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参加简书举办的各种征文活动,原因是忙。忙工作、忙日更、忙读文、忙互动,同时也是写作水平低,放弃各种尝试。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56503/e410310a5fbf73b2.jpg)
然而最近简书开展的钻拉新活动,起初我也是无动于衷,似乎活动离我很遥远。一一我实在腾不出时间来为此伤神费时。然而,偶然的一天,遇到一个朋友,知道我在简书"写作"(写作这个词还是很高端的,令人羡慕和佩服的),就饶有兴趣地向我了解。一番交流之后,我邀他加入,他竟欣然应允,答应有空时也尝试地写点东西。于是顺理成章,他成了我拉新的第一个"用户",且成功注册、绑定手机号和微信,并开始阅读点赞,激活了帐戸。
忽然想到我身边尚有许多文才尚好的熟人,于是乎有意识地与他们谈起简书的拉新活动,邀请他的加入简书。果然,从8月15日开始,每天都能有一至三人被邀加入,到昨天为止,竟然邀到了11人的加入,除1人未激活外,其余10人先后激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56503/0b1b6f8d550cc91c.jpg)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这10人中,能坚持使用简书的,竟然没有一个人。交流之下,就是一个忙字:忙工作、忙家事、忙健身、忙应酬等等,也有抱怨写作行业的凋蔽,作家生存状态不佳的,甚至有朋友调侃重庆一网络作家,因母亲住院手术,竟然为8万元手术费发起募捐的事。言外之意对写作是"敬而远之",因此对简书也就只能是"远观"、束之高阁了。所以不禁感叹:现如今,爱写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是的。如果单纯从收入角度而言,作家的生存状态确实堪忧,除了少数拿固定工资的作家,及几位版税收入高的名作家外,普遍的作家收入可以用"捉襟见肘"来形容。而从事网络小说写作的作家,每月只有几百元到几千元稿费,维持生计都很困难。何况是简书的业余"作者"。
而身边的一些写作爱好者,也出版了些散文集、诗集、长篇小说,但都是自费出书,连出书成本都没有收回,更不用说收入了。有一位我们市的"著名诗人",他的职业是蹬三轮车送货的,出了几本诗集,时见其诗歌发表于报端、网络,但生活的卑微,他就是社会的"底层"。只有在作协开会、举办活动、或有外地诗人来访,他停下蹬三轮,冬天穿上黄色的长风衣、或西装,夏天穿上新白的衬衫,纤瘦的身材,风霜的面孔,忍俊的神态,诙谐的语言,才是有几分翩翩风度的"诗人"。而其它时候和场所,他就是个蹬三轮的"民工"。
由此也联想到简书作者,虽有二千多万的用戶,但活跃用户据说不足二万。按比例不足百分之一!所以个人以为,简书应当重视写作者的培育,应有相应的机制,培养出简书自己的"作家"和"作家群",同时由单纯写作的平台,向阅读平台拓展。因为爱写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而中国的阅读,值得培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