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 2:Make it attactive 使其充满吸引力
和孩子一样大人也会因为获得某种奖励(满足感)而重复去做某一种行为,最终成为习惯。这个和多巴胺有关。有研究表明分泌多巴胺最多的时候其实不是真正获得满足与实现的那一刻,反而是渴望获得的那个时候。正是因为这种渴望的驱使,让我们想要去做某一种行为。
所以在设计让自己养成某种习惯的行为时可以和某一种自己喜欢的事情挂钩。比如最近上班前我愿意按时爬起而不赖床就是因为我要做十分钟的 ┏八段锦┒。我会把窗和风扇打开,然后跟着八段锦舒缓的音乐沉浸在早晨宁静忘我的状态中(耳边还会响起家里鹦鹉的叽叽喳喳声),风扇的风微微吹过,整个人都感觉很舒服!十分钟很快过去,可是我四肢都得到了很好的伸展,而且心灵也得到了净化。然后再去做营养快手早餐,吃过早餐上班去。
这一愉悦的十分钟,让我每天早晨都渴望起床开启美好的一天。
Law 3:Make it easy 使其简单易行
就如字面意思,如果要让一个行为变得简单易行,应该尽可能减少做它的阻力,而想不做某一种坏行为,那么增加它的阻力。
爱书之人,书是会散在家里各处的,包括工作的地方。我会同时看几本书,它们可能是我买的,也可能是我从图书馆借的,我会在不同的心情下选择当天看哪一本。我会看的书都不是在我的沙发旁就是在我包里,或者在办公室。所以我几乎每天都会看书。因为书无处不在,我不可能忘记它们。
为了让我不至于久坐,我会设置久坐提醒,至少1小时我会去活动下四肢,简单的活动也总比不活动好。
Law 4: Make it satisfying 使其令人愉悦
增加行为的愉悦度,让做过后还会有『还想继续做』的想法。一旦产生了这种感受,那么重复这种行为就会变得并不难,而重复的结果就是会形成——习惯!
儿子虽然已经能完全自主阅读,自己读完了厚厚三本《三体》,那是因为《三体》是他喜欢的内容。
而对于一些需要他看而他又觉得难或者兴趣不大的书,我还是会采取亲子共读的方式陪他读,比如古文。亲子阅读永远都是亲子之间最好的相处时光。如果阅读的时候是欢快的,那么至少他是能接受这个行为的。所以,这也提醒我还要继续增加互动阅读的趣味性才行。
From TED 科普「即时回报」和「长期回报」之间是有落差的。而坏习惯往往能获得即时回报,好习惯虽然眼下看似“痛苦”,实际是可以得到长期回报的。
所以为了便于坚持好习惯,即时获取看得见的奖励是需要的。这个奖励可以是习惯追踪,可以是记录取得的小小进步,也可以是可视化的成果,总之,要设计即时反馈和回报,才能更有动力保持习惯的继续。
记录本身就是一种奖励。比如,曾经我看了什么书,一年看了多少本稀里糊涂。后来我会把当年看过的书名记录下来,年终的时候看看自己看了多少本。这个记录的清单是可视化的,记录我哪一年看了什么书,也是一种回忆。同样的方法我也让儿子记录,翻看他历年看过的书目也是他成长的记录和对他阅读的激励。
❁『Bad Days 糟糕的时候』
难免会遇到情绪不佳,状况不良,或者生病的时候。
在这种时候可以试着减少行为的量但并不轻易停止行为。因为停止意味着打破了行为链条,有一次就会有更多次。而减少量会让行为变得更容易做到,链条并不会被打破。
当一个行为变成了高度自动化的机械动作后,就像我们刷牙洗脸吃饭一样自然,那么恭喜你,已经养成了一个新的习惯!☻
❀END❀
Hope you like it! ❤ And enjoy everyday!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