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在人生边上我们都是人生的体验官我的大学
纸上卧游国子监——读汪曾祺散文《国子监》有感

纸上卧游国子监——读汪曾祺散文《国子监》有感

作者: 陪魏宝宝渡过漫长岁月 | 来源:发表于2017-10-08 12:24 被阅读401次

今天读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国子监》。汪老先生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将国子监——这座元明清三朝的最高学府展示给读者看。我有幸跟着汪老先生的步伐,纸上卧游国子监。

国子监,就是古代的大学。这句话出现在文章正式介绍国子监之前,将国子监比做大学,应该是很恰当的。我到研究生毕业,在大学待了七年,对于大学还是比较熟悉的。

当然中国一直就是一个等级社会,现在的大学也分三六九等,正部级,副部级,正局级,教育部直属,省属大学,普通大学,民办大学等等。就国子监而言,国子监祭酒(就是校长)是正四品。我查了下古代官职等级,知府是从四品,就是说市委书记是从四品,那可以理解正四品是副省长级。也就是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大学。

国子监始建于1288年,距今七百多年了。元代迁都元大都以后,元大都就是最早的北京城,可见国子监跟北京城岁数差不多。

至于为什么建立国子监,文章未交代。我想统治者治理国家,都会重视教育,因此产生大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国子监虽然始建于元代,但现在可以证明元代国子监那段历史的,只剩下一颗槐树,一颗柏树。柏树依然活得很好,槐树就全无生气了。据说槐树在很早之前就死了几十年,后来在乾隆年间又活过来了,枯木逢春,这是吉兆,于是大书特书,历史上对这段有记载。

其实时间的力量是无形但巨大的,我在做项目,项目部人员组织并不固定,时间久了,难免有人离开,有新人进来。细观察很奇特,走的哪些同事的痕迹,很快就随着时间消逝了。

国子监大门——集贤门,是一座黄色琉璃牌楼。牌楼进去以后,就是国子监最显眼的建筑——辟雍。辟雍者,天子之学也。就是天子在此讲学的地方。辟雍是乾隆皇帝所建,据说十分华丽,当然现在已经看不到那种光景了。乾隆皇帝曾在此讲学,之后的皇帝越来讲学越少,到光绪帝,就彻底不来了。

辟雍可以算作是大学里的礼堂,只是当时这个礼堂级别特别高,皇帝专用。

过了辟雍,就是校长办公室和四厅六堂。四厅是教工办公室,六堂原来是学生教室,后来新建了教室,叫南学,六堂就成了专用考场。

此外,国子监还有好多藏书,还有石刻书籍,这就相当于大学的图书馆了。当然石刻上还有历朝制订的校规。

国子监规矩不可谓不严,可是课业颇为稀松,六日交一篇作为,一年升一级,六年毕业。随着时间推移,国子监慢慢成了京城十可笑之一。

读到这里,我挺震撼的。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皇帝亲自讲学的地方,如何变得可笑?

分析原因,慢慢理解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国子监与科举并存。科举比国子监早了六百多年。科举制度在国子监出现之前,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

科举,有人说相当于古代的高考,我认为不然。如果科举相当于高考,那考中以后,应该进当时的大学——国子监学习啊!其实细琢磨,科举更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公务员选拔考试,考中以后,直接当官。

国子监与科举并存,是国子监无法发展的关键原因。天下读书人都去参加科举,那国子监这种就变得不入流了。

比较一下科举和国子监,优劣立显。

受众不同,科举是所有读书人都能参加的考试,而国子监由于规模所限,招收不了多少人。

待遇不同。科举出了的人,身份立刻尊贵。状元前途无量,最高的做到过宰相。而且因为科举制度时间很长,形成了士大夫阶层,做官的人很大部分出自科举。

而国子监的监生,毕业后就是个县级干部,七品芝麻官。关键是国子监出来的人未经过科举,不被当时官员认同。

那么有人问了,国子监不是天子讲学之地吗?天子讲学有据可查是乾隆嘉庆皇帝,其他人就不得而知了。而且科举最后的考试是殿试,参加的举子们都是天子门生。

所以我觉得,国子监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而科举制度才是读书人向往的。

另外就是随着时间推移,进国子监越来越容易,考试也慢慢形同虚设,毕业证甚至都是靠买的,所以国子监这个奇怪的产物就越发可笑了。

就我们所处的时代而言,大学更加普及,公务员考试并不是学生的唯一出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大学才真正有用起来。当然制度的执行很重要,学风涣散的大学依然会成为笑柄。

谨以此文献给魏宝宝,

2017年10月6日,于厦门。

相关文章

  • 纸上卧游国子监——读汪曾祺散文《国子监》有感

    今天读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国子监》。汪老先生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将国子监——这座元明清三朝的最高学府展示给读者看。我...

  • 从《国子监》想到国子监

    读到汪曾祺的《国子监》一文,勾起了些许回忆…… 那年陪老公去京答辩,呆了一阵,游走了几个地方,其中一处就是国子监,...

  • 国子监

    龙门,辟雍大殿和珅设计,内部无梁无柱

  • 国子监

    傍晚出来走走。随手拍两张照片。普通的场景,在我看来,因为是在国子监,就变得有趣一些。自拍一张。镜头中的自己,掩不住...

  • 国子监

    2012年5月23日上午,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和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共同主办的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流动课堂启动仪...

  • 国子监

    青砖院墙 高大轩朗 红漆绿瓦 百鸟齐翔 千年雍和 万古学堂 国子监街 丹墨飘香

  • 国子监

  • 关于“国子监”与“国子监祭酒”

    国子监,是我国古代官办的最高学府或教育管理机构。 西周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被称为“太学”。 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也曾经设...

  •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五):严贡生与严监生

    科举时代,挑选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又称...

  • 建筑图鉴|在北京,如果只有一天时间耍,一定要去这条街!

    这条街就是国子监街。 2/5号线雍和宫站出来,就有雍和宫、国子监、孔庙这些亲民、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国子监街还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纸上卧游国子监——读汪曾祺散文《国子监》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ue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