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盛行时代,但凡有些见识和文笔的人都开始追着热点发声,与粉丝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当看到这样的文字,你是会不假思索地全盘接纳、感叹写得真好啊!还是会细细推敲,发现其中一些论据实际上很薄弱,并不能支撑其观点?或是直接觉得这篇文章和自己的三观不合,果断退出不作停留?
可要是让你说上一两句好或是不好在哪里,就都哑火了,无从谈起。
这个时候你需要一本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的《学会提问》。
这个书名,有些人听了会很不屑,谁还不会提个问啊?别着急,看了再说。
首先,改改什么都想知道的海绵式思维方式。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受许许多多的信息,盲目地接纳这些信息,对我们其实是没有帮助的。就像是看电视剧一样,为什么喜欢看?因为只要被动接受就好了,不需要动脑子。
开启淘金式思维模式。自己选择忽略什么重视什么,时刻做好接受一个新观点和并与之反驳的准备。这一点不是感性意义上的,对每一篇看到的文章都抱有敌意及否定,而是理性上的,本着相信作者的心读这篇文章,只要文中有令人信服的解答,就是可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在不断思考,不断互动,参与到其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
从此以后,我们看一篇文章,就不再是看过就过去了,而是利用文中的观点和论据强化自己的原有观点,或是修正以前观点中的错误。
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阅读吧。
一、对方提出了什么问题及其观点
现在很少有文章直接像数学应用题一样告诉你,求A地到B地的距离,求半径多少。更多的是隐藏在大段的事实描述中,让你不得主旨。也许你要说可以看标题,但在这个都是标题党的世界,你确定能一击即中猜对作者的问题吗?
一般来说,问题分为两种: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
1、描述性论题——“是指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即是不是?比如,跳楼孕妇的家属是不是有责任?
2、规定性论题——“是指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提出的问题。”即应不应该?比如,房价一涨再涨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如果你找到了作者的提问,那么就再试着找出他的结论或观点。这对于我们理解问题、从而进行批判性思考来说,是基本的一项要求。总不能全文都看完了,对文中的观点云里雾里的。
二、支撑其观点的论据是什么
作者抛出了问题和结论,势必需要用一些理由来说服我们,找出这些论据,就是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虽然众所周知应当是根据论据来推出观点,而不是根据观点找理由。但很多时候,我们在阅读或是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敏锐察觉出作者的小把戏。那些看似十分扣题的论据实际上经不起推敲。
在找出值得考量的论据后,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
三、弄清楚对方文中的语义
之所以要弄清楚语义,是因为词语本身根据不同语境会有不一样的解释。词义的宽度和广度、正负意义、多重意义,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判断。找出他们,弄明白对于作者而言,这个词语的意义,再来代入理解。比如“有钱人”这个词,对不同收入的人来说,定义其实是不一样的。
有时候,作者也会故意使用一些语义模糊或是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来使我们误解,做出不一样的解读,从而认同他的观点。这个时候就要睁大眼睛好好看一看了。
四、作者为何相信自己的论据
在第二步中,我们找出了论据,又借由第三步保证了对论据的无误理解。接下来,就要再多问一个问题:对方为什么相信他提出的论据。
因为很多时候,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会发生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1、价值观假设。对方提出的问题背后其实包含着他的价值观,而且这个价值观也许就会和我们的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一样,所以对于万事万物的理解也就不一样。
比如三季人。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天早晨正打扫院子,远处走来一个身着绿衣的人。那人问子贡:“你是孔子的学生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那人继续问:“那你一定懂得很多东西喽。我请教你一个问题,你知道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吗?”子贡笑着回答:“自然是四个季节。”绿衣人摇摇头:“不对,是三个季节。”于是两人争执不下,过了中午也没停止。
孔子闻声从门里出来,子贡便把与绿衣人的争执禀告了老师。孔子上下打量了一下绿衣人,对子贡说:“你错了,一年确实只有三个季节。”绿衣人高兴地离开了,心有不甘的子贡则是一脸困惑。孔子笑着说:“你没看到那人通身的绿衣吗?他分明是蚱蜢所变。蚱蜢春生秋死,一生只经三季,从没见过冬天。在他的知识系统里,一年就是三季,你的道理怎么可能跟他说得通呢?你又何苦枉费口舌呢?” 子贡闻听此言,恍然若悟。不必细说你也明白,绿衣人的别名就是三季人。
又如有的人觉得工作只是一部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有的人就会觉得工作是安身立命的保障,务必要全力以赴。
在找出这样的价值观假设之后,再来自省要不要接受这样的价值观,他为什么要强加给我这样的观点。
2、描述性假设。如果说价值观假设暗含的是对方的目标,那么描述性假设就是对方关于世界的想法,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
比如地球是圆的、人活着需要氧气等。这些论据是孤立的,需要我们自己脑补前提条件和因果。描述性假设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
五、推理过程中有无谬误
“为什么会有男性敢堂而皇之地公然猥亵女性?因为那些女性穿着暴露,就不是正经人家的。”是不是很眼熟?这就是一种错误的推理方式——人身攻击谬误。
《学会提问》告诉我们,在日常推理之中,有许许多多的谬误需要我们分辨。在完成前四步后,我们就可以用推理来判断其对错。
书中为我们列举了许多常见的谬误。看到的时候才会醒悟,原来日常生活中我们竟犯了如此多的推理错误,真是叫人汗颜啊。所以并不是说搞学问搞研究,才要学习什么批判性思维,日常生活中也是需要的。
我们活得越久,越发现很多人不可沟通。一是因为价值观不同,二就是推理逻辑上的错误惯性。我们也不需要对这些错误如数家珍,在对方面前劈头盖脸地指出来。而是自己心里清楚,对方能理解就同他好好解释,对方固执己见的,我们大可以笑而不语,点点头。和他们争论是没有益处的,不如省下时间多看两本书。
六、不同证据的不同效力
在经历过上述步骤之后,终于可以来判断一下证据到底有没有效了。做好毁三观的准备了吗?
从个人的直觉、经历、证词到典型案例、专家意见、研究报告数据等等,告诉你,通通都要持有怀疑的态度。
这世界,很大程度上,都是别人选择给你看到的样子。你并不是上帝视角,全知全能,所以就会有可能被表象所蒙蔽。《学会提问》里也写到:“你应该记住几乎任何一个你所遇到的信息都有一个目的。”
以前曾在媒体实习过,见识过黑的被描成白的,此后对于新闻基本上都持的是半信半疑。余华在《第七天》里写道:“他们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虽然不至于这么夸张,但全信就是一种海绵式地全盘接纳。受过这么多教育,相信大家还是有质疑的能力的。
七、思考补充有没有被遗忘的点
传播学中有一个概念:把关人。原先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因为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这些工作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所以他们便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
但因为现在每个人都在传播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所以我们都是自己的把关人。更别提写文章的作者了,他可以玩弄文字游戏,也可以遗漏关键点,只筛选对自己有利的论据呈现给我们看。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自己再多想一想,导致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不是不止这几个,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才是关键因素?
让脑袋多转一下,我们才能更好地思考。
八、回答问题
在经过这么多道程序之后,终于可以得出结论了。这结论就是你大浪淘沙、披荆斩棘得来的,但还没结束,这些结论可能也是存在问题的。比如说还有其他并列结论,或是这个结论需要某些条件等等。
也许你会说这不是没完没了么,但事实就是如此。世界上林林总总那么多问题,并不是像1+1=2那么干脆简单,不是非黑即白。我们思考,我们推理,我们怀疑,我们批判,是为了理解,是为了用更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看到这里,你已经熟知了批判性思维的理论,提高了自己的推理分析能力。接下来,就是回到主题,学以致用,运用所学到的一切提醒自己该如何提问,该如何思考,该如何得出结论。
复习一下,简单来说就是:
1、确定问题和自己给出的答案
2、让支撑观点的理由一目了然
3、准确严谨运用词汇表达观点
4、使用准确的论据来进行正确的推理
5、尽可能地拓宽因与果的思路
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的这本《学会提问》作为30年畅销不衰的经典,已经是第10版了。在第10版中,书里添加了很多新的例子和练习文章,可谓是与时俱进,这些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对理解很有帮助。
相信不管是阅读别人的文章,还是自己写作,按照这本书中的方式去做,都会大有裨益。而且,这种批判性思维方式也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去,助我们一臂之力。
网友评论
——这个小故事很有寓意,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