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可以让女人变年轻的魔法书

作者: S菩提只吃半碗饭 | 来源:发表于2016-10-13 22:12 被阅读344次
    网络图片,侵权立删

    女性特质,不是简单的个性特征。以取悦别人为唯一目标会严重损害我们队自己生活的把握。当年华老去,我们无法掌控我们的容颜,我们更无法掌控那些跟我们息息相关的人们——丈夫会心猿意马,孩子们会长大离家。

    陈愉(Joy Chen)是一位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她克服了重重文化障碍,在31岁时便成功当选为洛杉矶市副市长,同时也是一位作家,现为一家猎头公司老总。

    在读这本《30岁前别结婚》之前,我正筹划着要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双方的家长抓紧一切时间对我谆谆教诲,让我顺应国家的政策再生一个,甚至连先生时不时的也在电话中耳提面命。如同任务。

    同事们各种帮我分析,比如说家中有公婆帮我带孩子的、稍有积蓄、公司比较清闲,综上各种原因就是有闲略有小钱,万事俱备只欠一个孩子了,听惯了种种理论的我渐渐的忘却当初剖宫产的痛苦,月子里的抑郁,独自带孩子的累。不曾想看到了这本书,只让我醍醐灌顶,心里丝丝缕缕的想法壮大成型。

    女人,可以晚一点要孩子。

    陈愉在书中这样写到:

    为了鼓励女人早生孩子,人们总是把高龄产妇生唐氏综合征患儿的恐怖事情挂在嘴边。我们常听说,女人在35岁省的孩子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几率比在20岁要高5倍。这听起来的确挺恐怖。可是呢,统计数据往往是你想让它说明什么它就能说明什么。同样的唐氏综合征的数据,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看:

    20岁的女人生的孩子不患唐氏综合征的概率是99.95%。

    35岁的女人省的孩子不患唐氏综合征的概率是99.75%。

    45岁的女人省的孩子不患唐氏综合征的概率是97.00%。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出患有唐氏综合征和其他基因异常孩子的风险一直都很小,远远小于一个女人过早结婚所要经历的离婚或其他婚姻不幸的风险。而且你要相信产检的结果,任何女人如果选择不要患有唐氏病的孩子,她就不会有;这跟她的年龄没有关系。

    不孕的阴影是女人经常被督促早生孩子的另一个原因。关于这一点的很多报道都可以追溯到流传颇广的《新英格兰医药学报》的一篇社论,它建议女性推迟自己的事业,早点儿生孩子。社论是基于1982年一项法国的研究,它以一种颇有想象力的方式论证了女人在三十出头的年纪,不孕的概率有40%的增长。

    如此轻描淡写,如此为这个给女性生活带来恐惧和烦恼的言论贴金,这真是太不负责任了!

    15-29岁的女性,在生第一个孩子之前不孕的几率是11%,后面的孩子是4%。

    30-34岁的女性,在生第一个孩子之前不孕的几率是17%,后面的孩子是6%。

    35-39岁的女性,在生第一个孩子之前不孕的几率是23%,后面的孩子是4%。

    40-44岁的女性,在生第一个孩子之前不孕的几率是27%,后面的孩子是4%。

    这项研究的科学性被认为远远高于1982年的法国研究,而且数据也远没有那么恐怖。而即便是这个研究,采用的也是“不孕”的标准医学定义:一对没有进行输卵管结扎的夫妻,在12个月中未能怀孕,就被划入“不孕”的行列。

    毋庸置疑,女性在三四十岁的时候生育能力会逐渐下降。但没有人知道在哪个年龄这一过程开始加速、发生的速度又有多快,不过显然他比通常人们大肆宣扬的要晚的多。

    之所以大篇幅的引用,只是希望理论上大家能接受纵使晚一点生孩子与早一点差距根本不是很大,不要被那些幌子和生活谣言所迷惑,在各方面都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匆忙的迎接自己的孩子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

    年轻的父母还要去经历很多的人生,可能会对要孩子给自己带来的限制和责任忿忿不平。年龄大一点的父母往往更倾向于稳定下来、专心享受做父母的乐趣,而不会觉得自己“错过”了其他经历。他们的生活往往更富足,他们与另一半、孩子以及生活打交道的经历总的来说也更有意义、更积极。

    Vicki Panaccione博士同样也道出了我的心声。

    网络图片,侵权立删

    想想现在社会中多少人是因为怕年龄大了不好怀孕而在匆忙状态中迎接新生命的,更甚者有年轻一辈将生孩子当做了任务,完成任务后将孩子抛给老人就可以好好去享受人生了,等孩子长到一定岁数然后接到自己身边,如果孩子和自己有隔阂,就开始怨天尤人,更不去想培养孩子正常的三观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恶性循环如此反复。

    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首先是年轻人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规划好,一对称职的爸爸妈妈应该全力担起养育孩子的任务,而不应该有把孩子交给老人的想法,对,你可能要问,现在这个社会竞争压力如此之大,浪费三年时间在一个孩子的身上会妨碍自己升职加薪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所以陈愉才会在书中呼吁,女人,可以晚一点要孩子。将生命中最好的时光用来投资自己、拼搏事业,将生孩子纳入自己的职业规划中,这样我们既可以有多一点的时间陪孩子,有不会太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似乎这才是双赢的局面。

    其次,作为老人也有一定的责任,我观察过周围很多父母,他们的想法简单又纯粹,趁自己身体还好帮帮年轻人带带孩子,减轻小两口的压力,当然这样也算完美的完成了任务,等孙辈长大后就可以安安心心颐养天年,甚至猝然离去也不会有太多的遗憾,中国父母爱之深远令人感慨。这种错误传承的使命感让老人觉得自己应该带孩子,而不是适当的指导,这种祖祖辈辈繁衍的模式使他们的这种想法根深蒂固。

    我相信以上道出了社会中大部分人的现状,而留守儿童不正是这种现状下的产物么?,当然,晚一点要孩子的前提是你确实奋发图强、将二十甚至三十几岁的时光用在了提高自己身上,如果只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请忽略我的“说教”。

    啰啰嗦嗦了这么多,似乎还没有提到怎么让女人变年轻!相信每一个看到此书封面的人都会被陈愉自信的笑容所感染,作者在书中曾这样调侃自己是漂亮的丑女,确实从中国的审美观出发,陈愉不属于美女系列,她的眉毛狂野不羁、她的眼角下垂、她的嘴唇太大、她的线条棱角突出。她称自己为jolie laide。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平凡、普通的男人,他们喜欢简单、肤浅的年轻女孩,但你对这样的男人感兴趣么?你要的是与众不同的男人,他最懂得欣赏与众不同的你。要吸引这样的男人,你必须向内心寻找答案,然后让你独特的美,自内而外的散发出来。

    年龄只是我们强加给自己的枷锁,就如同前段时间跨入三十岁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极度恐慌的,总觉得自己的成绩和年龄不对称,总想着若是再年轻一些就好了,岂知不知不觉的自怨自艾中更是让时间悄悄溜走。通读全书你会被作者的自信、快乐所感染,她教我们晚一点结婚,女人应该拥有自己的事业;她更说变老让人快乐;她用猎头的方法教你如何挑选自己的意中人;她说她的朋友中七十多岁的女人依然追求者云云;她说四十岁是妙不可言的年纪,她说正视岁月带给身体的变化,用自信、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每天升起的太阳简直美哉。

    网络图片,侵权立删

    作家约翰弥尔顿在《失乐园》中的有这样一句话:

    境由心生,心之所向

    可以让天堂成为地狱,也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

    身为女人,我们永远是年轻的,对不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可以让女人变年轻的魔法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cg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