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办好住院手续,来到病房,还没进门就听到似乎有人在吵架,情绪很激动的样子。
推门一看,病房里只有一个人,她穿着病号服,正在打电话。
“你跟孩子较劲有意思吗?!”
“平时让你多陪她,你又不愿意,现在想树立父亲的威严形象,哪有那么快?!”
“她不就说了这个家你说了不算妈妈说的算嘛,一个不到七岁的孩子,你自己的孩子,至于你这样吗?”
“怎么办?平时让你多看书,多学学怎么教育孩子,用点心,你都不听,我怎么知道怎么办?!”
“不会,学啊,我也不会啊,谁一开始就会当父母的!没有输入哪有输出,平时多看点书!”
“你说你们家人,哪有一个可以帮我教育孩子的,奶奶和孩子吵也就算了,现在你也这样!”
“还治病?!我这才来两天就闹成这样,还治什么呀!”
“你不用来了,我不想见你,自己想想吧!”
……直到我准备去吃午饭,她还没有挂电话。
2
吃过饭,回到病房,她已经挂了电话,但似乎情绪还没有平复。
她主动和我交谈起来。我们从病情,聊到医生、医院、手术以及术后恢复等,当然这些只不过几分钟的事儿。
话题不知道怎么就聊到孩子教育问题,于是她的话匣完全打开了,我成了彻底的听众。
公婆不支持她的教育方式,而他们又不懂教育,老是和孩子吵架。老公也不懂怎么教孩子,自己才住院几天,老公也和孩子吵架,自己的孩子被别人骂很心疼……
3
艳和老公是高中同学,他们算是少数的早恋成功典型。
大学毕业后,他们一起到一线城市发展,虽然不容易,但有爱人陪伴,日子过得也很开心。
后来他们结婚,生了女儿,再后来又生了儿子。一切似乎都在掌控之中,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但是(对的,每个故事都有一个但是),就在儿子出生后不久,这一切似乎都变了。
女儿出生时是妈妈过来帮忙带的,虽然艳知道公公婆婆是重男轻女,不满意她生了女娃,但毕竟没有撕破脸皮当面说,大家相安无事。
儿子出生后就不一样了,这次公婆主动要从老家过来帮忙,本来艳不同意的,但拗不过老公同意。而且自己妈也说他们家的娃他们也该自己带的。
公婆来的时候,女儿三岁,儿子不到一岁,平时都是姥姥照顾。女儿舍不得姥姥,不愿意和奶奶一起,奶奶气不过,觉得自家娃却应该跟自己更亲。
有一天,晚上就想强行带着孙女一起睡,女儿急了,大哭,“你走,我不要你!”奶奶也急了,脸上挂不住,回屋收拾行李就要走。
当然,最后被劝下了,没走。但从此以后祖孙两个就经常吵架。艳也是疲于应付。
有时女儿对奶奶说了不该说的,艳就会严厉的批评她,甚至让她罚站,这是婆婆又会说自己太过分,强行将孩子拉走。而孩子又会说,家里妈妈说了算,奶奶说的不算。于是奶奶又和孙女吵了起来……
渐渐的,祖孙两个的矛盾,演变成夫妻间的抱怨和拌嘴。
虽然老公总是做和事佬,但问题并没有解决。类似的事情阶段性上演。
艳本来就好强,当时早恋公婆就不同意,曾经阻拦,理由是艳配不上他们儿子,甚至在结婚时没有来参加,这也是她和老公出来打拼的一个原因。
儿子两岁的时候,艳被查出乳腺癌,手术后还没出院,家里就翻天了。几乎每天都要在电话里安慰女儿。
好在手术很成功,后续化疗的效果也还可以,只不过每次住院都会接到家里的吵架电话。
这次复查,发现肺部也有肿瘤,初步确诊不是转移,是原发性的,因此又住院了,准备手术中……
4
艳手术后第三天晚上,病房已经熄灯了,病床之间的帘子已经挂好,急促的电话响起。
“为什么我要给奶奶打电话?”
“你说了什么?”
“你是不是也觉得自己不应该说这样的话?”
“下次说话想清楚再讲出来,你已经懂事儿了,要学会控制好情绪了!”
“就问你是不是也觉得不应该?!”
“行,行,行。我知道,我等会儿打电话给奶奶,你写完作业洗涑完了睡觉吧。下次你再犯这样的错,自己去道歉,听到没!”
(挂了电话,嘴里抱怨着:又跟孩子吵架,还跟孩子说要让妈妈省心,他们怎么不知道让我省心啊!)
“她不睡觉?为什么?”
“要给爸爸做父亲节礼物?她非要做,那就让她做嘛。”
“她还小,不要跟她一般见识嘛。”
后来说话对象似乎又变了。
“我现在就出院!不用等下周了!”
“出院以后我带着孩子过,你和你爸妈一起过吧!”
“不然怎么办?你说!”
“孩子不就想给你做个礼物吗?有什么错?”
“还让弟弟也和姐姐吵,三个人一起跟一个不到七岁的孩子吵架,让孩子怎么办?”
“你们再逼着她,她在这个家还有活路吗?!”
“我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老是被别人骂?我心疼!”
直到此时,艳的排液管还没有拔掉,术后气短、背部隐痛时不时折磨着她……
小结
1. 结婚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彼此,尤其是三观,门当户对更多是指两个人甚至两家人的观念和处事方式。
2. 平和地处理问题,性格太要强只会带来负面影响。相同的问题不一样的处理会有不一样的结果,生气、抱怨、指责、逃避都不能解决问题。
3. 与长辈的关系实在不能调和的,就不要一起生活,当然,这一点需要夫妻两个人达成共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