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自然皆是我
———欣赏艺六君山水画中的笔墨道心
作者 / 雪 刚
追溯起来,认识艺六君,已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那种从文化地理上的相识,现在看来,像是如水岁月里溅起的水珠,属于散淡交错中的偶然,是一种不经意的遇见。在我的印象里,艺六君在政府部门任职,身上有一种静谧的儒雅,那种掩不住的书生气似乎是从古时候博带方巾中引申而来,类似于中国山水画悠远淡泊的一部分,简洁、平缓、干净,有水的光芒。
这种抽象意会层面的认识,因为没有深交,难免被时光一晃而过,直到今天,对艺六君的所有感觉仍仿佛停留在当年。只是,再次见到他时,艺六君已告别了机关,而代之以一个画家的形象出现,这种角色的转变,并没有让我产生某种与其印象形成反差的任何意外,相反,他作为一个画家艺术家,就其整体气质而言,则仿佛势所必然早该如此,而他那么多年混迹艺术之外的体制存在不过是无法回头的历史错位。
然而,所有的经历都不是白白经历。我记得有一句这样的话:树不发芽,不代表树没有发芽的才华,而是因为,还没有遇到能够让树发芽的那片春风。人的一生,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才华要经过委婉的自我解悟方能看见,看见就是拨开许多经历的过程,因此,艺六君才看见了他心中的大千世界。这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就像他最初端起相机瞄准的一片片风景,我想,他当时爱好摄影的心情,应该一开始就有了描绘这一切的美好愿望。端起相机,按下快门,于是一方方与自然得以沟通的景致就保留了下来,这种人与自然,自然与情怀相互印证的影像一定会进入更为隐秘的内心深处,也一定会有一种“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创作冲动,我相信这就是艺六君成为画家的原因。
艺六君出生于书香之家,自幼饱读诗书,胸中自有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才情意趣,从他的身上,我隐约看到了一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自然气度。钱钟书说:“诗文之及山水者,始则陈其形势产品,如京都之赋,或喻诸心性德行,如山川之颂。”很能说明一个人的精神追求。艺六君先是作为士人,受儒家思想影响,也曾有过仕途上的理想抱负,而最终选择“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一定得乎他“澄怀味道”的处世哲学,所以,我们欣赏艺六君的山水画,或多或少能发现其中层峦凌傲、苍郁不枝有些脱俗的超然品质。
在艺六君的山水画中,最让我们很明显看到的是他那种遵循古法的传统笔墨,无论山形取势,还是造像状物;既有宋元山水的隐逸放达,又有明清山水的简约精致,整体上给人一种出古不泥的清匀雅静之感。艺六君讲究用笔用墨,线条抖索圆转,萦绕反复,这种以笔取气,以墨取韵的表现手法,又给人营造一种冲融远旷、浑厚缠绵的审美情趣,从中也可以感受到艺六君的气格风骨。这正如郭若虚所言:“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气韵是笔墨的内在呈现,笔墨是气韵的外在表达,两者也真也幻,亦妙亦玄,能够“思经天地”,可达“万类性情”,艺六君深知气韵笔墨之要,于点染铺陈间凝神引气,每一幅山水画无不笔精墨妙,并以水墨单纯少彩,而成万千气象。
我一直认为,不是所有的画家都是艺术家。真正的画家,一定是有境界的艺术家。“境界”人人都会说,但未必人人都能懂。所谓“境界”,“境”指的是高度,“界”指的是宽度,“境界”决定艺术成就,因此,一个真正的画家,真正的艺术家,一定会要求自己在觉悟高度和理解宽度上进行艺术创作。一定意义上,“境界”反映的是格局,“境界”表现的是灵魂。
也因此,从艺六君的山水画中,我能从他高低起伏的山体表现上感受到画家向内的努力,这种努力不是任性的攀援,不是简单的错落,不是平面的深入,而是透过早就写意的胸襟舒展开来,看似随意,实则用心。这些在真实之上经过情感渲染的山水,画幅中的铺排有的显得温婉清致,有的显得苍莽虚灵,有的显得孤高峻切,诸多的显现都是画家在“境界”上的体会,有一种如佛家“无我大智,同体大悲”的深沉内敛。
同时,艺六君的山水又是外放的,如同从内心深处含蓄已久的目光,向内的努力,必有一种向外的张望,这便是艺六君的山水画给我们呈现的那种由近及远的效果,逶迤远去,绵延不绝。北宋画家郭熙在他的著名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中提出有三远:“自山上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艺六君“三远”开阔,心藏天地,我有时忍不住会想:一个寄情于山水之上的人,心灵一定早就远离了繁华。
我一直感慨这个世界的纷纭复杂,并认为只有阅过了繁华并看破了繁华的人才会远离繁华,而通过和艺六君的接触,我发现他的山水原来就是他的“繁华转身”。艺六君喜欢清静,经常是一个人关起门来画画,并不许他人打扰,在他看来,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尊重心灵的时刻,山也好水也好,树也好云也好,哪怕是画中的一处留白,都是属于画家情感最柔软最孤独最美好的对话,是画家对岁月以及表现的艺术世界所存的敬畏之心。这使我想起古人论山水画中非常精彩的比喻:“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说的是画家在创作的时候,将世间万物当作有灵性的生命,超越了人和自然的界限,而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由此可见艺六君这一份浑然天成的悲悯和物我两忘的善良。也是不知不觉间,我有一种“山水自然皆是我,世间万物不是他。”的感慨,这样两句突然引发的情绪,我想用来送给艺六君。
禅宗里说:“从门入者,不是家珍。”意思是说,从外面进入的一切,再珍贵也不是自己家里面的宝贝。这使我相信,每个人身上皆有一种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机缘,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能力。艺六君无疑在这样的“门”里发现了自己,并由此发现了属于自己的一切。在我的理解里,艺六君是谦忍的,也是宽大的,由于他的谦忍和宽大,我们也才会发现他山水中精微和邈远的一面,就像王维的诗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那一份禅意和空灵,并非人人皆有,但艺六君一定有,而且我相信,应该会越来越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