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改革策略应当是:积小改为大改。把巨大的利益调整,分解到数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要使每一次改革的对象,只占整个社会的很小部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逐渐演变到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乃至直接税为主的模式。成功的转换,是“无痛”的转换。时间越长、对象越分散,社会承受力就越强,改革也就越成功。城市新区部分则应维持高效率的“土地财政”积累模式。但维持,并不是意味着无需改变。其中,最要紧的,就是必须尽快将住房地产分为投资和消费两个独立的市场。现在的房地产政策之所以效率低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希望用一个政策同时达成“防止房地产泡沫”和“满足消费需求”两个目标。要想摆脱房地产政策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将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分开,并在不同的市场分别达成不同的经济目标——在投资市场,防止泡沫破裂;在消费市场上,确保居者有其屋。
从历史上看历朝历代王权都会警惕民间土地兼并而形成庞大的流民群体,那么当代避免出现香港的笼屋或者蚁族对于社会稳定就显得极为重要。所以租售并举、保障房建设以及相应的融资服务就必须跟上发展的需要。要做到居者有其屋,这是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目前利用基建和房地产拉动经济空间来换产业升级的时间仍是基本策略。房地产政策在货币政策、失业率、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之间不断的寻找平衡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