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后感想法成长励志
万劫不复与美好生活,只差一本书——分享自我成长读书群第一个月的两

万劫不复与美好生活,只差一本书——分享自我成长读书群第一个月的两

作者: 河南张宏涛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13:08 被阅读18次

自我成长读书群,一年共一起读24本与自我成长相关的书籍和12部打动心灵的电影。

现在刚过去一个月,讨论了两本书、一部电影,大家都踊跃分享了读后感,都非常精彩。两本书我从群里各选了一篇读后感,放下面,供大家参考。这就是我们写的读后感的风格(以后不再对外分享了,另外每本书都有五六次不同主题的讨论)。

其他群友的读后感也很精彩,大家写的影评(《盗钥匙的方法》),更是精彩纷呈,深入人心!欢迎加入自我成长读书群

     有没有那么一个词,让你感觉万劫不复?

               ——《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读后感

 作者:王鑫

加入张宏涛老师的自我成长读书群,半个月要过去了,第一次读后感要分享。不过我加入的晚,书才看到一半。我不由自主地开始给自己压力,就好像没有完成工作任务一样。但是好在自己现在有一定的觉知,知道又要开始在头脑里折腾自己了。

其实,读书群是自己为了成长用的,但是成长也有快慢,因为各种原因慢了,它也是一个事实,接受它比抗拒它会让后续发生的更加顺畅。

而且,张老师也说了,这不是工作总结和分析,我们不用非要根据整本书整理出个主旨思想什么的,那也脱离了初衷。所以,在等孩子上课的功夫我坐在咖啡厅里慢慢读,我尽可能慢一点,因为我以前太快了,好像就是快点读完才是读书。

读书的间隙,看了看苏雪舞的微博,和她互动了一小下,触动了我的某个神经,但现在写文字的时候陡然间忘了,容我先写写再想。

我看到《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这本书的第三章,这一章在说明我们该如何理解自己,看清自己的认知方式是什么。我觉得这是认知疗法里最最核心,也确实非常有用的部分。当时学习心理咨询师课程的时候,我就边学边思考自己的行为模式,充分体会到了那句话:影响我们的不是某个情景某件事,而是我们看待那个情境那件事的方式。

而引起我们痛苦和焦虑的认知通常是负面的,以“我”为主语。作者提到,这通常与童年期的某一个记忆有关,是伤痛的根源。甚至是某些词汇,如果能触发这种记忆,就会引发人们强烈的情绪。

读到这里,我就发现自己的身体有反应,但我还不能精准描述,大概是心慌、心悸、紧张、羞耻吧!

文章里举了一个“脑袋小”的例子,大概是说一个患者出生时脑袋小,医生和家人有担心这会影响发育,而她认为自己是个低能儿,当她一听到“脑袋小”这个词语时,就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虽然她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种认知模式,并非事实,但是依旧会刺激到自己。

而我自己,深切地理解这种感受,因为我就被几个这样的小词语折磨过,直到现在,自觉已经释怀了很多的情况下,看到相关的表述,依旧会产生身体的反应。

第一个词是“地包天”。地包天是一种牙齿的畸形,下牙长在了上牙的外面。我曾经有轻微的地包天,下面有四颗牙齿包住了上面的牙齿,现在已经矫正过来了。可能也是矫正过来这件事,以及矫正的整个过程,让我更有力量来面对这个事吧!

如果倒退几年,说真的,我连说出口、写出来的勇气都没有。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这有什么了不起啊,牙出问题的多得是,更何况我真的很轻微,轻微到我去做矫正,周围的人都奇怪,说你牙齿挺好啊,做什么矫正。

其实别人眼里的才是事实真正的样子,它就是个小事,啥都不影响,矫正也不过花个万八千的事。

而在我的世界里是怎样的呢?我从小到大,听到“地包天”、甚至是看到哪里写着这三个字的时候,我都会有极其恐惧、紧张、羞耻的感觉。

记得有一次熟人聚会,大家在饭桌上提起了这个话题,我都恨不得马上溜走,极其害怕大家继续谈论下去,发现我就是地包天,好像我是地包天是一件天理不容的事情,被大家知道了就更加完蛋了。

越害怕什么越来什么,我儿子长出下面的乳牙时,也是地包天的状态。但这不是遗传,因为我的家族里除了我一个都没有,所以我一直觉得我儿子是被我怕出来的,也可能是朝夕相处,他观察到了我牙齿的轻微的不同,习得和认同了这种不同。然后我就更加焦虑了,带着孩子去看医生的时候,最怕的竟然是医生会不会问家人是不是地包天。

果真她就问了,还让我张嘴看一看,那一刻真的就像要扒光了衣服上刑场一样。但这次暴露也是契机,期间,医生轻描淡写地说了这是个小问题,如果孩子不配合就等大点再说,大点也不行就是上学再说,都不晚,很容易矫正,啥也不影响。

我虽然几乎是仓皇而逃的,但是这些话还是听进去了,后来再次问诊,这次问的是自己,再后来就是进行矫正了。现在,儿子7岁了也矫正完毕,他更加简单,3-4个月就好了。

因为这件事现在用钱就摆平了,也将我从幻想拉回了现实。地包天不可怕、不羞耻、不是罪,给我治疗牙周的医生竟然还说你要不是地包天啊也不会有这个微微翘起的小下巴,还挺好看的呢!天哪,这是怎么回事,为啥在我的头脑里这似乎是天大的罪过。

就像作者说的那样,这得回到童年去看。我至今记得我爸皱着眉头、虽然压低嗓门但是恶狠狠的语气更加可怕的样子,他说:“要点脸不,自己板着点不行吗,你以后是个地包天寒碜不,丢不丢人?”具体情境我不记得了,我就记下了这句话。

我想应该是我小时候爱哭,或者因为已经反颌的缘故,肯定是下巴往出探一些更舒适,因为我观察我儿子就是这样。而被我爸看到了,他可能认为我是故意的,或者,他本身看到我牙齿畸形了,也很焦虑,因为那时候也没有地方矫正,他自己承接不住,就把愤怒都撒到了我身上。就像我妈说,她得了蛇斑疮起不来床,我爸的着急不是表现在嘘寒问暖,而是气急败坏地骂我妈怎么还不起来吃东西快点好。

我没有跟我爸确认过,我都是猜想的,我现在还不能直接跟他探讨这些,我不知道我这一生还有没有可能跟他畅谈这些。

我爸爸那么说之后,我也板了,但你也知道,这是胡扯,怎么可能自己就能板过来。可我小啊,并不知道,这更加加深了我的恐惧和羞耻,是我自己板不过来,自己没本事,将来一旦被人发现自己是这样就是寒碜到家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做那样的梦,自己在梦里用小棒把牙齿撬好了,醒来就去照镜子,发现并没有,失望的很。前两年做矫正之后,又经常做这样的梦,矫正好的牙齿又变回去了,吓得在梦里就大哭起来。

而我现在做了妈妈,我反思到的最大的事情就是,分清自己的情绪,搞清事实,不要随意给孩子说言之凿凿,特别是还有羞辱和恐吓成分的话,有时你认为是事实的也不一定是,有时那根本不是事实,而是你的情绪你招架不住了,就倾倒在孩子身上。实在啥都搞不清,就啥都不说最好了。

我儿子地包天这事,我就啥也不说,当蛀牙一样去治。他还经常逢人便说,你看我牙齿,我牙齿之前是下牙在外面,你们是上牙在外面,我戴了一个牙套,把它变回来了,言语间还颇为自豪。仿佛这经历很特别,其他人都没有机会。同一件事,不同的认知模式,结果就不一样。

本来还想再写别的词,但想想机制原理是一样的,今天这个词也写了很多,就等下次有感觉再写吧!

           接纳自我,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美!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读后感

作者:戴薇

这本书读完后还是很有感悟的。看到书中写了那么多描述正面特质的词汇,我才发觉,哦,原来正面也能有这么多词汇。我一直觉得负面词汇会更多一些的。

通过老师提出的那几个问题,我也开始去对照书上的那些负面词汇去比较自身。我忽然发现,貌似已经没有特别让我不能接纳的缺点了。如果有人用这个词语评价我,我貌似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了。可能我真的开始越来越接纳自己的缺点了。

其实,我并不觉得那是缺点,比如我说我很懒,这其实只是能量低罢了,能量低自然什么都不想去做。还有我的个头矮,以前只要是出门都必须要穿高跟鞋的。我知道这和我小时候家人总喜欢拿走和表弟比身高有关,也和大环境对身高的追逐也有关系。

我不接纳自己的矮个头。每次有人说我个子小或者人群中不被人注意到,我都会心里很难过。但上回我老公走到我面前比比开玩笑说了一句,你怎么这么矮?我居然很坦然的说了一句,对啊,我就这么矮。

换作以前我一定会怼回去,说你不也这么点高。我老公看了我这么轻松的态度,立马夸奖我心态变好了。

除了矮,还有一旦自己变胖了,就不愿意照镜子也不愿意拍照的。发朋友圈的照片,也会斟酌再斟酌,会担心别人怎么看。现在想想,主要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罢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胖或者瘦那都是我呀!很多胖的人同样散发着迷人的自信。爱我的人不会因为我胖了不美了而离开我。因为胖了不美了而嫌弃我离开我的人也不值得我去在乎。

之前写过关于嫉妒的,貌似写完之后就放下了,嫉妒别人,说明那个人身上一定有很吸引我,但我自己没有做到或者说我自己也没发现我自己身上其实就具备的能力。就像书中写的关于投射,我既然能够看到别人身上的某项特质,那么说明这个特质在我身上也一定是具备的。

后来我又大篇幅写了关于虚荣,看到老师的点评我也释然了。原来那不叫虚荣,只不过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罢了。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更好的。其实哪怕我有虚荣心,那也是正常的啊!为什么就不允许自己有虚荣心呢?

这次回老家,我发现自己心态上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我开始接纳自己之后,我也更能包容接纳我的父母了。

以前面对我爸妈,当我看到爸爸又开启他的讲道理模式抱怨模式,我就会开启我的对抗防御模式,就等着他哪句话针对我了,我就好开始我的攻击性。

而这次,我只是不带任何情绪的听着我爸的牢骚,让他发泄着他的情绪。我不去代入自身,不去评判对错。

包括我爸对孩子,他是真心爱孩子,只不过他方法有限,总是用老一套的方式去爱孩子,比如孩子哭时会跟孩子说不哭要勇敢,喜欢跟孩子说大道理评判孩子,还喜欢跟孩子反着来。

以前我都嗤之以鼻,很排斥他对孩子的做法,现在反而我还生出了慈悲之心去看待我爸的行为。更能理解他言语背后,其实是一份恐惧和无助,他也需要被看见,也需要被关爱。这份慈悲之心,也有可能和我爸最近身体抱恙有关吧!

对于他的身体,以前我一定会有负罪感,现在我虽然会有担心但不会觉得是我的问题。我会提醒他好好吃药不要熬夜,但他听不听照不照做是他自己的事,只有他自己才能为自己的身体负责。

原来以前那么多不能接纳家人的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不接纳自己。

当我接纳了自己之后,我不再像一个刺猬。别人说的我不再觉得是在针对我,哪怕是在针对我,我也能区分那并不是我。伤害不到我,我自然也不会为了防御自己而去攻击家人了。

*************************

欢迎加入,一起读书!

相关文章

  • 打造“读书分享空间”

    今年以来在单位推行“读书群”,建立了“自我成长读书群、“自我成长与亲密关系读书群”、“自我成长与亲子关系读书群”已...

  • 万劫不复与美好生活,只差一本书——分享自我成长读书群第一个月的两

    自我成长读书群,一年共一起读24本与自我成长相关的书籍和12部打动心灵的电影。 现在刚过去一个月,讨论了两本书、一...

  • 读书会的分享

    自从进入这个群。从寒假成长计划到读书计划已经两个月了啦。昨天顺利进行读书会交流与分享!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杜妈妈,原...

  • 自我成长读书群第三期招募启事

    ​​文/张宏涛 自我成长读书群进行了两期了,第三期将在四月下旬开始。 自我成长读书群的主题和初衷没有变,具体介绍可...

  • 三正记录39

    能遇到良师益友,走上自我成长的道路,真的是上苍帮助。 1.今天在“自我成长读书会”群里分享了自己的不谨慎下单事件。...

  • 家长群第四次分享

    今天是智慧父母成长群的第四次分享,从建好群第一天到现在,每晚8点我都准时发现,第一天晚上的开群典礼这两天的读书分享...

  • 现在的中学生怎么了?

    我因为订阅了《超级个体》而认识一群乐于学习与自我成长的伙伴,大家自发建群,分享学习资源,分享学习心得。群里虽然没有...

  • 分享《如何阅读一本书》

    今天晚上我要分享的这本书是《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是第一次在书声群里分享,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分享这本与读书相关...

  • 生命之爱自我提升群分享

    《生命之爱自我提升群》每个月同读➕分享个人生活感悟➕读书感悟➕财商学习感悟➕家庭教育实践,今天是第一个星期! 刚刚...

  • 2018-08-13

    我朋友的每天听本书的分享群,原价365每年,现免费分享,欢迎热爱读书与成长的伙伴,扫码入群,[呲牙] 世界上最远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劫不复与美好生活,只差一本书——分享自我成长读书群第一个月的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hq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