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教你学习构图,用一种你从来没有听说过、也没有体验过的方式。放心,不难,还很有趣。你玩过拼图吗?玩过放大镜吗?嗯,我今天分享的这种方式,和玩放大镜、玩拼图的感觉差不多。如果感觉对你有帮助,请点赞鼓励我,如能分享这篇文章更感激不尽~
一、进入主题之前,我们先来点前戏:构图三境界
在摄影里面,每个技术要点都不是单一存在的。要把某个知识点学透学明白,不是只知道它的原理就可以了,还要和其它知识点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比如构图,初学者很容易就能知道黄金分割、三分法、对称、斜线等构图方式,还有很多人总结出构图的16个技巧等等,网上一搜一大堆。这些东西看的时候很容易看懂,拍的时候也很容易傻眼。因为这只是构图第一层境界:有章可循。
你掌握了16种构图技巧,还是拍不好,为什么?因为构图绝不是只会用那些构图技法就行了,它几乎和画面中的所有因素都有关系。比如服装:穿短裙和穿长裙肯定是需要不同的构图方式;再比如动作:不同美姿最直接影响的就是构图;还有情绪:你知道大笑的时候用什么构图吗?你知道压抑的时候用什么构图吗?此外,还和环境、光线、色彩等因素有关,每个因素都会影响构图的方式。这是构图的第二层境界:因地制宜。
同样的,假设在一个固定的场景里,一个固定的人物,固定的动作和表情……用什么构图表现最好呢?如果有人给你说:这样这样构图最好。别,千万别信他的。因为在某个固定的场景(包含环境和人物)下,根本没有最好的构图。那怎么办?我学构图到底是为了什么?
别急,你记住一句话:没有最好的构图,只有最合适的构图。
什么是合适?就是你想要表达的主题。也就是说:没有最好的构图,只有最适合表达主题的构图!
这个主题从哪里来?当然是摄影师了。有的人技巧玩的娴熟,但照片没有深意;有的人饱含深情,却不能用技巧来表达出来,这是初学者最容易陷入的两种困境。
再深一层说:我们学习各种摄影(构图)技巧的目的,不是为了构图而构图(就像为了秀智商而装X),而是为了表达我们的主题。只有把技巧和主题完美结合的摄影作品,才能称得上是好作品。这是构图的第三层境界:融入主题。
做为初学者学习构图,都免不了经过第一、第二境界,才能达到第三境界。到第三境界的时候,你就会忘了之前学的那16种构图技法,而是仅凭直觉,就能拍出优秀的照片来。就像你问很多摄影大师:你为什么这样构图啊?TA会不知道怎么回答,内心OS:我特么的也不知道啊,我就是觉得应该这样拍啊,可是回答不出来我也好难过啊!于是就不回答,于是你觉得大师装X。
其实不是那样的。因为TA已经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你还在这为选择用什么“剑”而纠结。
二、把原图“五马分尸”来学习构图
做完前戏 说完前戏,我们开始进入正题
事出有因。昨天晚上,某位拍摄婚礼的摄影师朋友发了我邮箱一组作品。当时我已经躺下了(嗯,一个人),但按捺不住好奇,就用微信打开邮箱查看,然后发现图片太大,在微信的邮箱里根本无法查看全貌,也不能缩小,只能看到局部。我好奇心重啊,只能上下左右的移动照片来“浏览”,连一张完整的脸部都看不全。
然后我又惊喜地发现,这样看局部也挺好看的,于是就截了一些图。
当然,这些截图我可不是随意截取的,也遵循了一些构图的章法。下面先来一睹为快。因为是用手机截取原图的局部,最多有原图1/15大小,所以下面请忽略画质,我们在讲构图呢。
第一组:
1.1 1.2 1.3 1.4其实原图长这样
👇
1第二组:
2.1 2.2 2.3 2.4 2.5 2.6 2.7其实原图长这样
👇
2第三组:
3.1 3.2 3.3 3.4 3.5 3.6其实原图长这样
👇
3不知道你有木有发现,虽然是截取的原图局部,但每一张都可以独立成为作品,而且它的形式美感、所表达的含义,也已经和原图完全不同。
回想一下我在前戏里面讲的构图三境界。假设原图是一个固定的场景、固定的人物、固定的动作和表情。那么这些截图,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固定的场景里可以有不同的构图方式呢?这是第一层境界。
既然没张截图都能独立构成一个主题,那再进一步,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在固定的场景里,可以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来自主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呢?这是第二层境界。
再再进一步,如果我单独放出下面这张照片给你看,你会被构图吸引呢?还是被画面所传达出来的情绪吸引呢?
残败的场景,抱住自己的姿势,掉落的肩带,看不到的眼睛......画面给人神秘无助之感那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只要能表达出我想表达的主题,构图“可有可无”呢?这是第三层境界。(把可有可无加引号的意思是:不是真的可有可无,而是它已不重要,可以被观者忽略,也就是构图已“融入主题”)
能理解上面内容的朋友,说明你对构图的认识已经加深了一层,请分.享这篇文章来鼓励一下自己。还不满足的朋友,请继续往下看。
三、如何在室外和室内练习构图的观察力
摄影构图的关键是什么?就是眼力!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摄影眼力的文章,强烈推荐你学习一下,点击右侧蓝色标题即可查看:3300字为你说透摄影基本功:观察力
在初学构图的时候,如何锻炼眼力呢?教你一种不用相机也不用手机,依然可以随时随地锻炼眼力的秘诀,那就是用你的双手,做成下面这个手势👇
用手模拟相机取景器,来练习取景记得眯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盯着中间的这个“取景框”。想拍横构图或竖构图,只需要旋转一下双手就可以了。想变焦,就把两只胳膊伸直或靠近眼睛。艾玛,不用买相机了~
用手模拟相机取景器,竖版构图示例在你真正拍摄之前,随时随地都可以用这种方式练习取景,练习你的观察力。
当你在家里的时候,也可以用上面那种截图的方式,来练习构图能力。手机上比较简单,你可以发送大图到手机,然后放大来截图。
在电脑上你可以用PS。先在原图上面新建一个图层1,填充任意颜色(建议白色);再设置低透明度,方便看到下面的原图👇
把照片拖入PS里,上面新建图层,模拟取景器然后用移动工具拖动这个图层,以此模拟取景框在照片上面移动取景👇
用移动工具拖动图层1,在照片上面“取景”当你“取好景”以后,停下不动,再用裁剪工具,沿着图层1(取景框)进行裁剪,这就相当于你重新“拍摄”了一张新照片。
再用裁剪工具进行裁剪,模拟“拍照”然后不断重复,不要变化“取景器”的比例,但可以变化位置和横板竖版。直到在这张原图上面,你再也无法“拍”出新照片来为止。
不要更改“取景器”比例,不断取景新建图层(模拟相机取景器)的尺寸建议按照2:3、4:3的比例来设定。
如果你喜欢电影构图,可以用16:9的比例;如果你想练习正方形构图,就用1:1的比例设定,这个好理解吧。正方形示例👇
正方形构图练习示例这样学习构图是不是很轻松有趣?如果你学会了上面这种学习技巧,请点击右上角,帮我分.享一下这篇文章吧。如果你还不满足,那继续往下看。实在的武老师,要用实在的干货“砸晕”你,就问你转不转~😂
四、不同构图对主题的影响
下面我说一下不同构图对(表达)主题的影响。构图,从章法上来说就是布局,就是如何合理的安排主体、陪体、前景、中景、背景等的位置。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如何“去繁就简”,意思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去掉,只留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当然还是主题。
简单举一例,单看下面这张图👇
主体是脚这张照片的主体是什么呢?一双女人的脚。传达出来的意思,好像是走了很多路,但我们不知道她为什么走了很多路。是被人追赶呢?还是她迷路了,走的累把高跟鞋都脱了呢?这就是它所隐藏的主题。当然你还可以有其它解读,都不为过。
但是,再看下面这张图👇
主体脚+陪体裙子这张图加入了陪体:裙子。飘逸的具有形式美感的裙子,影响了主题的表达。它让我们知道,这双女人的脚不是在走路,而是在奔跑。是在惊慌失措的奔跑,还是欢呼雀跃的奔跑,我们也不得而知。但飘逸的裙子容易给人美好的联想。这就是好照片的魅力,能给人以想象空间,又琢磨不透。
关于具体如何安排主体、陪体、前景、中景、背景等,这篇文章就不说那么详细了,不然太长怕你们看的累。如果想看,请右下角留言,人多的话我下次再分享。
五、营造压迫感的5种布局方式
简单说,构图的布局,就是把你想拍的“东西”放在画面里的哪个位置。同样的物体,因为位置的不同,对所传达的含义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比如下面这张👇
居中式构图很中规中矩的居中式构图,视觉中心在画面中间,看着一点不吃力。情绪也容易解读,就是看她的表情嘛。
开始重点了。同样的物体(这里指上图的女人),放在画面的不同位置,会影响主题的表达,也会影响观者的情绪。比如下面两张图:
主体人物在画面右侧你对比下上图和下图
看看各有什么感受呢
主体人物在画面左侧上图把她放在了画面右边三分线上,下图是放在了左侧三分线上,哪一种构图让你感觉更舒服?哪一种构图会让你有紧迫感、压迫感?先看看图,思考一下。
答案是:把人物放在右侧的会感觉更舒服一点,放在左侧的会有压迫感。
原理是:
人眼更习惯于看右边的东西,特别是右下角,感觉最舒服。这和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有关,比如90%以上的人都是右手更灵巧,大多数国家都习惯靠右侧走路;而在我们看书的时候,一般会从左上角开始,最后停留在右下角的时间会比较长。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和人脸的朝向有关。也就是说,如果画面中的人脸朝向左侧,那么把他放在画面左侧的时候,就更有压迫感;反之人脸若朝向右侧看去,则放在画面的右侧更有压迫感。
为什么?
因为观者的目光会随着人脸(包括眼睛)的朝向产生延伸感。把人脸的位置安排在画面右侧,人脸朝向左侧的时候,画面有延伸空间;如果这时候再把它放在左侧,延伸空间就没有了,就到画面之外去了。外面是未知的,所以会产生不安、焦虑、紧迫等烦躁的感觉。
回到开头前戏时提到的两个问题:你知道大笑的时候用什么构图吗?你知道压抑的时候用什么构图吗?相信现在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表现快乐的情绪,最好用居中式构图,既不费力,又容易感染人;要表现压抑的感觉,最好放在画面边缘,并且让脸部(和眼神)朝向画面之外,让观者不安。当然还有其它表现情绪的构图方式,此不赘述。
如果你想要极致的压抑或紧迫,还可以再“极端”一点,那就是把人脸放在画面的角落。看下图:
主体人物在画面右下侧角落这种布局方式,比前面的两张布局方式压抑感更强。
但同样的,你还可以把她放在左下角,这样给人不安的感觉最强烈。如下图:
主体人物在画面左下侧角落当你看着她的时候,眼神总会飘忽不定,你总想看向别处(右侧),但别处什么都没有,于是又看回脸部;然后又会感觉别处有什么东西在拉着你的目光离开……如此往复,不安和紧迫感产生。
其实,还有比这种更更更让人不安和压迫的布局方式,那就是放在左上角。我的意思是,只有左上角有主体,其它地方都几乎是空白。
总的来说,在一张画面的布局里,让人产生不同压迫感的层次有5种,如下图:
把主体放在居中位置1最舒服,没有压迫感;右下角位置2压迫感稍强;依次类推,主体在左上角的位置5时,压迫感最强。这也是所有摄影构图中,位置5是使用频次最低的布局方式。一般情况下,位置3和位置5都尽量少用,2、4就够受的了。
致谢:本文所有图片均经作者授权,感谢婚礼摄影师:林燕玲 对本篇文章的支持。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本篇文章的重点:
1、构图三境界:有章可循、因地制宜、融入主题。
2、用模拟取景器的方式,在原图大图上面不断截图,练习“拍照”构图;直到用尽所有套路(构图)为止。
3、室外可以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组成取景框的样式,来对大千世界进行“取景”,以锻炼观察力。
4、电脑上可以在PS里用新建图层的方式,模拟取景框对照片进行“取景”,并截图“拍摄”。
5、构图就是布局。将主体安排在画面的不同位置,会对观者造成不同的情绪引导。
6、通过对画面刻意的布局,可以给人带来不安和压迫感,一般有5种级别;局中最弱,左上角最强。
7、学完要练习,实践出真知。没看懂请留言,有收获请点赞、分享。
近期好文推荐:
好啦,本周的文章就到这里。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想看我写什么文章,可以右下角留言,每条我都会看~如果对你有收获,记得点赞、分享哦,谢谢你的鼓励~
这里也不知道写啥
网友评论
我也刚肢解了一些照片
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