幅度上升,但感觉却越来越焦虑。自我分析有两点原因:1是职位上升,需要筹划的事情很多,但自我没有做好准备,在目标牵引方面有些迷茫;2是换工作后工作地点变化和家人不在一起,工作时间自主,没有边界,感觉总在工作,没有了生活,工作效率并没有提升,而是拖延严重。说本文是想找到问题2的解决方向。
读后收获/感受
-
要点一:有时候工作这事儿,会上瘾,当然上瘾不代表你多热爱他。
-
事例:疫情时网络办公,没有休息有工作的严格界线,也就没有上班下班的概念。从而感觉很疲惫
-
事例:抖音给你播放一个短视频,然后不加停顿的播放下一个,电视剧自动播放下一集,还自动跳过片头片尾。然后我们就在不停看,不停看,不停刷,不停刷。丝毫没有想停下来。
-
原因:时间的界限没有了
-
-
要点二:生活需要仪式感
-
生活中的仪式感,往往来自于一件事情的开始,但是结束的仪式感,总是被忽略。
-
结束非常重要,比如锻炼、跑步,总有开始的热身、结束后的拉伸、放松
-
工作中,也需要这样的仪式感。
-
-
要点三:设计停工流程,好好开始,也好好结束。
-
参考书:《深度工作》
-
1、明确边界
-
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承诺。给自己一个明确结束的时间点,到点了,就一定结束。
- 对自己的心理暗示,有助于提高效率。
-
一旦你觉得,事情做不完没关系,反正加班做,潜意识里就会拖拖拉拉,然后就真的拖拖拉拉。
-
下班时间约束,停止工作、学的约束
-
早起,利用晨间时间学习、提高自我,晚间时间设置节点,到时即休息。
-
-
2、设计停工流程
-
再看一眼各类消息,其实图个安心,如果能够快速处理完,就处理完,日事日清。如果处理不完,写在清单里。
-
根据周计划,制定第二天的计划,同时清空收集箱,将大脑里需要处理的事情,写在纸上,然后列在清单里。
-
释放我们大脑占用的资源
-
零态清爽
-
-
-
有时候休息,真的是提高效率的不二法门。放松,休息绝对不是浪费时间,各类运动也会更好的让我们恢复精力。
-
-
要点三:不只是每天,每周也要有停工界限,周未要放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