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版《坛经》和我们看到的流行版《坛经》内容有很大的区别。两个版本对于六祖说法的部分基本一样,只是流行版很有文采,敦煌版口语严重,直白,但亲切。两个版本的不同主要发生在那些来见六祖的人与六祖的对答上。流行版上这些对答都是深机妙锋跌出,让人叹为观止,自知不够格去见六祖的,而敦煌版上六祖与这些人见面后的谈话都是家常的,让人觉得亲切又受益。比如神秀派来的志诚和六祖的见面。流行版上志诚一露面,六祖就警告说,有来盗法的!这让读者觉得六祖确实不一般,神通了得。但细一想,会觉得六祖小气:把自己的法当做了祖传宝贝,不露给外人似的,这与他在流行版上开示惠明后说的“我没有密语,都和你说了”的坦荡情怀大相违背!而敦煌版上志诚和六祖的故事却是这样的:志诚奉使欢喜,遂行。半月中间,即至漕溪山,见惠能和尚礼拜,即听,不言来处。志诚闻法,言下便悟,即启本心。起立,即礼拜,白言:“和尚,弟子从玉泉寺来,秀师处不得启悟。闻和尚说,便启本心。和尚慈悲,愿当教示。”惠能大师曰:“汝从彼来,应是细作。”志诚曰:“不是。”六祖曰:“何以不是?”志诚曰:“未说时即是,说了即不是。”六祖言:“烦恼即是菩提,亦复如是。”我读到这一段,彻底被六祖感动了。六祖或许知道志诚是来盗法的,但他没有说破,给别人怎么传法,也给志诚怎么传法,这正反映了六祖普度众生的菩萨情怀,和淳朴厚道的性格,而在志诚说破自己是神秀派来的后,六祖不忘了在和他的一问一答中开示他,这是咋样的慈悲心肠啊!实际上流行版上有多处表现六祖与常人不一样的地方。我再举一例,就是六祖在流行版上做了几次预言,对怀让说的是七十年后在他门下出一马儿,踏杀天下人,结果,后人纷纷猜测这个人是谁?是马祖还是那个叫黄什么禅师了?因为实在模棱两可。而敦煌版本上六祖就预言了一次,说他死后二十年,他的法会被世人缭乱,会出来一个人来维护他的法,让他的法大行天下。但这个预言确确实实实现了,这个人就是六祖的弟子神会,他几乎凭一己之力,给南宗争来了正位。我认为流行版本的《坛经》是刻意要神话六祖,这给后人学佛带来了障碍。就如同神话佛,给后来学佛的人带来障碍一样,因为这使得后人学佛好多都奔着神通奔着长生不老奔着没有病痛什么的去了。《杂阿含经》上告诉我们,佛也会死的,佛病了也是很疼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