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汉
《玉堂春》又名《审苏三》,是一部经典的秦腔传统戏。说的是明代礼部尚书之三公子王景龙,与京城烟花名妓苏三有情,为苏三取名“玉堂春”,约定终身。王公子在妓院耗尽银两,被鸨儿逐出,落难关王庙,得苏三赠银上京应试。苏三被鸨儿卖予山西富商沈彦林为妾。沈妻与赵监生私通,杀夫嫁祸苏三。县官受贿,苏三蒙冤被定死罪。王景龙应试高中八府巡按,钦命山西调玉堂春一案复审。苏三被起解太原,三堂会审,苏三跪诉原委,冤案始明,玉堂春与王景龙遂得团圆。
《玉堂春》这部戏,是秦腔旦角戏里我最喜欢的剧目之一,已不记得听了多少回,看过多少遍。该剧历经几代秦腔人的不断加工打磨,可以说到肖玉玲先生时已经到达一个顶峰,肖先生情比金坚、楚楚可怜的苏三形象已深入人心,缠绵婉转的唱腔堪称经典。马友仙老师感情浓烈、酣畅淋漓,刚柔并济,流畅自然的演唱风格也让人过目难忘。如今活跃在秦腔舞台上有影响者如西安三意社的侯红琴、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的苏凤丽等。其中《起解》、《三堂会审》常作为经典折子戏单独演出,广泛的在三秦大地及辽阔的大西北传唱,成为秦腔的保留剧目,院团下乡或者在茶园演出时点唱率极高。关于此剧还有个说法,说是不会唱该剧的旦角会被人歧视,唱好该剧才能算的上一个优秀的旦角演员,不知道该剧的戏迷便算不得戏迷。
年前看《玉堂春》,苏三的扮演者是一位兰州市戏曲艺术剧院的年轻演员,叫晁花兰,师从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原甘肃省秦的窦凤琴,如果不是看戏楼的节目预告和演员介绍,我连这位演员的名字都叫不上。
可是,晁花兰扮演的苏三一出场,就如同对面走来一位低颜颦眉的红颜知己,向你诉说着她的经历,如泣如诉、娓娓道来,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她的脸上,带着苏三特有的愁肠百结,带着蒙受奇冤的万丈委屈,带着王景龙一去杳无音信的牵挂和怨愤,带着世道对她的不公,带着命运对她的煎熬。那眼风,那脸气,那蹙着的眉梢,挂满的都是苏三挥之不去的阴霾,低吟的都是苏三招之即来的哀怨,倾泻的都是苏三绿意汪汪的凄苦。那身形,窈窕瘦弱,那年龄,年方二八,更符合剧中人物的形象,那张俊模俊样的瓜子脸,填满了低眉顺目的粉妆娥眉,顾盼深情。一段段深入骨髓的唱段和腔调,弱弱的且诉且叹,浅浅地载歌载舞,哀怨凄楚,令人揪心的吝惜,叫人心疼的不忍。让人忘了舞台上走走唱唱的是现世的花兰还是曾经的苏三,她们血脉交融,身形一体,情意合并,人我两忘。
晁花兰的演唱,吸取了肖玉玲的细腻和缠绵,发挥了自己青纯透亮的优势,她塑造的苏三,既吻合了二八佳人的年龄,又贴切了缠头似锦的美娇娘的婀娜,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就是我心中的苏三。
戏中的苏三,生活的不幸更多地加在了这个女子的身上,从幼年继母歹毒,“鸨儿买奴七岁整”“,落入红尘,到妓院中尝尽酸甜苦辣,九年如一日初长成,期间不知遇到多少纨绔子弟,色狼恶少,身处浊境,其身察察。苏三的择偶标准不高,诚实、可意、情投意顺。见了王公子风流模样,慷慨胸襟,"我薄命人托付终生,也不愧生人一世了"。从一个卖艺不卖身的欢场清倌,满腹悲怜遇到王景龙,王公子三次入门以礼相待走进一个女子的心,王公子给苏三起名玉堂春,两人陷入爱河甚至忘记了还有功名二字。
烟花柳巷,向来只认钱不认人,等金钱散尽,冬九寒天王公子被驱赶出院,苏三心中似箭剜,"人情更比秋云薄"。“听说是王公子形同乞讨,玉堂春暗地里珠泪下抛。”,患难之中见真情,送去文银做盘缠,劝王景龙进京求功名。王公子走后,“思想起王公子奴心疼烂,小金哥送一信珠泪不干"。
面对爱情的考验,沈贼夸富,玉姐“手扶栏杆将他骂”,三两下就将他打发了。可是一个封建时代身贱位卑的女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力量是微弱的,最终还是被贼子用计骗到了洪洞,玉姐”本当弃红尘香消玉陨,猛想起王公子义重情深“苟且存身,这样的痴情怎能不让人动容。
数年后玉堂春与王景龙督察院公堂相见 ,物是人非,当年破落的王公子已成八府巡按,玉堂春则是朝廷要犯,在《会审》中一叹三嗟,悲悲切切,细述她的苦难经历,王公子也并非那始乱终弃、逢场作戏之人,并没有把海誓山盟全忘在脑后,还是屡屡追思“又多亏玉堂春屡把银赠,今日里方不负满腹经纶"。"你今深受奇冤,落在陷阱。想当年我流落关王庙内之时,你身冒风披雪,前来赠银看我,我若不设法开脱你的死罪,我王金龙岂不成了薄幸男儿?”乔装探监,设法搭救。他们的眉目传情刘秉义早就看在了眼里,“玉堂春在公堂上十分悲痛,王按院在上边暗地伤心。观见他目传情忍痛不禁,玉堂春必是他心上之人。”二人真可谓是“他伤情来我伤心”。在刘秉义的暗中支持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那样一个尊崇"三从四德"的时代,守身如玉、相信爱情的竟然是一个红尘女子。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她最简单的愿望。所求不多,只愿岁月静好,守着心爱的他,慢慢变老。 这些社会边缘人物,如草芥般的生死爱情,感动着从古到今渴望爱情的人们,苏、王爱情历经磨难圆满结局,再一次证明了至情至性的真爱大都在患难之中产生,在社会底层红尘男女的浓淡日月中坚守。试想那些拥有六宫粉黛的帝王们,那些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新贵们,那些在各种会所、洗浴中心和夜总会撒金如土的富豪们,怎么可能有真正的爱情。
舞台上,苏三和解差崇公道,一老一少,一红一黑,要么一前一后,飘飘荡荡,荡荡飘飘,写意地摇曳在苏三多舛命运的长河,或者一拢一聚,搭凑成一处一处艺术的造型,那是一幅老叶荷花的水墨画,打造的浑然一体,精美绝伦,彰显着戏剧舞台的艺术之美。
小时候不爱看巜玉堂春》,光就”啦啦啦"的“啦”字不知道要唱多少拍,总觉得情节过于缓慢,后来尝尽人间滋味,方觉得这戏缠绵悱恻,委婉好听。这部戏没有太大的场景转换,前段在路上边走边唱,后边大段在公堂跪着唱,感觉演员的表演很受局限。一直觉得这部戏听要比看好,及至后来现场看了马友仙、侯红琴以及苏凤丽的演出,发现都是通过细腻的眼神、手势、身段和造型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唱念做里都是戏,才真正喜欢上这部剧。这个晁花兰版的《玉堂春》,又如春天吐絮的杨柳、清新扑面,尽管某些表演环节还有些稚嫩,尚需要更多的打磨,但该演员还很年轻,小荷才露尖尖角,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加出彩。
如今,每每看到《玉堂春》、《窦娥冤》、《五典坡》、《白蛇传》、《游西湖》、《铡美案》这类旦角悲戏时,总是心有凄凄然,为这些女子的经历悲哀伤痛。看这些戏时早已忘记了她们只是一个舞台形象,她已经化作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善良而又血性,虽命运多舛,但奋斗不息的女性形象了。秦腔剧目中的这些“大众戏”,人人出口能唱几句,有着强烈的艺术生命力,铅华洗尽见真醇,是忠义戏、小生小旦风情戏之后的另一种审美形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