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及弟万废黜,(谢)安始有仕进之志,时已年四十余。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安乃赴召,温大喜,深礼重之。--前面还有对谢安的论议“虽为布衣,时人皆以公辅期之。”门阀高第的一个很显著的现象。乱世也多是以子自代这种,古往今来开国皇帝最后达官也多是幼时信赖之人,所以旁边的人也是决定走到多远一个很大因子。(这乱世更多是家族之人),也是现在的人强调的人脉吧?
2 (范宁)好儒学,性质直,常谓王弼何晏之罪深于桀纣。--若拉长历史看,桀纣加速腐朽,从而更快新生。但王,何“幽沉仁义,游辞浮说,波荡后生”,按范宁这个来说就是去腐坏了本应新生的事物的生机,从而腐朽的一直腐朽,新生的无以为继,拖长了更迭时间。这样看是有点认可的,但礼乐儒学真是可以促进新生的学问嘛?若是,其他还有学问可以嘛?不过越来越觉得更迭期的区间短一些,人民少些罹难。土崩瓦解之论得深读了。
3 温上疏请迁都洛阳,自永嘉之乱播流江表者,一切北徙,以实河南。--孙绰的疏中有:“举天下而一掷哉”,确实这个想法不是一点点大胆,尤其在偏安苟且的一群人中。王述曰:“温欲以虚声威朝廷耳,非事实也;但从之,自无所掷。”嗯,或许有部分实情,但我觉得桓温是越来越融入北伐的那个人设,不可能全是威朝廷,只是事太大阻力太深。也确实是梭哈,旁观如我,觉得真能梭哈下去挺好,不是没有成功机会,失败了或许缩短更迭时间,新陈代谢说不定更快。但局中人,真是太难。
4 代王什翼犍击刘卫辰,河冰未合,什翼犍命以苇絙约流澌。俄而冰合,然犹未坚,乃散苇于其上,冰草相结,有如浮梁,代兵乘之以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