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家庭的精神生活

作者: 马玲NM | 来源:发表于2018-01-25 19:53 被阅读0次

昨天晚饭后的自由阅读时间,白佳伟又照例拿着一本绘本来到我面前,本周他已经学会读《秋秋找妈妈》、《怕冷的企鹅》几个绘本了,而一直以来养成的自由阅读习惯,也让他学会了几种阅读方式:

一般简单的绘本,他已经能根据画面和文字,自己揣摩着读出故事的大致意思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阅读不仅仅是能够把认识的字读出来,最重要的是要能够知道意思。】;

还有些故事他很感兴趣,所以他已经很不满足于只凭图画猜测出大概意思,所以每到这时候,他就抱着书自己主动找老师帮忙了,而这样他学会阅读一个故事后,这个故事在这段时间内就往往成了他的最爱,上学期一本《一园青菜成了精》,他几乎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上个星期他学会了读《我想飞》,所以每天自由阅读时,就把这本书先找出来,乐滋滋地大声朗读一遍,再去找新的书。《怕冷的企鹅》也是这个星期这样学会的,现在他学会读一个故事的时间是大大缩短了。

这次他挑的绘本是《跳舞》,倒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不是个以情节取胜的故事,而重在讲人物感情。一个很喜欢跳舞的小女孩,从小到大,一直在父亲微笑的目光下跳舞,后来她成了优秀的舞蹈演员,结婚成家了,但父亲也渐渐老了,病了,最后小女孩回去陪伴临终前的父亲,眼前,父亲微笑着看她跳舞的情景又一幕幕浮现……

但这个纯粹女孩子的故事,却和其他故事一样,深深地吸引着白佳伟,他很愿意自己读,只是在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停下来,我就先把这个字的意思讲给他听,或者举例子打比方,让他把意思明白后再继续往下,比如“丝缎的芭蕾舞鞋”,就让他看图,看这芭蕾舞鞋跟小姑娘小时候跳的芭蕾舞鞋有什么不一样,哪种鞋更好更漂亮……他很积极,小嘴巴一直叽里呱啦地说啊说啊,真是欣慰,一年级第一个学期时几乎听不懂他说的话,可是一年多下来,他现在的发音已经很清楚了,而且很多东西真的是理解了,说得有模有样的,以至于把对面的张玉凤和陈金慧都吸引了过来。

故事读完,白佳伟忽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长大不会结婚的!我要一个人生活!”我问他为什么,他很认真地对我说:“有一个小女孩和你一起生活了,你就要为她做很多很多事,这样你就不能去开飞机了!”哑然失笑的同时,我心里却无比的感动:做飞行员,开飞机,这是从去年冬天开始,就扎根在白佳伟心里的梦想,而这个学期,这个梦想不仅没有被忘记,反而被他阅读所带来的视野增长,擦得更光彩夺目了。

这个学期,白佳伟是进步最大的,也是状态一直非常好的孩子,因为假期中姐姐的督促,还有暑假学校里十几天的辅导,这个因为听力障碍带来严重学习困难的孩子,智力正在慢慢的回升,同时带来了精神上的巨大变化。本学期学过的所有晨诵诗,他基本上都能熟练地背出来,能够自己独立阅读十几本书,不管任何科目的学习,他都很专注,不完成任务,决不做别的事情,上午刚刚结束的数学期末考试,他考了93分——这真的是来之不易啊!所以雷老师很感慨地说,在他的心中,白佳伟这个学期的数学学习,是实实在在可以打上100分的。

但是只有罕台新教育小学的教室才知道,白佳伟现在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是所有的老师们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心血才换来的。

不抛弃,不放弃,这是罕台新教育小学每一个老师最基本的道德操守。

但仍然令我们担心,因为又到了放寒假的时候了,而我们都已经有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每次寒暑假过后,班级的学生再回到教室,就会出现天壤之别——两个月的时间,既足足可以让一个孩子发展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又足足可以让一个孩子完全退化到从零开始【不,还不是零,当坏习惯形成后,重新再建立起好习惯,真的是难上加难!】

——我们面对的,是一些太过特殊的孩子啊!

上周末,强同学的爸爸给我写下了整整7页的孩子成长史,捧着这沉甸甸的信纸,我真的震撼了,原来强这9年短短的人生却经历了这么多的曲折磨难,命运对他的打击是从他还未出生就开始的……所以,再面对强以及他的一些问题的时候,我的态度就跟从前不一样了,因为我理解了他的过去,理解了他现在这些问题的根源,所以就能更针对地采取教育策略和措施。

每个孩子成长为今天这个样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智力生活和道德修养的形成也是密切相关的,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有一个年轻的铁路工人,他的儿子在三年级读书,但是一提到他的孩子,他的心就沉重得像坠了铅块,因为他的孩子学习起来无边困难,别的孩子一节课能解三道题,而他的孩子连一道题也解不出。老师说:‘在审题时,他读到后面,就忘了前面。’……

后来,经过教育专家很详细的调查 研究,才发现,这个孩子原来是这样长大的:

在童年时代,这个孩子是自然成长的。父亲和母亲都有工作,把他交给祖母照管。家庭的物质条件很优越,而且也可以送这个孩子进幼儿园,但是父母怕那里对他照料不好……祖母是一个善良而细心的人,对他关心备至,但是她的关怀只限于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需要:按时地让他吃饱,安排他睡觉,给他洗澡。祖母的听力非常差,后来来就完全聋了。

这个孩子很结实、很活泼。出生时跟别人没什么两样。当他快两周岁时,夏天来到了。父亲把绿色的草地用篱笆围了起来,把院子跟街道和果园隔离开来。他虽然能够随便在草地上玩,但是他的活动天地被限制住了。因此,这个孩子没有跟比他大一些的孩子交往,听到一些什么。

他的眼睛看到了很多有趣和美丽的东西:啄木鸟沿着粗大的树干跳跃,云雀在天空里歌唱,一群蜜蜂从蜂籍里飞了出来,落到苹果树上……成千上万种景象在他眼前一个接一个的晃过去了,但是却没有在他的意识里留下任何痕迹。孩子已经两岁半了,但是还是不知道周围许多东西的名称。有时他的眼睛里燃起了好奇的火花,他喊他的祖母,但是她听不见。有时她即使发现了小孙子在喊她,走了过去,看见小孙子只是用手指的只是他感兴趣、使他兴奋的小鸟或者蜜蜂,确信并没有发生什么危险的事情之后,她就又走到凉快的地方打嗑睡去了。

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孩子的天地就变得更加狭小了:大房间里铺上了地毯,他可以尽情地在上面走呀,跑呀,爬呀,碰不到任何硬的东西,不会受伤。从早晨到晚上,祖母十分留心地看护他,有丰富的饮食,还有玩具(这孩子不知为什么一会儿就把玩具弄坏)……似乎一切都挺好。邻居们的看法是,孩子受到了非常理想的照看。那些家里没有老人帮助照料的孩子的年轻父母,都很羡慕他的父母。他们只得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幼儿园,而在十年前,农村幼儿园还不具备良好的物质和教育条件。有些四五岁小孩的孩子从早到晚都在街上,晚上往往鼻青脸肿的回到家里,这些孩子的父母也都羡慕孩子的父母。

但是,彼佳所处的环境年复一年的没有变化:绿色的草地或者铺着地毯的房间,耳聋的老祖母(她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正在逐渐消失)。每年父亲和母亲一起出去走亲戚,一去就是一个月,在这期间彼佳受到祖母特别的照看,但这些日子对他来说恰恰是枯燥无味的。

在五岁多一点时,他开始被放出了围着篱笆的草地,到邻近的街上去稍微玩儿一会。开始时这孩子得到了很大的快乐。他拼命想去跟别的孩子一起玩。但是他们很快就给他的父母带来不快,因为他已经五岁了,却不懂捉迷藏是怎么一回事。三四岁的孩子都懂,而他却不懂。按照游戏规则,大家应该四散跑开,然后躲藏起来,而捉的人要一个一个地把藏起来的人找出来。他找不到藏起来的人,他就躺在草地上哭起来。当他把谁从灌木下面或小丘后面找出来时,他就会抓人家的头发,用拳头打人家,打得很凶。所以,孩子们不再要他参加游戏了。

后来,孩子们十分惊讶地发现,已经近六岁的他,数数还不会数到五。人们发现,这个孩子在学龄前期有个奇怪的特点:他没有幽默感(这个特点到了他上了学之后,就特别惹人注目)。这使他在群体里惹起了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我现在还不能十分确切地解释这个现象的原因,但它却是事实:在学龄前期被剥夺了真正的人的环境的儿童,他们的幽默感或者完全没有,或者非常微弱。这给教师对班集体的教育造成很大困难:没有幽默感的儿童,往往会引起同班同学哄堂大笑,会逐渐与集体疏远。

这就是这个的情况,是使孩子成为一个难教儿童的原因。孩子周围的人们,是善良的,对他是关怀备至的。但是这种关怀缺少了主要的东西——人的智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压抑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孩子的父母万没料到,正是他们自己扑灭了彼佳对周围世界的兴趣的火花。孩子智力发展最好的时期被错过了。

这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遇到过的真实的故事。而这样的成长经历,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小毛虫班级里。

我们的孩子在上学前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成长经历:

1 出生后父母都很爱他,但是因为父母大多文化不高【不识字的情况也很多】,所以自两岁半以后,孩子智力成长的最好时期就错过了;

2 东胜这个地方地广人稀,环境恶劣,一年大半是冬天,所以无论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是非常非常贫乏的,不能给孩子的自然生长,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所以这里的大人相对也比较木讷一些,不善言谈,词汇量很少;孩子获得经验的可怜渠道只有电视,但电视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更多一些;

3 我们的孩子一般5岁才开始上幼儿园小班,然后6岁上中班,7岁上大班,8岁上学;而上幼儿园又过早因为寄宿或者不当的幼儿园教育,比如提前把学校课程教给孩子,反而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带来更大的损害;

……

所以,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们的语文学习其实就是在还学前教育的债,大量地补给他自两岁之后到7岁上学所需的大量生活、学习经验,对于正常孩子,已经见到了很大的效果,但对于一些早产体弱,或者有严重家庭问题的孩子,还是杯水车薪,只能说见到了曙光和希望,但长路漫漫,仍然需要继续努力……

所以,假期中如何让家庭充满积极乐观的、向上的氛围,充溢着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就成为每一个家长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作为老师,我们已经做到:

1  初步养成学生一日晨诵、练字、阅读【最少一个小时】、写绘、数学挑战、乐器练习这些良好的精神生活习惯;那么在家庭中如何一以贯之,继续坚持下去?

2  我们准备了大量的优质童书,寒假时发给每个孩子,但有书并不等于有了阅读能力,那么家长如何把这些书用好,让它们称为孩子生命的营养?这是最最重要的,却也是最最难的,因为我们的家长有的不识字,有的还没有阅读习惯呢。

3  我们准备了假期的两次返校日,以督促家长和学生,更好地进行寒假生活;

4  我们还将通过家校通短信,及时检查反馈每个孩子的假期生活;对于部分特别需要帮助的孩子,我们仍然电话辅导和假期辅导相结合;

可是,我们还是担心,因为再精心的谋划,假如没有有效的执行,比如说练字、写绘、背诵阅读、挑战等的及时反馈,与执行一个相应的标准,那么这个精心的谋划只能是一个肥皂泡似的美丽幻想罢了。

……

亲爱的家长,实在对不起,一学期结束,每个孩子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应该迎来更让他们快乐,也更能培养他们特长才能的寒假生活,但是写着写着,我的心情还是无法轻松起来……

那么,就先这样吧!

因为就像刚刚白佳伟过来跟我告状一样,他说晶打开数学寒假生活后面的答案,直接抄。

我对白佳伟说:“晶选择了抄答案,那么,白佳伟,你选择什么呢?”

他掷地有声:“我要自己做!”

我说:“对!你也做出了你的选择!而生活给每个人的选择也会打分,几年后你就会知道了。”

同样的回复给所有的家长。

元旦快乐!

啊,新的一年又到了!

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101小毛虫教室班主任  马玲

2011年12月30日

正在进行的期末叙事 一年级下的生命奖颁奖现场

相关文章

  • 谈谈家庭的精神生活

    昨天晚饭后的自由阅读时间,白佳伟又照例拿着一本绘本来到我面前,本周他已经学会读《秋秋找妈妈》、《怕冷的企鹅》几个绘...

  • 《给教师的建议》之《谈谈教师的健康和充实的精神生活》

    《给教师的建议》之《谈谈教师的健康和充实的精神生活》 ——有关工作乐趣的几句话 阿娜...

  • 《沙滩上的钢琴》有感7~

    优先选择往往集中于三大方面:精神生活,个人和家庭生活,生意和职业生活。 1.精神生活中的优先选择 ...

  • 《家庭管理学》摘要

    一、概述 (一)内涵 家庭管理学即家庭管理的学问,是指家庭中的组织和建设。 家庭管理以提高家庭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为...

  • 学习笔记三

    1、月入5000的家庭,也只能注重物质生活。 2、月入1万的家庭,才会开始重视精神生活 3、月入2万的中产家庭,服...

  • 2021-10-30

    周五(10月29日) 阅读任务: 2.谈谈教师的健康和充实的精神生活问题 打卡任务: (1)教师的特殊职业条件是什...

  • 2021-10-30

    周五(10月29日) 阅读任务: 2.谈谈教师的健康和充实的精神生活问题 打卡任务: (1)教师的特殊职业条件是什...

  • 2021-10-29

    周五(10月29日) 阅读任务: 2.谈谈教师的健康和充实的精神生活问题 打卡任务: (1)教师的特殊职业条件是什...

  • 读《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有感

    《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中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智力生活,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建议我们把阅读当成自己重要的精神生活...

  • 谈谈职场,谈谈家庭,谈谈中年危机

    谈谈职场 职场,没有硝烟的生活主战场之一! 我们生活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职场中度过的,因为职场可以给我们带来经济收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家庭的精神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kbaxtx.html