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读书文学空间
《论语别裁》25|不慕功名尊道义

《论语别裁》25|不慕功名尊道义

作者: 始终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3-30 09:30 被阅读7次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古代的诸侯立国的基本原则,是要谦让就位,最后还要功成不居,主动退让。所以老子就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上古文化的传统思想,后来儒道两家都奉为圭臬。

            尧让位于舜,舜让位禹,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并不是说句:“你还不错,由你来做吧”那么简单。尧让位于舜,舜让位禹,都经过“典职数十年”,让他跟着做事做了几十年,各个岗位都干过。通过考察,认为他确实可以了,才让位给他。我们现在的中国国家领导人,也是经过这一级一级的磨练培养出来的。

            而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事实表明,每当拨乱反正的时候,都是道家的人物,用道家的思想来完成大业,等到天下太平了,才由儒家的人物出来大讲治平之道。

            道家的人不求名不求利,隐显无常,所以更觉亲切可爱。我们看历史上道家的人物,要去考证他们可真不容易,他们学问再高,功劳再大,最后还是隐退了,修道去了。修道以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要了,最多报个代号,什么子、什么老的就算了,有时还装疯装癫,神龙见道不见尾。

            中国文化真诚谦虚的精神,是孔子非常赞赏的事,他大加赞扬身退之道。尤其是对吴泰伯、伯夷、叔齐等不肯当皇帝,最后逃走了的这些人,大加称赞。这并不是他鼓励人不要当皇帝,而是说你有才干的话,就好好干一番,成功了就退隐而不居功。所以孔子在这里感叹,能以礼让为国的人哪里有呢?不以礼让为国,用争夺来的,或用手段骗取来的,那么文化的精神就不要谈了。

            由此再回转去看孔子所说的“礼让为国”的精神,在春秋之世已经没有了,于是接着说下去为什么要礼让为国的政治哲学。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立得起来。如何立?拿道家的话来说:立德、立功、立言。上古之人首在立德,后世则重立功。到周秦以后,就只讲功业了。再其次就重立言,如退隐的老子,后世儒家尊奉为“素王”的孔子。这个“立”,是自己真实的本领,自己站得起来的立。不怕没有禄位,也可以说是不求人爵的位子,只管天爵的修养。同时也不要怕没有知己,不要怕没有人了解,只要能够充实自己,别人自然能知道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别裁》25|不慕功名尊道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oc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