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偶然在微博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西安某大学全班男生把第一次“婚礼”送给了班里唯一的女生。原来,临近毕业,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修三班的全体男生为了给班里唯一的女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就组织了这样一场既浪漫又别开生面的“婚礼”,将自己的“第一次”送给了这位女同学。
“无论以后她成为了谁的新娘,永远都是我们的女孩!”面对记者的采访,班里的男孩十分坦然地答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5104/934f8b6334edb097.jpg)
仔细翻了翻评论区,无不充满着艳羡之情,更有人感慨“想不到理科生也有这样的浪漫情怀”。看到这则新闻时,和大多数网友一样,我也是十分羡慕这位女生的,想想大学四年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有爱的集体里会是多么幸福的事。
作为一个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我就从来没有体会到这种众星捧月般的“专享特权”,关于这一点,相信很多读过师范的女生应该都会对此深有体会。
那些年,我们班上没有男生。不仅没有男生,还清一色的全都是些弱不禁风的女孩。
因为没有男生的缘故,平时有活动需要干搬桌子或是搭帐篷之类的活时,女生们都得独当一面。就这样,班上的女生,全都从大一时的“林黛玉”变成了大四的“王熙凤”,不仅能够左右逢源,而且还都练就了一身肩挑手抗的本领,俨然一个个都是“女汉子”级别。
本以为大学四年的锻造,我们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可现实却总是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哪怕你和孙悟空一样,在炼丹炉里锻造成了火眼金睛,却也还是无法直面惨淡的人生。
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感受到这个社会对女孩的种种苛刻,到了职场就更能够体会到这种男女之间的性别歧视了。
记得大学时期,无论是参加竞选活动还是学科竞赛,同样的条件,甚至是女生明显比男孩优秀,但往往最终获胜方却总是男生。显然,如果男生的条件足够优秀,那么确实是实至名归,但如若男生本身并不优秀,那这样的结果却是胜之不武了。我不清楚其他高校有没有这种情况,但我所在的学校这种现象真的是屡见不鲜。
师范院校“僧多肉少”的传说果然名不虚传,据不完全统计我所在的高校里,男女比例竟然达到1:13,由此可见男生在这样的学校里能有多吃香了。走在学校里,经常能看到“众女围一男”的场景,倒不是这男生有多优秀,但毕竟在这样的学校里,男生可以说是稀有物种了。因此大家总是会对这些“珍稀动物”有所优待,我就曾亲眼见到某次学校活动中一些组织者见到参赛者是男生,连问题问都不问就直接给过的现象。这种操作可以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后来私下有偷偷问过学姐,学姐竟然习以为常的说“这有啥稀奇的?你看咱们部门本来也没几个男生,多招几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实难想象这样的话是出自一个已经稳坐一把手交椅的人口中,如此奇葩的理由和价值观实在让我不敢苟同。后来,相信大家都猜到了,心灰意冷之后也就离开了该组织。
我不知道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学校风气,还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就是如此,因为同样的问题在我毕业找工作时也遭遇了。虽然之前就从学姐、学长嘴里了解到,现在许多大企业都不轻易招女生,怕女生老是休这个假、那个假的。虽然我也明白企业在招聘时考虑这些因素是无可厚非的,但真正面对时还是有点难以接受。尤其是当一些招聘信息上明确写着“限男性”时,犹如当头棒喝。常常在想,既然好的工作有这样的性别要求,那么大学在招生时为什么不明确写着“限男性报考”呢?这样起码女生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或是做未来的职业规划时就能够将这项直接pass掉了,我明白这样的想法有些偏激,但每每遇到这种事心里还是有不痛快的,明明大家都是同一个水平,却为何自己却总是被淘汰的一方?难道就仅仅只是因为性别问题吗?对此,我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更加努力的提升自己,毕竟“你若花开,蝴蝶自来”。
春意盎然之际,祈祷能够看到更好的自己。
简宝玉日更群打卡第8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