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美利坚

作者: 慌腔 | 来源:发表于2018-04-12 16:47 被阅读32次

    今早看了一篇关于美日贸易战的文章,里面一张图片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是1971年5月10日的《时代》周刊(TIME),上面写着 :“How to cope with janpan‘s business invasion ”——“如何应对日本的商业入侵”。图片里的老头正是SONY的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Akio Morita)。

    想来好有意思,印象中美国这个历史上本土从未被军事入侵的国家,似乎总有点迫害妄想症,总觉得有人要入侵,要不就是盼着有人来入侵。

    现实中除了恐怖分子,敢入侵美国、有能力入侵的也只有下图这种。

    可(mei)爱(wei)的大闸蟹也被称为入侵者

    现实中没有,好吧,那就YY一下。于是在各种文学、游戏、影视作品里,我们看到美国被苏联虐、被纳粹虐、被怪兽虐、被外星人虐。

    不过团爸着实想起了上世纪60年代真实发生在美国的一起著名“入侵”事件——英伦入侵(British Invasion)。

    上面是闲聊,以下是正文


    1964年2月7日早上六点,伦敦大部分地区还笼罩在一片晨雾之中。位于城市西部的希思罗机场却早已热闹了起来:机场内外聚集了4000余名激动的、哭喊的年轻人,以及大批警察和记者,镁光灯此起彼伏。
    不明真相的旅客纷纷驻足观望,猜测如此大的阵仗,定是某位重要的皇室成员出入。


    然而随着人群簇拥走来是的四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留着短BOB发型的年轻人。

    他们是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24岁的钢琴手、吉他手、主唱约翰•列侬(John Lennon)、22岁的贝斯手、主唱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24岁的鼓手林戈•斯塔尔(Ringo Starr)和21岁的吉他手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

    刚结束法国之旅的披头士乐队将从这里启程飞往美国纽约,继续他们的第一次环球巡演。计划中的目的还包括香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
    这支来自利物浦的四人乐队,自去年发表第一张专辑 Please Please Me 后迅速成为了英伦乃至欧罗巴大陆上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人们甚至为他们造了一个词:Beatlemania,意为“披头士狂热”。

    image

    他们的音乐经由广播、电视等媒介的推波助澜,也点燃了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人民的好奇与热情。

    当他们中任何一个人,在1964年2月7日那天,透过泛美航空101航班的舷窗望向哈德逊湾上高耸的自由女神像时,肯定想不到有无数的美国人正守在收音机旁听电台DJ实时播报他们的行程;想不到肯尼迪机场的候机楼里早已经涌入了超过3000名想一睹他们风采的歌迷;更想不到他们这次到访,将会产生怎样巨大的历史意义。

    因为三个月之前,在美国还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1964年2月7日下午1点20分,披头士在万众瞩目中抵达肯尼迪机场。这座原本名为“纽约国际机场”的机场,刚为纪念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的总统约翰•肯尼迪而改名不久。

    巧合的是,肯尼迪总统遇刺的当天原计划有一则关于披头士长达4分钟的节目要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电视节目中播放,这本是乐队在美国公共媒体中的首次亮相。然而因为突发刺杀事件,节目也被叫停。随后整个美国社会也因为肯尼迪总统的遇刺而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和压抑之中。

    二十天后,《CBS晚间新闻》重新播放了这支搁浅已久的关于四个年轻英国小伙子的新闻。原本积郁不振的民众似乎突然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出口。披头士那融合了美国的摇滚与节奏布鲁斯以及英国的噪音爵士的音乐,律动强劲、旋律优美,迅速赢得了美国青年的心。同时披头士乐队在英国的备受瞩目成功引起了美国公众的广泛关注,为日后乐队抵美的一炮而红埋下了伏笔。

    在乐队抵美当晚,《CBS晚间新闻》在相关报道中称:“这次英伦入侵行动的代号是披头士狂热。”("The British Invasion this time goes by the code name Beatlemania." )

    乐队接受美国媒体采访,1964年2月7日

    两天后,2月9日,乐队如约登上了艾德苏利文(The Ed Sullivan)的艾德苏利文秀(The Ed Sullivan Show)。后者早已是全美闻名的造星高手,其成功案例包括鼎鼎大名的猫王。

    艾德苏利文

    当天的苏利文秀,据说有5万人报名现场录制,最终由758名幸运儿入选;数千人围在苏利文剧场之外,造成了百老汇八个街区交通瘫痪;在电视机前有大约7300万观众,即40%的美国人观看了披头士在美国的首次直播演出。

    乐队在美国的首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疯狂了,媒体疯狂了,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对于披头士的狂热之中。

    美国《生活》(Life) 杂志甚至这样写到: "1776年英格兰失去了她的美洲殖民地。上周披头士乐队又将其收复。”(“In [1776] England lost her American colonies. Last week the Beatles took them back.")

    紧随披头士的成功,大批英国乐队和艺人陆续在美国登录。

    据统计1964、65两年间,在作为美国流行音乐风向标的Billboard Hot 100单曲榜榜单上,英国人占领榜首达56周之久。两年间共有133首单曲进入榜单,比1963年多了整整130首。


    不光是音乐,英国艺人的穿着打扮、英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随之影响了美国大众。这一始发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以音乐为主的一系列英国文化对美国的冲击事件,即被称为英伦入侵 British Invasion。而披头士乐队首次访美,通产即被认为是一系列事件的起点和标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事件中,还有一样东西被认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就是晶体管收音机。

    得益于晶体管的发明,上世纪50年代美国研制出了小型化的晶体管收音机。原本只能摆在家里巨大的电子管收音机小到了可以揣在口袋里的随身携带,极大地提高了收音机的便利性。

    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晶体管收音机Regency TR-1

    东西确实是好东西,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贵。

    1954年,第一台上市的美制晶体管收音机来自德州仪器的 Regency TR-1 售价达49.95美元 ,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456美元。高昂的价格,阻止了晶体管收音机的进一步流行。

    不久以后,美国人发现收音机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产品,他们更加小巧、时尚,更重要的是比美制的要便宜得多。

    猜猜这是哪里的产品?

    没错,这些物美价廉的晶体管收音机来自于大洋彼岸的日本。带头大哥正是本文开头《时代周刊》上的美国人准备对付的SONY。

    得益于日本廉价的劳动力,其产品价格远远低于美产收音机。这使得日产收音机迅速占领了美国市场。据统计1959年,在美国市场上就有600万台日产收音机,到了1963年,这个数字就翻倍至1000万。日产收音机在占领美国收音机市场的同时,也迫使美国自产的收音机降价。

    当时很多家庭选择收音机作为孩子的圣诞礼物。这意味着青少年们被赋予了可以随时随地接触音乐广播的权力。在学校、在公园、在路上、在被窝里,他们都能听到电台DJ们不遗余力的循环播放。

    毫无疑问这助推了以披头士为首的英国乐队热席卷全美。

    瞧,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事件,竟有一个诗意的交汇。历史就是那么有意思。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How the Beatles Went Viral: Blunders, Technology & Luck Broke the Fab Four in America,https://www.billboard.com/articles/news/5894018/how-the-beatles-went-viral-in-america-196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入侵美利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hf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