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电影新视角
只是又一架飞机划过天空 |《罗马》

只是又一架飞机划过天空 |《罗马》

作者: 子戈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00:46 被阅读15次

    1

    技术是什么?

    技术是工具。

    如果我们称赞一部电影夸来夸去都是技术,那只能说明它在表达上太失败了。

    俗话讲:光练不说,假把式。

    技术最终是要支撑表达的,而不应该完全盖过了表达。

    这一点看阿方索·卡隆就知道了。

    我一直敬佩卡隆的点,就在于他总能运用高超的技术来构建自己的艺术表达,并且显得游刃有余。

    特别是《人类之子》和《地心引力》,卡隆已经将二者的结合做得十分娴熟。这在当代导演中是并不多见的。

    更没想到的是,到了《罗马》,卡隆更进一步,干脆将技术彻底化于无形,成了复原现实时空的手段。

    《罗马》里,不见《人类之子》中调度复杂的长镜头,更没有《地心引力》里360度全覆盖的宇宙空间,而只有几条按卡隆记忆重建的墨西哥中产街区。

    这看似是一种技术降维,实际却是技术在电影本性上的一次探索,即“构建真实时空”。

    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卡隆的底气。他已经无需再用技术直接戳观众的眼球,而可以坦然把它当作纯粹的表达工具。

    这是卡隆成熟度的体现,也正应了那句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很多人形容《罗马》是卡隆写给家乡的一封情书。

    这个过于诗意的定义显然无法概括《罗马》。

    如果我们拿《罗马》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做个对比,就能看出差别。

    两者同样是关于少年时代的记忆,但拍《阳灿》时,姜文只有29岁,离他所书写的青春并不算遥远。因此《阳灿》是明亮的、飞扬的,也是干净的。这种“干净”就体现在拍摄时,姜文一再要求所有人去扫街,因为在他的记忆里,童年就是一尘不染的。

    而拍摄《罗马》的卡隆已经年近六十。距离他要拍摄的年代,也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

    如此漫长的岁月拉开的不止是观望的距离,还有观照的范围。

    《罗马》从一开始就是沉稳的、内敛的,像个中年人重新走进儿时的街道,纵使心底有无限深情,也已被年月塞进了深沉里。

    至于故事的主角,也不是“我”,而是“她们”。

    这些距离感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越私人记忆的历史感,使得《罗马》中呈现的日常生活,不止是日常生活,而是同时笼罩在历史伤痕、社会动荡、阶级差异和情感缺失中的浓缩角落。

    2

    《罗马》的第一个镜头,应该是我近两年看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

    黑白画面,点点斑驳的石塑地板铺满了整个屏幕,仔细听,屏幕外传来鸟叫声,有人打开铁门,步履匆匆地走过,取了水桶和拖把,接水,擦地,然后把水泼在地板上,水流声由远及近。终于那水波闯入画面染湿了地板,映出头顶的天空,一架飞机缓缓驶过。

    影片的故事就从这样一个最最日常的小奇观开始了。

    等到第二架飞机驶过时,已是36分钟之后,女佣可莉奥终于腾出手来,清理了院子里的狗屎。

    由此我们回溯前36分钟的情节,实际是卡隆不动声色地为我们呈现了可莉奥的一天。

    她陷在无穷无尽的琐事之中,做饭、洗衣、洗碗、刷杯子、哄孩子、照顾主人……等夜深了,所有的灯都关闭,她才顾得上给自己倒一杯水,给狗抓一把狗粮。

    没错,这个情节不是随意安排的。卡隆就是通过这样微小的暗示,将可莉奥和狗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类似的暗示还有很多。

    比如一家七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而可莉奥只能蜷缩在一块垫子上。

    再比如老女佣说的那句:“这些狗实在是累坏了。孩子们总和它们玩儿,一刻都不停。”

    ……

    尽管这种对位是残忍的,但卡隆并没有任何批判的意味,他只是在呈现一种事实,一种天然存在的阶级差异。


    这种阶级差异不仅体现在主人与仆人的身份高低上,更体现在她们应对痛苦的方式上。

    影片中的两个女人——女主人索菲亚和女佣可莉奥面临着相似的窘境,索菲亚的丈夫和情人私奔,可莉奥因意外怀孕被男友抛弃。

    两个人的痛苦不相上下,可是在整个承受痛苦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可莉奥始终是沉默的、隐忍的,而索菲亚却可以大喊大叫、歇斯底里。仿佛“痛苦”本身也具有某种阶级性,只允许地位高的人撒泼打滚,而底层人只能失语沉默。

    这还不算完,面对出走的丈夫,索菲亚可以找人哭诉、借酒浇愁,还能让孩子们给丈夫写信,直到最后买一辆新车、换一份工作,重新收拾好心情;而可莉奥却只能独自面对,她既无法从别人那里获得安慰,也无法改变自身处境,她只得沤在这种痛苦里,毫无腾挪的余地。

    更残忍的是什么呢?

    是影片中索菲亚痛骂可莉奥的两场戏。

    第一场戏是丈夫借口出差和情人约会,索菲亚心知肚明,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丈夫离开。之后她突然发作,大声质问可莉奥为什么不收拾院子里的狗屎,仿佛这才是导致他们夫妻失和的原因。一旁的可莉奥怔了一下,低头不语。

    另一场戏更狠,索菲亚打电话向朋友哭诉,被孩子偷听。她冲出门后打了孩子,并恶狠狠地质问可莉奥,“你,为什么没有阻止他?为什么?赶紧给我出去!”

    要知道,这场戏是紧紧跟在可莉奥被抛弃的戏后面的。在那场戏的最后,男友费尔明对可莉奥喊道,“滚,你这个该死的女佣!”

    而索菲亚的话,几乎是把这句谩骂不带脏字地又重复了一遍。

    如此呈现阶级差异的方式,比起那些直白的二元对立,要更残忍。

    它把一种有意识地欺压悄悄转变成了无意识地误伤。

    坦白讲,索菲亚一家是很不错的雇主,孩子们和可莉奥亲近,索菲亚对可莉奥也很和善,亲自带她去产检,甚至为她买新的婴儿床。

    当一切风平浪静时,这两个女人甚至可以像朋友一般相处。可是,当痛苦来临时,阶级的残酷性也悄然而至。

    它的残酷就在于:我的痛苦大于你的痛苦。

    是的,大家都好的时候,自然我好,你也好;可大家都不好的时候,我不好,你也别想好。

    直到影片最后,当索菲亚终于振作,准备开始新生活时,她半强迫地带可莉奥一起去旅行。那背后甚至不无这样的潜台词:我都已经好了,你还痛苦什么呢?尽管那时的可莉奥才刚刚失去自己的孩子。

    这种不动声色、全都在情理之中的呈现残忍,是卡隆尤其高明的地方。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无奈的必然,无法消解。但也没办法,因为这就是生活。

    3

    比起情伤和阶级差异,藏得更深的一层伤痕来自社会层面。

    很有趣,这部电影关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呈现都放在闲谈中了。

    先是早餐桌上,索菲亚的孩子说起在街上目睹军人打死了学生,还模仿子弹爆头的瞬间;之后在原住民的聚会上,老女佣指着隔壁桌的男人对可莉奥说,“他的儿子不久前因为土地纠纷被杀死了。”还有可莉奥刷碗时,听另一个女佣说,“我听说政府的人去了村子,你妈妈的地也被强征走了。”

    一连串的暗写过后,终于在全片的第94分钟,透过家具店的窗子,一个横摇镜头扫过,我们得以见到了一场真实的街头暴乱。

    那是1971年的墨西哥,早在3年前,1968年,墨西哥刚刚爆发了近代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屠杀事件——特拉特洛尔科大屠杀

    屠杀中,游行的学生惨遭政府卫队枪击,数人身亡。

    3年后,这场屠杀的阴影仍未消散。而可莉奥目睹的是另一场屠杀的上演。

    这是影片的华彩段落,正当镜头从街道转回家具店后,我们看到几个人冲进来,杀死了躲藏的平民。此时一把枪正对着怀孕的可莉奥,当镜头拉远,我们发现持枪者正是弃她而去的男友费尔明。

    这是极为荒诞的一幕。

    谁也想不到,一家三口的唯一一次相聚,竟是以这样的方式。

    那么为何如此?

    其实答案并不难发现。

    还记得影片中的一个情节,可莉奥随主人一家到乡下的庄园作客,那里的老女佣带可莉奥走进一个房子,指着墙上挂的狗头说,“这些都是在这儿生活过的狗。你看,这一只死在了1911年。”

    191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正是在这一年的春天,墨西哥革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旧的领导人下台,革命派迎接新的总统上台。

    可是,新总统上台后却并没有兑现承诺,将土地归还给印第安人,导致了墨西哥的进一步动荡。

    转眼几十年过去,原住民的生活并没有好转,他们始终处于底层,文化凋零,土地流失。

    对应到影片中最直接的一场戏,就是白人们对着田园开枪取乐,寓意着殖民者对于原住民文化的伤害。

    而其后的一场戏,就是那场烧毁田园的大火。

    注意看,参与救火的几乎都是原住民,还有那些尚未建立阶级观念的孩子们。而成年的白人们则一律袖手旁观,甚至仍然端着酒杯在一旁交谈。

    随后,那个扮演成神兽的原住民对着废墟唱起了歌,歌词不明,但无疑是一曲挽歌。

    由此我们知道了附加在可莉奥身上的另一层伤痕,就是整个原住民群体的没落。

    他们很多生活在贫民窟,没有受过好的教育,更没有上升的空间。

    女人们可能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女佣,像可莉奥那样能找到一个中产家庭,甚至算是运气好的。

    而男人们,就如费尔明一样,以为武术可以拯救命运。他加入政府的便衣组织,感觉自己获得了阶级跃升,甚至因此看不起做女佣的可莉奥。可事实上,他不过是政府的白手套,在政府不想脏了自己的手时,他成了那把罪恶的枪。

    于是才有了家具店中的一幕:一个男人用枪指向自己女人腹中的孩子。

    这一幕看似荒诞,却又像是冥冥之中难逃的命数。

    身处底层的他们上升无望,在同一个狭小空间里挣扎时,难免会互相伤害。

    这就是宿命。

    最终,费尔明转身逃跑,可莉奥在震惊中,羊水破了。

    更惨的是,屠杀造成了全城大堵车,可莉奥因此错过了最佳的生产时间,导致婴儿惨死。

    这个结局仿佛在说:整个原住民群体的未来,也一并被这个国家杀死了。


    4

    最终,回到电影本身,我想说一句。

    虽然《罗马》饱含着高浓度的表达,但却并没有因此丧失轻盈感,或是制造太多极端的戏剧性。

    相反,卡隆是极为克制的。

    他并没有打算用这部电影来解构生活,而只是重现了一段生活而已。

    正如我一直都相信的一句话:当你试图条理分明地看待生活时,生活就已经失真了。

    而一部好的电影,不应该做这样的傻事。

    至于上面提到的历史、社会、阶级、文化,尽管它们都对生活产生了影响,却远远不是生活的本质。

    那么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呢?

    卡隆用不断划过天空的“飞机”告诉我们:生活就是周而复始,是无论生活在什么时代,经历怎样的伤痛,仍将继续也必须继续的一种无奈和无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是又一架飞机划过天空 |《罗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rl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