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每天写1000字人民广场
古文观止 || 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三十七)

古文观止 || 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三十七)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4-07-17 13:34 被阅读0次

昨天我们讲到,因为张仪的出现,致使公孙衍的政治轨迹发生了变化。

张仪初入秦国便立首功一件,因功绩卓著,被秦王拜为大秦国相,这也直接导致公孙衍背叛秦国。

至此,公孙衍与劲敌张仪的较量也渐渐拉开了帷幕……

回到魏国的公孙衍得到魏王的赏识和器重,任命其为将军,统帅全军。

然而,此时的魏国已千疮百孔、危在旦夕,不仅没有实力抵抗秦国,而且还时不时地遭到其它国家的威胁。

鉴于此种情况,公孙衍提出了合纵的战略,就是联合其它国家,共同对付西方的秦国。

与此同时,张仪也没闲着,他也在积极行动,巩固连横。他亲自出兵攻取魏国陕地,并在此处屯兵,同时在上郡建立要塞,扼守黄河天险,进可攻,退可守。

次年,张仪同齐楚两国丞相在啮桑会盟,目的是拉拢齐楚两国,防止公孙衍与齐楚联盟共同对付秦国,并以此破坏公孙衍的合纵策略。

张仪打算以连横破坏合纵,公孙衍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为了尽大可能地撮合各国共同对抗秦国,公孙衍可谓是煞费苦心。

公元前323年,在公孙衍的积极努力下,“五国相王”局面行成。

所谓“五国相王”,就是公孙衍召集了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国君,约定五国组成联盟,也就是说,这五国一起互相承认对方称王。

由于魏国在公元前325年就已经称王,韩国也在此前称王,这样就等于抬高了赵、燕、中山三国君主的身份。

魏国企图用这种方式,联合三晋与燕、中山国,来抵御大国的进攻。

然而,“五国相王”却引起了秦齐楚三国的不满,他们担心魏国用这种方式拉拢其他国家,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要千万百计地破坏合纵联盟。

齐国首先出面,它想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于是它借口中山国是小国,没有资格与其它诸侯国并驾齐驱同样称王,用以离间魏赵与中山国的关系,然而没有人理会。

齐国见此计不成,又生一计,又用割地来贿赂魏赵两国,想要引诱魏赵联合起来攻打中山国,然而此计又被化解。

齐国两次破坏合纵均未得逞,等于破坏了一个寂寞。

不过,齐国也没焦虑多久,就在“五国相王”的当年,楚国就率先开始向魏国发难了,它不像齐国,没有半句废话,楚王直接派柱国昭阳率军攻打魏国,两军在襄陵交遇,魏国大败,被楚国夺取了八个城邑。

就在魏楚交战之时,作为五国联盟的韩、赵、燕、中山国均没有声援魏国。可见,“五国相王”不过是徒有虚名,它没有给魏国带来任何实际意义上的帮助。

“襄陵之役”,魏国大败,魏惠王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并开始对公孙衍的“合纵”策略产生了动摇。

而秦国呢,趁此机会见缝插针,趁机拉拢魏国实施张仪的连横策略。

公元前322年,啮桑会盟结束后,张仪回到秦国,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被免去了国相职务,随后前往魏国担任国相。

这倒不是秦国弃用张仪,而是张仪要用“连横”来破“合纵”的策略要实施了。

张仪到魏国为相,实质是为秦国卧底,其目的是想让魏国带头臣服于秦国,以便诸侯效仿,以利于秦国连横,同时可以防范和伺机破坏它国与魏国的合纵。

然而,魏国虽然已经衰弱,并曾经割地求和,但并不代表魏国就此认输,所以,对于成为秦国附庸国的这个提议很是抗拒,拒不接受。

于是,秦王一气之下又派兵攻打了魏国,夺取了曲沃、平周两邑,而暗中却更加厚待张仪。

张仪为魏相后,秦国便向魏国借道出兵打击之前欺负魏国的齐国。结果劳师远征的秦军被齐威王打败,张仪的连横策略也受到挫折。

这样,由于张仪的"连横"之策受挫,连同他在魏国的相位也将不保,而公孙衍又伺机将其赶出魏国。

那么,接下来,张仪将何去何从,他的连横策路最终会取得成功吗?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古文观止: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论伐蜀》出自《战国策·秦策》。 话说公元前361年,蜀国祸起萧墙,秦国欲趁机出兵讨伐以此扩大疆土,但此时韩...

  • [碎语杂记]资治通鉴之司马错论伐蜀

    继续闲读资治通鉴。司马错论伐蜀的故事,实际是司马错和张仪辩论伐蜀还是伐韩的故事,是秦惠王治国理政的故事。周慎靓王五...

  • 司马错论伐蜀

    想要让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最重要的是投其所好,想要投其所好,就要分析那人想要什么! 公元前316年,巴蜀相攻,...

  • 阅《司马错论伐蜀》战国策

    可鉴者:1.背景:秦王欲趁蜀内乱而伐蜀,韩国兴兵来犯,秦王举棋不定,此文就伐蜀和伐韩双方唇交舌辨,一击中害。 2....

  • 译注:司马错论伐蜀《战国策》

    我们继续聊战国。。这是大秦朝堂上关于国家战略的辩论。这个“大蝴蝶”带来的效应连锁效应使得5代之后的秦国最终实现了大...

  • 司马错论伐蜀(中)

    《古文观止》第五八篇 换纸方觉爽利 盖前纸洇甚也

  • 司马错论伐蜀(下)

    《古文观止》第五八篇 终于结尾 尚可一观

  • 白话: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争论。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请让我听听你的见解。...

  • 战国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原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

  • 秦统一六国的重要一战: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观止 || 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三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yk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