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复读12年只为上清华,这到底是励志,还是悲剧》很受触动。一个叫唐尚珺的,出生于1988年,已经34岁了,还在复读高三,为心中的清华大学拼搏。
这位考生的动力,来自父母多年前在祭祖时向先人许下的心愿:“一定要保佑我儿考上清华大学。” 于是在他的身上种下了一个魔障,似乎读书成了他唯一的出路。
2009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只考了372分,从此开始了漫漫的复读生涯。
2010年,405分;
2011年,475分;
2012年,505分;
2013年,537分;
2014年,573分;
2015年,587分;
2016年,625分;
2017年,570分;
2018年,619分;
2019年,646分。
2020年,受疫情影响没有参加高考,并花了2年时间复读备战。 到了2021年,考了591分,这一次他终于认清了现实,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的。
一个人把自己的青春当赌注,对心中的目标孜孜以求,确实令人感动。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上大学只是一种人生的手段,而非目的。一个已经30多岁的人,还不想进入社会,不想正经找工作,不想体会真实的人生,不想成家立业,他要靠什么生存呢。
当他的复读成绩已经能考上一本时,很多学校开始利用他制造广告效应,甚至不惜拿出“重金”吸引他去复读。 不光不收学费、生活费,还能拿奖金,互联网效应无形中使他成了当地一个“网红”人物,这些都让他很有“成就感”。
今年他将迎来人生中的第13次高考,高考世界记录再次被他刷新。 据说有一部纪录片名叫《高十》的,专门讲述他的不一样的高考人生。别人的高中只有3年,但他却上了十多年。
世上的事情,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做到极致了,都是可望不可及了。
复读可以获得高额奖金,这要比打工赚钱来得容易得多。一个人把参加高考作为一种职业,而且还能混得风生水起,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