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开心,如期讲完了《种树郭橐驼传》这篇文章。学过这篇文章的都知道,这是出自柳宗元的一篇佳作。
《种树郭橐驼传》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介绍郭橐驼种树的经验,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巧妙地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委婉含蓄地说明“顺民之性以养其民”的道理。并且,讽刺和揭露了统治者的苛政烦令,骚扰侵害百姓,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讲完这篇文章后,原文中的“爱之太恩,忧之太勤”、“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这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对其也有自己的一些浅薄地思考。
在此篇文章中,作者把郭橐驼的种树之道“移之官理”。在下认为,郭橐驼的种树之道,并非只可移到做官治民上,还可以移到其他地方上,比如子女教育、为人处事以及哲学行事等方面。
说到子女教育问题。我相信,天下所有父母都甘愿为自己的子女无私奉献一切,对孩子也是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关怀与关爱。但是,正因如此,才导致了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出现了两个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第一,就是父母对子女的过分关心、关注和关爱的问题。坦白讲,我相信每个父母都是毫无保留地把爱留给自己的子女,恨不得无时无刻都想着他们、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这也是为人父母之常情。但是,你会发现,正是由于父母过多的关注或者过分的关心,反而让子女心生抵触和反感心理。尤其是当父母每件事或者每个决定都要过分地关注和干预时,其实反而会让子女压得喘不过气来,出现逆反心理。如此,不仅起不到关心和关爱子女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适得其反。由此观之,犹如文中所言:“爱之太恩,忧之太勤;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有时“爱,也是一种伤害”,此言得之!
第二,就是父母对子女溺爱的问题。父母对子女的爱,犹如滔滔江水,无穷无尽。但是,正是父母对子女过分的宠溺,处处依着他们,处处顺着他们,也不教导他们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这种爱,于父母而言,看似为子女好,其实不然。如此教养出来的孩子,必定是以自我为中心,从不顾及他人感受,必定受人人所厌。因此,弊大于利,还是谨慎为之。亦如文中所言:“爱之太恩,忧之太勤;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爱,其实也是一种伤害”,此言亦得之!
因此,正如文中郭橐驼的种树之道一样,种树犹如育人,万事不可过,过犹而不及,物极则必反。种树应顺其天性而为之,育人亦如此。我们不能过分地、无原则、无底线地做某一件事情,应该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尺度。同时,也应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它!
由此观之,推之世间万事万物、万事万情,可乎?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简书《杂文闲谈》随笔散文集,原创作者:朱小伟。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