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医院陪护,白天忙里偷闲听了《智慧父母》第三讲。第三讲讲的主要内容是爱孩子的同时,别忘了自己和爱人。
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人因为孩子的到来,把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而忽略了爱人?甚至自己呢?
从家庭中单纯的夫妻关系,到有了孩子之后发展出了更多的关系。
首先,每个人的身份上更复杂了。就拿夫妻关系中的妻子来说,当有了孩子之后,她除了作为妻子,还成了妈妈,有可能因为孩子的到来,婆婆到家里来帮忙照顾孩子。那么她便又加了另外的一个身份,就是儿媳妇。如果是娘家的妈妈来帮忙照顾孩子,那么在这个家庭里她多出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女儿。
亲子关系曼陀罗如果妻子在面对妈妈的时候就做女儿的身份,面对老公的时候自动自发成为妻子的身份,面对孩子的时候就是妈妈的身份,面对婆婆的时候则是儿媳妇的身份,所有的这些身份都能够及时的根据对面的人切换,且自如的切换。那么她在所有的关系中就都能够如鱼得水,她所有的关系都能够理的顺,理得清,应对自如,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重要的是她也能够有自己的自我身份,不会因为做了妈妈,做了人家的儿媳妇,做了人家的妻子,就丢失了自己,不可能因此而自己喜欢的因为老公不喜欢了,自己想吃的因为婆婆不吃了,自己的工作也因为照顾孩子辞了等等。
在一个家庭里,多了一个孩子,至少是多了四份关系,妈妈与孩子的关系,爸爸与孩子的关系,孩子与爸爸的关系,孩子与妈妈的关系。在这个家庭里,夫妻两人作为家庭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只要有一个人能够理清自己的身份,在关系中很好地做好各自应对的身份。那么另外一个也不会差的太远,可怕的是,两个人都不能很好的做好自己的身份。
比如,有的时候做妻子的,尤其是孩子很小的时候,因为新手妈妈面对孩子有一些焦虑,难免会对着老公唠叨,如果这个时候老公不能够很好的熟悉自己新爸爸的身份,或者不能很好地履行丈夫的职责,把媳妇的唠叨说给自己妈妈听,做婆婆的如果hold不住,一听媳妇抱怨儿子,这还了得,于是给儿媳妇上政治课,儿媳妇一听更觉得自己冤枉委屈,于是又跟老公吵......于是,几句牢骚就有可能把这一份关系搅成一锅粥。
如果此时的丈夫心智成熟度比较高,觉得妻子抱怨几句就抱怨几句吧,做丈夫的应该包容,包容不了,两个人也可以相互沟通。或许新手妈妈都是这样的吧,自己作为新手爸爸都还有些无措呢,更何况,做了妈妈之后,就不能美美哒,不能出去见朋友,只能和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甚至是整天哭闹的孩子在一起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只要这些关系中有一个人心智成熟度比较高,能够hold的住,能做好自己角色内能做到的事儿、该做的事儿。那么关系就会相对顺畅,也不会出现其他的问题。
所以在一个新的家庭三角关系中,作为男女主角的新爸爸、新妈妈,只要两个人中,至少有一个能够尽职尽责的履行好自己在每一份关系中的角色,这样就可能带动另外一个人也做好自己的角色。这样,爸爸是好爸爸,妈妈是好妈妈,儿子是好儿子,儿媳妇是好儿媳妇。这其实是榜样的作用,也是做好自己身份角色的效果。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可能并不需要爸爸跟孩子有太多的互动交流。但是并不是说这个时候家里不需要爸爸,而是说爸爸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对妈妈的关心、照顾和爱,这样被爸爸爱着的妈妈就能够更有力量去爱自己的孩子,爱这个家庭。我自己的理解是,此时的爸爸对妈妈的爱更多的是一份支持,因为妈妈从丰富的社会关系中一下子变的单一,至少有一段时间内,大多数时间只能跟孩子在一起,社会关系相对以前会单薄,如果爸爸能够及时补位,对妈妈来说就是,特别有力的支持。
和谐在有了孩子之后的家庭中,夫妻两个人在孩子面前,更多的应该是在客厅里相爱,在卧室里解决问题。在孩子稍微大一些之后,可以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这样做,其实是教会孩子在未来如何看待世界,如何评价世界。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展示的第一份关系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关系。爸爸妈妈关系融洽,他可能会觉得男人和女人应该是这样互动的,他也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和他世界里的人互动。因为在父母这里学到了经验,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我价值感会提升。
所以,在有了孩子之后的家庭中,爸爸妈妈如何相爱比如何爱孩子更重要,爸爸妈妈如何自爱比如何爱孩子更重要。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孩子从榜样身上学会了相爱,自爱。这也是很很重要的一点。
第三点,就是夫妻关系要优于亲子关系。我们很多家长往往犯的一个错误,是把亲子关系看得比夫妻关系还要重,这一点是不合适的。夫妻两人相互支持,关系会更加和谐。在夫妻关系中,要做到不分析不评判,两个人学习之后运用实战精神,把学到的技巧和理念运用到婚姻生活中,经营的家庭更加幸福。这样有了孩子以后,还可以继续谈情,继续走自己的人生。这样不但给到孩子良好的影响,还能够让自己活的更加的充实,更加的富足,更加的有价值。
总之,有三点:第一,父亲、母亲对孩子同样重要,要做到平衡;第二,要懂得身份的切换和调整,成一个有效的人,走向心智成熟;第三,夫妻关系优于亲子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