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记两则:礼云子与芋头梗

作者: 木子罗 | 来源:发表于2020-10-25 16:14 被阅读0次

(一)舌尖上的美味:礼云子

前几天新闻里说苏州常熟的一个奇观,就是有数万只蟛蜞成群结队爬上岸,吸引了很多市民们纷纷跑去岸边捉蟛蜞。

蟛蜞,其实是一种淡水产的小型蟹类,在广东也属常见,经常出现在江河涌边,在河涌边的泥里经常就会看到它打的洞。

蟛蜞有一个好听的别称叫“礼云”。据说是因为蟛蜞虽然也是横行的,但它偶尔直行时候,两只前螯就会向前合抱,一步一叩首,那摇摇摆摆的样子就像古人的行礼作揖,所以被叫礼云。蟛蜞的卵,红艳艳的,被叫做礼云子。

礼云子是一道名菜,通常会被拿来直接清蒸或是炒白饭,颜色艳丽,味道鲜美。但因为蟛蜞体积很小,要做成一道菜就要费很多只蟛蜞,所以这个礼云子菜真是得来不易。

虽然以前在江门五邑的河涌边也是有很多蟛蜞的,却一直都是很少会有人拿来做礼云子。五邑人的习惯,一般就是捉到了的蟛蜞,就把它们剁碎了拿来喂鸭子。大家都说那些吃了蟛蜞的鸭下的蛋,那蛋黄都特别的红,用来腌成的咸鸭蛋,那咸鸭蛋黄更是会“吱吱吱”地冒油。

可是,现在的蟛蜞也没以前多了,市场里偶尔会见到有卖蟛蜞的,人们也只是买来给小朋友当宠物了。

礼云子,就更不多见了。

(二)芋头梗

在广东这边的农村,把常见的蔬菜,用来晒干的品种大多就会有萝卜,冬瓜和白菜这几种。晒干的味道也很好,但要是说晒干后味道比新鲜的更胜一筹的,似乎没有。

我觉得是新鲜和干货各有各的味道,很难认定是不是晒干后的味道会更好一点。

但芋合这种不是常吃的蔬菜就例外。

芋合,其实是芋头的梗子,有的地方喜欢腌制后食用,酸酸辣辣的很下饭,但未免单调了一些。在广东的恩平就有另一种食法,就是把芋头梗晒干之后制成芋合干再食用。

芋合干的制作很简单,在挖芋头的时候,选取肥大的芋梗,去掉叶子部分,再撕去较老的表皮薄膜,放置在太阳底下晒干即可。

做“芋合干”最好选择用槟榔芋这个品种,因为这个品种的芋头,不单芋头又肥又大,就连叶梗也是又肥又大,这样那叶子的纤维就会比较少,吃起来的口感就会软滑无渣,更加可口。

芋合干制作之前要先用热水泡一个小时,让它软化,然后加入五花肉之类焖煮。这样做出来的芋合干会把肉的油脂都吸收掉,肉味全部渗入芋合干,吃起来口感软糯,还带着淡淡的芋头香味,比肉还好吃。

如果芋合干再加上蚬肉,搭配做成“芋合干香芋焖蚬肉、芋合干蚬肉汤”等菜式,光是听名字就已经是鲜掉眉毛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食记两则:礼云子与芋头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rn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